翠云寺坐落在新化縣油溪鄉(xiāng)羅家?guī)X村雷王嶺西側(cè)的一個小山頂上。寺以山名,俗稱雷王殿,始建于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至今雷祖大帝在此已落戶105年。從寺院向四方觀望,心胸倍覺寬闊,碧水青山全收眼底,確有一覽眾山小之勢。寺中神位主要供奉雷祖,其次是圣帝、玉帝、觀音菩薩、關(guān)羽、雷公、電母、楊仙真人、汪仙真人等。據(jù)《重修翠云寺碑記》說,“雷祖大帝,實屬天神下凡,神威顯靈。確乃有求必應(yīng)。每逢久旱,人們請出祈禱甘露,一到限期,雨澤定然滿足豆禾;凡民有疾,乞水病除;仕宦求援、迷津指點,為善的求之能如愿,作惡者拜之白勞神。雷祖大帝不愧為有求必驗、涇渭分明之信神也!” “1967年,寺撤像焚,仙山成荒坵,古剎淪廢墟,僧無所住桑田去,神無所托十方游?!钡?,“信氏誠心求其驅(qū)邪者,應(yīng)驗如前”。此后,神靈多次托夢眾多志士仁人復(fù)修此寺。許多信者捐錢獻物捐圣像。一位女信徒在當(dāng)年毀寺時冒死收藏的觀音像也獻了出來。2001年底,此寺復(fù)修竣工。雷祖大帝重新安家翠云寺。 據(jù)資料記載,雷祖,即九天應(yīng)元雷聲普化天尊,或稱九天應(yīng)元雷聲普化真王。《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jīng)》稱,雷祖是浮黎元始天尊第九子玉清真王的化身。也有的說是軒轅黃帝升仙以后成為雷精,主雷雨之神,雷祖為其封號。北宋時期,道教神霄、清微諸派,崇尚施行雷法,于是,雷之功能不僅在于施雨,而且擴大到了主天之禍福,持物之權(quán)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殺?!毒盘鞈?yīng)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jīng)》稱,對“不忠君王,不孝父母,不敬師長”者,即付五雷斬勘之司,先斬其神,后勘其形,以致勘形震尸,使之崩裂?!睹魇贰返摹抖Y志》稱,“雷聲普化天尊者,道家以為總司五雷,又以六月二十四日為天尊現(xiàn)示之日,故歲以是日遣官詣顯靈宮致祭”。道教的主要宮觀大多供奉雷祖。每逢六月二十四日有道教徒進廟燒香,祈福消災(zāi)。道教正一派在一些大型齋醮禮儀中常設(shè)有雷祖的神位,并在科儀中有召請雷部諸天君的內(nèi)容。 如今的翠云寺通水、通電、通路,香火依然旺盛。不僅本地有信奉者,就連冷水江、婁底等地的香客也常來。特別是雷祖生日和觀音菩薩生日,更是門庭若市,香客濟濟一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