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方由炙麻黃6克,杏仁12克,陳皮12克,蘇葉9克,蘇梗6克,柴胡9克,厚樸12克,甘草6克組成。以水煎服。證輕者,每日1劑;證重者,日服2劑。
本方的功效主要是宣肺平喘,理氣化痰,降氣正哮,暢通氣機。適用于咳嗽痰多、胸悶氣急,甚則咳喘抬肩不得平臥,舌質(zhì)淡或紫黯,苔薄白或自膩,脈濡滑,同時伴有胸脅苦滿表現(xiàn)者。對于久咳不止,胸悶痰多,以及其它呼吸道疾患,諸如喘息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伴有咳逆倚息者,皆可化裁應用,而以用于支氣管哮喘兼有胸脅苦滿表現(xiàn)者療效為著。
哮喘發(fā)作,倚息不得臥,四肢欠溫,吐痰清稀,舌淡苔薄白,脈浮滑,發(fā)病多在寒冷季節(jié)或每遇寒即發(fā)者,可于本方中加入干姜、細辛、半夏、蘇子。
喘而煩熱,痰粘稠而黃,口渴欲飲,咳嗽汗出,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者,可于本方中加黃芩、白果、桑白皮、地龍。
每次哮喘發(fā)作持續(xù)不已,屢用一般平喘藥而罔效,平素呼吸氣促,心慌氣短,聲音低微者,可于本方中加人參、胡桃、五味子、蛤蚧。
病案舉例:
鄭某,女,67歲?;贾夤芟?0余年,每逢天氣炎熱即發(fā)。此次發(fā)作亦值夏季,因夜間在外納涼過久而于次日出現(xiàn)咳嗽、打噴嚏等癥,繼而引動宿疾,哮喘發(fā)作,曾經(jīng)當?shù)蒯t(yī)院選用多種抗菌素及止咳平喘藥物,療效不著,遂來本院要求服中藥治療。診見面色灰暗,咳嗽頻作,胸悶氣喘,動則尤甚,呈端坐呼吸,頭面汗出,咳吐大量自色痰涎,口唇及指甲輕度紫紺,喉中痰聲漉漉,呼吸張口抬肩,同時伴有胸脅滿悶,食欲減退。雙肺可聞及彌漫性哮鳴音及少量濕性羅音。胸透:示雙肺輕度氣腫。腹診提示胸脅苦滿。診為哮喘。治以宣肺止咳平喘,理氣化痰止哮,方用神秘湯。
處方:炙麻黃6克、杏仁12克、蘇子12克、陳皮12g、厚樸9克,柴胡9克、甘草6克、蘇葉3克。
服上方3劑后,哮喘好轉(zhuǎn),胸悶亦輕,夜間睡眠已能平臥,兩脅滿悶不舒得除。唯有時咳嗽吐痰、食欲欠佳、再守上方連進4劑。藥盡而喘平哮止,食納增進,胸悶咳嗽頓除,胸脅滿悶消失,己能從事一般體力活動,隨訪三月未見復發(fā)。
本文所介紹的神秘湯, 是治療哮喘發(fā)作期兼有胸脅苦滿的有效方劑。把胸脅苦滿作為本方治療本病的一個主要適應證, 在臨床上似乎少見,但通過作者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本病伴有此癥的患者并不少, 析其原因, 可能與其病變部位有關(guān)。本病患者大都病史較一長,且部分患者并發(fā)肺氣腫, 當本病發(fā)作時, 進一步造成支氣管痙攣及并發(fā)感染而加重肺泡腫脹,致使隔肌下降, 壓迫腹腔臟器, 這是造成本病患者常感胸脅苦滿的主要原因。關(guān)于胸脅苦滿的診斷除患者自覺兩脅滿悶不適外, 還可通過腹診法來判定, 其方法是: 令患者仰臥, 兩下肢平伸, 醫(yī)者用手觸按共兩季肋部時, 患者感到滿悶不舒, 即可確立此癥。
Ref:房棟.神秘湯治療支氣管哮喘[J].廣西中醫(yī)藥,1983(05):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