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簡璧字曇娘,唐太宗外甥女,高密公主和駙馬都尉段綸之女,生于隋大業(yè)十三年(617年),十八歲時嫁給長孫皇后族叔長孫順德之子,封邳國夫人。永徽二年(651),段簡璧因病去世,時年三十五歲。高密公主痛失愛女,悲慟不已。夫人墓志記載公主“鐘愛夫人,有兼諸子”。八月,段簡璧祔父塋而葬昭陵,其墓在禮泉縣煙霞鎮(zhèn)張家山村的段綸墓左側(cè),西北距昭陵3.5公里。1978年該墓葬發(fā)掘,墓內(nèi)壁畫大部分脫落,過洞、天井內(nèi)壁共存有壁畫17幅,均已揭取,現(xiàn)存昭陵博物館。 這里,我們欣賞段簡璧墓出土的4幅仕女畫。 段簡璧墓《仕女圖》 段簡璧墓《仕女圖》 段簡璧墓《持扇仕女圖》
就唐代仕女畫的線條與造型而言,段簡璧墓的仕女畫,與其之前及以后的仕女畫均有著明顯的不同。在線條運用上,武德、貞觀時的仕女畫,以鐵線描為主,蘭葉描在一幅畫中偶有出現(xiàn)。而段簡璧墓仕女畫,蘭葉描雖未居主導(dǎo)地位,但明顯增多。造型上,武德、貞觀時的仕女畫,人物清癯俊秀,明顯帶有晉隋遺韻,段簡璧墓仕女畫,人物豐腴華美,儀態(tài)端莊,但有異于開元、天寶是仕女畫人物造型豐碩,雍容華貴,更有異于唐代后期仕女畫人物的臃腫造型。該墓仕女畫所代表的風(fēng)格為盛唐仕女畫取得最高成就無疑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 另外,段簡璧墓這四幅仕女畫,共繪8人,其中六人穿女裝,梳高髻,穿窄袖衫,披披帛,袒胸,系裥(暈)色長裙,著花鞋或笏頭履。倆人著男裝,均穿白色窄袖圓領(lǐng)長袍,束腰,一人系紅色抹額,穿花鞋,另一人戴黑色幞頭,穿黑色筒靴。我們認(rèn)為,這些裝飾都反映出唐代前期婦女服飾文化的主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