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47年六月初,原東魏大將侯景在西魏和南梁之間首鼠兩端之后下決心投降了南梁。同時,高歡的世子高澄接替他父親成為東魏權(quán)臣,在朝廷作威作福。 梁武帝蕭衍命令北伐總督蕭淵明在寒山攔截泗水,要灌進東魏占領(lǐng)的彭城,打算等到奪取彭城后再進軍和侯景形成掎角之勢。九月初九(癸卯),蕭淵明駐軍在離彭城十八里的寒山,在那里截斷河流,修建壩堰。侍中羊侃負責監(jiān)督修堰,二十天后就建成了。東魏徐州刺史太原王元則閉城固守。羊侃勸蕭淵明順水攻打彭城,但他不肯。將領(lǐng)們和蕭淵明商議軍事,征求意見時,他總是無法回答,只是讓他們臨時制宜。 冬十一月,西魏丞相宇文泰跟從西魏文帝到歧陽狩獵。 東魏大將軍高澄派大都督高岳去救彭城,并打算用金門郡公潘樂為副手。陳元康說:潘樂不善于隨機應變,不如慕容紹宗。況且先王也是這樣交待的。明公只要對他推心置腹,侯景沒什么可怕的。當時慕容紹宗在外地,高澄想要召見他,又害怕他受到驚嚇而反叛。陳元康說:慕容紹宗知道我得到明公的特別信任,最近剛派人來給我送黃金。我想安撫他的心,便接受他的饋贈,還寫了封慰問他的回信。我擔保他不會有二心。十一月初四(丁酉,通鑒作乙酉,疑有誤),高澄任命慕容紹宗為東南道行臺,與高岳和潘樂一道出征。當初,侯景聽說韓軌要來,毫不在乎地說:這光知道吃豬腸的小兒能有什么作為!后來聽說高岳來了,他說:兵馬精銳但將帥平凡。大部分東魏將領(lǐng)侯景都看不起。然而當?shù)孟つ饺萁B宗來時,他才敲打著馬鞍感到有點擔心,說:誰教那個鮮卑兒派遣慕容紹宗來的!如果真是這樣,那么高王一定還沒死。 高澄任命廷尉卿杜弼為軍司,代行行臺左丞的職責。臨行前,他征求杜弼有關(guān)為政的關(guān)鍵,以及可引以為戒的事情,讓他記錄下一二條。杜弼請求口頭陳述就好了,然后指出:天下的大事,莫過于賞罰公平。獎賞對了就會讓天下人感到高興,懲罰對了就會使天下人懼怕。如果這兩件事辦好了,自然就盡善盡美了。高澄聽了非常高興,說:話雖不多,但非常有道理。 慕容紹宗率領(lǐng)十萬大軍進據(jù)橐駝峴。羊侃勸貞陽侯蕭淵明趁敵軍遠來疲憊,加緊出擊,但他不肯。第二天一早,羊侃又勸他出戰(zhàn),他照樣不肯。羊侃只好率領(lǐng)所部出屯堰上。 十一月十三(丙午),慕容紹宗來到城下,帶領(lǐng)一萬步騎攻打潼州刺史郭鳳的大營,矢下如雨。蕭淵明那時喝得大醉,不能起床。他命令部將去救,但沒人敢出去。北兗州刺史胡貴孫跟譙州刺史趙伯超說:我們帶兵前來,到底是來干什么的?怎么今天遇到敵兵,竟不肯出戰(zhàn)?趙伯超回答不上來。胡貴孫于是獨自率領(lǐng)麾下和東魏軍隊作戰(zhàn),殺了敵兵二百人。趙伯超的部眾有好幾千人,卻不敢前去相救。他跟部下們說:魏虜如此強盛,和他們作戰(zhàn)必敗無疑。還不如全軍早歸,可以免罪。大家都說:好主意!于是全都逃回去了。 當初,侯景經(jīng)常告戒梁人說:追擊逃兵千萬不能超過兩里地。慕容紹宗準備作戰(zhàn)時,覺得梁兵輕便剽悍,擔心自己的部眾支持不住,便將將士召集起來,跟他們說:我們將假裝撤退,引誘吳兵過來,然后你們攻擊他們的背面。東魏兵于是假裝敗走,而梁軍沒有聽從侯景的警告,乘勝深入。東魏將士相信了慕容紹宗的話,爭相回擊梁軍,結(jié)果梁兵大敗,貞陽侯蕭淵明與胡貴孫和趙伯超等人都被東魏俘虜,陣亡和逃散的士卒有好幾萬人。只有羊侃布好陣容慢慢撤退,安全回來。 當時梁武帝正在午睡,宦官張僧胤進來稟報說朱異有事上奏。梁武帝大吃一驚,急忙乘著皇輿趕往文德殿閣。朱異說:寒山失利。梁武帝聽了后,恍恍忽忽地好像馬上就要從床上跌下來似的。張僧胤扶他坐好后,梁武帝感嘆道:我總不成也變得跟晉家一樣吧(指把江山淪陷給胡人)! 郭鳳退保潼州,慕容紹宗進軍包圍了他。十二月初一(甲子),郭鳳棄城逃走。 東魏讓軍司杜弼書寫檄文傳送南梁,說:皇家一統(tǒng)海內(nèi),光輝堪比上天。唯獨你們吳越一帶,還依然拒絕接受教化。我們的元首有停止兵戈的心愿,宰相也很少下達出征的命令;因此我們歸還南方的戰(zhàn)俘,以表明與你們和睦的誠意。雖然這良好的謀略出自我方,但因為休戰(zhàn)養(yǎng)民,你們也從中獲利。侯景這小人自我猜疑,起了二心。他想依靠邊遠的關(guān)隴地區(qū),憑借奸偽的政權(quán)。關(guān)中的逆主與他確定君臣名分,偽丞相(宇文泰)同他結(jié)為兄弟。怎能說他們沒有給他恩惠?但侯景終于還是成了難養(yǎng)的小人,很快又改變了主意,親手挑起戰(zhàn)端。他罪過累累,惡貫滿盈,無處依托,又將金陵作為逃亡之處,把江南當作寄身之地;用甜言蜜語和謙卑禮節(jié),想在梁朝找到立足之地。他那些詭詐虛假的話語,其用意眾人皆知。而偽朝的大小官員無不幸災樂禍,忘卻大義。君主在上受到蒙騙,臣子在下受到欺瞞,于是決定連結(jié)這奸惡之徒,而斷絕友好的鄰邦,征兵保衛(wèi)奸人的地盤,縱盜入侵他人的國家。然而什么事情都可能發(fā)生,有人為了追逐利益而深受其害,有人為了貪圖小得而損失慘重。所以當年吳國侵略齊國,結(jié)果被勾踐率軍趁虛而入。趙國接受韓國的土地,終于導致了長平戰(zhàn)役的悲劇。 況且你們驅(qū)使疲憊之民,入侵徐州,修筑堡壘,攔截河流,放棄舟船,牟取利益。以至那些擊鼓揮旗的將領(lǐng),那些訓練有素的士兵,個個面帶怒容,似乎要去報復私仇一般。你們營壘相連,兵馬眾多,依山傍水,地勢優(yōu)越;舉著螳螂前臂般的斧頭,披著蜣螂蟲殼般的甲胄,似乎不可一世。其實你們就是站在車轍上面,等待車輪壓來;坐在柴禾堆上,等候大火燒身。待到兩軍劍鋒刀刃剛剛相交,戰(zhàn)塵連成一片,你們早已紛紛丟戟棄戈,土崩瓦解;砍落在船艙里的手指處處可掬,將領(lǐng)們帶著戰(zhàn)甲在鼓下束手就擒。不管是同宗還是異姓的人,到時都只能在監(jiān)獄里默默對視。 是非分明,強弱不等,為得到一人而失去一個國家,只見黃雀卻忘掉下面的深井,這種事情是智者不做,仁者不為的。誠然,已經(jīng)過去的事情已經(jīng)無法追回,但將來的事情還可以防止。侯景本就是個低賤的鄉(xiāng)野匹夫,剛好趕上風云變幻的機會,因此借機而位列三卿,食邑萬戶。他要是能拈量自己的身份,早就應該滿足。然而他總是無端驚擾,反復無常,不斷改換門庭,永無休止。他這么做不但白費心機,其用意也是顯而易見。但是你們還授予他兵權(quán),引誘他去繼續(xù)偷盜,使他得到行使奸計的勢力,和實現(xiàn)野心的時機。現(xiàn)在他看到南方勢力衰微,有上天滅梁的征兆,侯景這老賊只怕又要施展他的奸邪陰謀了。然而想要推倒強者,很難成功,但要摧毀枯朽,則輕而易舉。侯景雖然算不上是孫武和吳起那樣的猛將,他率領(lǐng)的也不是燕國和趙國的精兵;可是他畢竟久經(jīng)戰(zhàn)陣,熟悉軍事。他的兵馬盡管談不上是一支剽悍輕捷的部隊,也絕非瀕危脆弱的軍隊。他要和我朝抗拒則底氣不足,但要攻打你們則勢力有余,最終恐怕會尾大于身,腳跟粗過大腿,倔強而不肯轉(zhuǎn)身,狠戾而難以馴服。如果召他回朝,雖然會加速他的反叛,但造成的禍害為小。如果不召回的話,雖然他可能反叛會遲些,但會釀出巨大禍患。他一定會蔑視廷尉,不肯為臣,然后占據(jù)淮南,也想自己稱帝。 只怕楚國亡猨,禍延林木;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侯景的災禍一旦發(fā)生,將讓江淮的士人和荊揚的名流,橫死于亂箭飛石之下,夭折在迷霧濕露之中。你們梁朝的君主,沒有什么操行,卻一向輕薄陰險,把射雀當作功勞,把蕩舟稱為勇力。他不但年老,人也糊涂了,搞得政務散亂,民眾流失,禮崩樂壞。加上他任免官員背離原則,廢立太子失去順序,蠻橫無禮,嬌柔做作,喜歡賣弄智慧,并在無知者面前夸耀。他滿心都是蛇蝎之毒,卻老是用佛教去勸戒他人。他急功近利,卻假裝清凈無為。上頭是老天降下災異,下面是百姓怨聲載道。人人厭苦,家家思亂,嚴霜已有些日子了,堅冰很快就要來了。他還倡導浮躁的風俗,任用輕薄的子孫,放縱臣下結(jié)黨營私,讓兵權(quán)流落在外。這樣必然導致骨肉殘殺,心腹相害;強弩射向都城,長戈直指宮闕。到時候就像趙武靈王那樣,去捉幼雀來吃,最終被活活餓死;就像楚成王那樣,乞求吃了熊掌再死,也無能茍延殘喘。你們外部分崩離析,里面潰敗不堪的時候,已經(jīng)來臨。你們和侯景鷸蚌相爭,我們將趁機得利。我們正派出追風的駿馬和耀日的精銳,幾十員大將列陣,百萬名大軍云集,以高山滾石的軍勢,擺出勢如破竹的陣容。我們要讓鍾山移到江北,鑾儀進入洛陽,建業(yè)的宮殿里長滿荊棘,姑蘇的館舍中出現(xiàn)麋鹿。只擔心戰(zhàn)車壓平所到之處,鐵騎蹂躪所經(jīng)之地,以致杞梓傾折,竹箭摧殘(杞梓通指人才,而竹箭通指江南特產(chǎn)?!稜栄裴尩亍罚簴|南之美者,有會稽之竹箭焉)。如果你們能象左思《三都賦》中的東吳王孫和西蜀公子那樣,前來我們軍門投誠,聽命于我們的下級官吏,我們將立即授予你們客卿的職位(當年秦始皇起用楚人李斯為客卿),特加驃騎將軍的稱號(當年晉武帝加封東吳降將孫秀為驃騎將軍)。各位君子,希望你們認真思量,自求多福。 后來,南梁經(jīng)歷了侯景之亂后走向衰敗,情況正如杜弼說的那樣。 再說侯景包圍譙城,但一時無法攻下。他然后退往攻打并占領(lǐng)了城父。十二月初九(壬申),侯景派他的行臺左丞王偉等人到建康勸梁武帝說:鄴中的文武官員合謀,召臣前去共同討伐高澄。結(jié)果事情泄漏,高澄將元善見(即東魏孝靜帝)幽禁在金墉,還殺了元氏宗室六十多人。黃河以北的民心都還在他們原來的君主身上,所以臣請求推舉一位元氏宗室為君主,好順應人心。這樣以來,陛下就有存亡繼絕的好名聲,而臣侯景就有立功報國的好效用。黃河南北將成為圣朝的附屬;而大魏的男女老少也將成為大梁的臣民。梁武帝覺得很有道理,便于十二月十二(乙亥),下詔任命太子舍人元貞為咸陽王,配給他部分兵力,讓他回到北邊成為東魏君主,并要求他在渡江后才能即位。梁武帝還配給他儀衛(wèi)和備用的皇帝乘輿。元貞是元樹的兒子。 蕭淵明被送到鄴城后,東魏靜帝登上閶闔門城樓接受戰(zhàn)俘,在責備他一番后釋放了蕭淵明,然后把他送往晉陽。東魏大將軍高澄待他非常優(yōu)厚。 慕容紹宗率軍攻打侯景,侯景帶著幾千輛輜重,幾千匹戰(zhàn)馬,和四萬士卒,退保渦陽。慕容紹宗的大軍有十萬人,旌旗蔽日,擊鼓鳴角,長驅(qū)而進。侯景派人問他說:慕容公你們是想送客呢,還是想一決雌雄?慕容紹宗回答說:想和侯公一決勝負。于是順風布下陣容。侯景緊閉壘門,直等到風停了才出壘門。慕容紹宗說:侯景詭計多端,總喜歡利用敵軍的弱點。警戒部屬小心。后來果然就像他警戒的那樣,侯景命令他的戰(zhàn)士全都身披短甲,拿著短刀,突入東魏兵馬的陣容。他們眼睛只朝下看,專門砍敵兵的小腿和馬足。東魏大軍因此潰敗,慕容紹宗本人也墜下馬去,儀同三司劉豐生負了傷,顯州刺史張遵業(yè)則被侯景俘虜。 慕容紹宗和劉豐生都逃往譙城。裨將斛律光和張恃顯抱怨他們的失敗,慕容紹宗說:我經(jīng)歷的戰(zhàn)役多了,但從未見過像侯景這么難對付的敵手。不信你們可以試試!斛律光等人披甲上馬,準備出戰(zhàn)。慕容紹宗告誡他們說:千萬不要渡過渦水。他二人在渦水北岸駐軍,斛律光率領(lǐng)輕騎向南面射箭。侯景隔著渦水跟斛律光說:你是為了立功而來,我是因為怕死而去。我是你父親的朋友,你為何要射我?你哪里會知道自己不能南渡?一定是慕容紹宗教你的!斛律光回答不上來。侯景讓他的門徒田遷向斛律光的戰(zhàn)馬射箭,結(jié)果一箭洞穿馬的胸部。斛律換了匹馬躲在樹后,但還是被田遷射中。他只好退入軍中。侯景生擒了張恃顯,但后來又把他放了。斛律光逃回譙城。慕容紹宗問道:現(xiàn)在怎樣,還抱怨于我嗎?斛律光是斛律金的兒子。 東魏開府儀同三司段韶在渦水兩岸駐軍,暗中在上風縱火。侯景率領(lǐng)他的騎兵沖進水里,渾身濕透后才從水里出來。結(jié)果岸邊的草地都被弄濕了,火燒不起來,侯景得以安全撤退。 這里補充個小插曲。西魏岐州久經(jīng)戰(zhàn)亂,刺史鄭穆剛上任時,當?shù)刂挥腥羧思?。鄭穆安撫招徠,結(jié)果在數(shù)年之間,人口就恢復到四萬多戶,考績?yōu)槲魑焊髦葑罴?。丞相宇文泰因此提拔鄭穆為京兆尹?/p> 再說侯景和東魏的慕容紹宗相持了數(shù)月,侯景終于糧食耗盡,他手下的司馬世云投降了慕容紹宗。 要想知道侯景和慕容紹宗后來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
來源:本文由【 南北朝歷史】原創(chuàng)撰寫,歡迎分享本文,轉(zhuǎn)載請保留出處和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