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眼睛會說話的人嗎? 林敏明一上臺,他的眼睛仿佛就已經(jīng)開始講故事了。明亮清澈的目光直入人心,一股親切感在舞臺上蔓延開來。 “我當警察20多年,在工作中我經(jīng)常和基層的獄警交流,話題都是圍繞著犯罪問題和服刑人員改造問題?!?/span> 沒有關(guān)于自己身份的贅述,對于林敏明來說,警察二字就足以說明一切。 網(wǎng)易說【那些把事情做到極致的人】系列演講第七位嘉賓——林敏明,一名把關(guān)愛種進服刑人員和家屬心里的特殊警察。 在孩子心里播下愛的種子 作為福建省教育援助協(xié)會執(zhí)行長和福建省司法警察訓練總隊民警,林敏明在他的職業(yè)生涯里專注于一件事,那就是公益。這種公益有別于大眾認知范圍內(nèi)的公益,而是把關(guān)愛的目光投向了獄中服刑人員的子女和家人。 或許有人會說,監(jiān)獄里的服刑人員都是有錯在先,一些人甚至犯下了滔天大罪,最終入獄也是自食其果,不值得同情。 但很少有人關(guān)注,服刑人員也有自己的親人,自己的孩子。而他們又有什么過錯要去承擔全社會的指責呢?據(jù)統(tǒng)計,在監(jiān)獄服刑的156萬在押犯當中,服刑人員未成年人子女總數(shù)超過60萬,輟學率達3.1%。94.8%的服刑人員未成年人子女沒有得到過任何形式的社會救助。這組數(shù)據(jù)投射出這些特殊孩子成長的艱難和迷茫的未來。 林敏明遇到過很多父母親入獄的孩子,他們在人群之中是那么顯眼,仿佛有一道隱形的墻,把他們和整個世界隔絕起來。被身邊的人指指點點,被同學欺負嘲笑,被大眾遺忘,這些孩子行走在社會的邊緣,他們的人生就在家人入獄的那一刻起變得黯淡無光,本來有著無限可能的未來,也一下子落入了深淵。林敏明告訴我們這些孩子當中,有的十二歲就要承擔起整個家庭的負擔照顧弟妹,有的生病只能去山上采草藥吃,有的被周圍的同學用筆和小刀劃的滿是傷痕,有的從此再不敢和旁人說話,只能躲在角落里自言自語...... 孩子們明明是最無辜的群體,卻不得不承受著整個社會壓在他們身上的仇恨,成長環(huán)境的艱難程度難以想象。缺乏親情、家庭貧困、教育不足,有些孩子甚至會走上父母的道路,造成二代犯罪。 離他們最近的林敏明,親眼看著悲劇的發(fā)生,陷入深深的思考。作為一名警察,他能夠做些什么來打破犯罪的惡性循環(huán)呢? 2014年6月,林敏明和其他愛心人士一起,發(fā)起成立了援助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的機構(gòu)——福建省教育援助協(xié)會,也稱紅蘋果公益。從這一刻開始,林敏明悄然將愛的種子播種在孩子們的心里,讓他們知道雖然長大的過程中缺失了父母的陪伴,但還有社會來愛他們,給予他們關(guān)懷。 愛是回家的路 紅蘋果公益成立之初主要向需要幫助的孩子們提供經(jīng)濟方面的支持。隨著公益的深入展開,林敏明意識到孩子們成長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他們需要更多的愛與關(guān)懷而不僅僅只是物質(zhì)上的支持。鑒于此,林敏明等人在專家的指導下開展了“穿墻引線”活動,讓孩子們能夠接觸到高墻內(nèi)的父母,感受他們的溫度。 “愛和親情就像一盞明燈,將引導著高墻內(nèi)的父親,走向回家的路。”林敏明向我們講述了活動中的幾個小故事: 一次親情活動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父親蒙住雙眼背著孩子,讓孩子指引父親通過障礙。參加的孩子大多三到六歲,快結(jié)束時,一位父親舉起手詢問他是否能背背自己十五歲的兒子。他的兒子比他還高,比他還強壯,可背著兒子的雙手卻遲遲不愿松開。十二年的分別在這一刻融化成了一個擁抱,漫長的思念讓這對重新相遇的父子明白了愛的溫度。 2017年4月,在福建省監(jiān)獄的一次監(jiān)獄活動中,一位老奶奶向公益組織求助,監(jiān)獄中的兒子已經(jīng)離婚,前妻不同意讓孩子見父親,她希望能夠幫助兒子和外孫女見上一面。于是志愿者奔赴300多公里外的城市和孩子的母親協(xié)商,最終將孩子接到了現(xiàn)場。老奶奶臨行前告訴林敏明:“以前我覺得警察特別壞,把我唯一的兒子抓走,留我孤零零一個人,可我現(xiàn)在知道了,是我兒子錯了,我要讓他好好改造......感謝你們,感謝紅蘋果公益!”親情是最好的感化方式,千言萬語抵不過家人相見時眼神交匯的一刻。 2014年,志愿者們?nèi)ヌ皆L了一個服刑人員的家庭。在不足八平米的小房子里,孩子和奶奶兩人相依為命。奶奶告訴志愿者,去年家里發(fā)生了一場火災,大火卷走了祖屋,只剩下一片灰燼。孩子的爺爺臥病在床來不及轉(zhuǎn)移,被活活燒死在房間里。孩子媽媽去廣州打工,卻再也沒有回來......這位身患心臟病高血壓的老人,擔起撫養(yǎng)孩子的重任。志愿者得知情況后,立即發(fā)放了救助款,并幫助孩子解決了戶口問題和教育問題。說到這里,林敏明眼中閃爍著淚光,聲音也變得哽咽起來。沒有哪個孩子注定要受到這般待遇,這種事也不能夠成為常態(tài)。 很多服刑人員的子女不僅家庭環(huán)境艱難,無法正常上學,甚至連戶口都沒有。林敏明等紅蘋果公益的志愿者致力于解決各種復雜的問題,向枯竭的家庭澆灌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社會公益不是個人的事 林敏明告訴我們,很多問題憑借一己之力是不能解決的。自紅蘋果成立以來幫扶了眾多服刑人員的家庭,這其中不乏司法、教育、民政機構(gòu)和多種社會組織的共同參與。物質(zhì)上的補助,精神上的鼓舞需要社會大眾的支持。隨著公益組織發(fā)展,這種模式也越來越完善,預防犯罪,關(guān)愛兒童是一個系統(tǒng)的問題,各界的幫助缺一不可。 我們看到了服刑人員的罪行,深深同情受害者,卻不能簡單的把仇恨和謾罵延伸到下一代,畢竟他們也是家庭中的受害者,是無辜的群體。林敏明說,在幫扶的1473個家庭的未成年人子女中,沒有一個輟學,沒有一個重蹈父母的道路。而那些獄中的服刑人員也越來越積極的進行改造,甚至有些出獄的人員也加入到這個組織,去幫助更多的家庭。千萬次的談話教育或許一次親情活動就能說的更加明白,愛是最好的教育,不僅僅針對尚未成熟的孩子,對于成年人也是如此。 做大家的雄熊叔叔 說起自己的家庭,林敏明面露愧色,因為工作的原因,他不得不四處奔波,回家的時間也就越來越少。對于林敏明和紅蘋果公益做的事,他的女兒懂得父親工作的意義。雖然不能時刻陪伴在自己身邊,但她知道還有更多的小朋友需要父親和其他人的鼓勵和關(guān)愛。 林敏明在孩子中還有一個可愛的外號“雄熊叔叔”。當他以這個身份出現(xiàn)的時候,孩子們都愿意把心里話講給他聽。為了呵護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林敏明和志愿者陪他們讀書、聊天、做游戲,想盡一切辦法走進孩子們的世界。 林敏明那看過無數(shù)惡行和罪過的雙眼在談到孩子們和改造完成的服刑人員時,依舊閃爍著希望與決心。善與惡永遠同行在世上,而林敏明做的正是將善的光芒擴散到灰暗的角落,他讓社會邊緣的群體再次走進公眾的視野中。正如林敏明所說“每幫助一個人就能降低一點犯罪率”,我們的下一代應該迎著朝陽出生,而不是在延續(xù)的惡意中孤獨成長。每個孩子,無論家世好壞,都應該擁有無限可能,而他們的未來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守護。 對一件事的極致熱愛,不是中規(guī)中矩地去做,而是隨性盡興地去玩。 而決定一個人高度的,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極致的能力。 他們,就是追求極致的一群人。 來網(wǎng)易說,聽他們的人生故事。 網(wǎng)易說【那些把事情做到極致的人】系列演講 正在繼續(x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