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自古與茶為友,以花為伴,后來宋人覺得與其對花飲茶,不如以花入茶。于是,既有了茶之恬靜,亦有了花之優(yōu)雅。 明代羅廩在《茶解》中說:“茶園不宜雜以惡木,唯桂、梅、辛夷、玉蘭、玫瑰、蒼松、翠竹之類與之間植。”在茶樹周圍種上各種香味濃郁的花樹,是想讓茶樹通過地下的根脈吸收花香,以此增加茶的香氣。 花與茶,每次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冬日朔風(fēng)凜冽,天寒地凍,人的機體處于收引狀態(tài),易患“寒病”,此時烹雪煮一杯茶,能增熱添暖,。若在茶中撒上幾片梅花瓣,茶湯碧綠,梅瓣如雪,花香與茶氣清冽馥郁,香靄一室,也是極有風(fēng)韻的。 古人有“一枝瓶”的說法,就是講文人雅士的花瓶,只選取一枝花作為插瓶,被認(rèn)為是最為簡潔雅致的選擇?;ㄖ?,自然生動,再有一把小小的紫砂壺,那種美感,是一種樸素到骨子里的驚艷。 茶里泡著一個夏,臥著一個秋,藏著一個冬,孕著一個春花間晨露,品茶賞茗,茶引花香,花增茶味。一杯一茶,一茶一花,美麗的花里一定都有著一個美麗的茶靈魂。 濃濃淡淡的茶,素素雅雅的花,看茶與花世界:茶中淡淡的苦澀,有花的四季的風(fēng)霜,有風(fēng)雨過后的人生平淡。美麗歲月,亦是爛漫不過世間花,慢煮光陰一盞茶。 |
|
來自: 風(fēng)舞三湘 > 《茶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