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從小做起,從生活點滴做起,讓我們每天留出7個“一分鐘”,給孩子足夠的關愛、尊重和引導,幫助孩子成長! 1 一分鐘傾聽 我們太多的父母,常常責備孩子不聽話。卻未曾反思,其實自己從來就沒有好好傾聽過孩子說話。我們常常只愿意聽到自己想聽到的東西,而忽視那些真相,特別是跟孩子之間。 如果有一天,孩子撲閃著自己那亮晶晶的眼睛。 問你:“為什么我們不能去火星呢?” “媽媽,為什么我不能飛,我的夢想就是飛起來!” 然后期待著你的回答時。 你要么置若罔聞,直接說自己太忙,等一會等一會來搪塞。 要么就編一個理由來哄騙孩子。 孩子一次次希望你來聽,來關注他。 可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假如你是孩子,你也會覺得很挫敗、氣餒吧。 所以孩子最后選擇“還是算了吧”,最后跟你“閉嘴”了。 2 一分鐘示愛 “你會對孩子說‘我愛你’嗎?”某網(wǎng)站對此話題曾做過一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75%的媽媽在孩子處于嬰兒懵懂的時期表達過,大部分媽媽在孩子3歲上幼兒園以后就很少直接地表達對孩子的愛了,相應地,孩子更少向媽媽表達感情。 愛與陪伴,是父母最應該給予孩子的。每天一分鐘,跟孩子表達愛,多摸摸他的頭,給他最溫暖的擁抱,讓他知道你是多么的愛他。 不要在公共場合罵孩子,別總是抱怨他的成績,剝奪他的愛好... ...愛孩子,請給他足夠的愛和尊重。 3 一分鐘參與 在一個家庭中,父母應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應該多了解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的管理,盡可能形成共識,這將有利于家庭良好氛圍的形成。 在孩子參與的過程中,要注意參與的度,尊重與引導相結合,不要什么都順從孩子。參與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思考問題的習慣,促進孩子能力的提升。 4 一分鐘贊美 每個孩子都有他獨特的優(yōu)點,有閃光的地方,不要從父母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優(yōu)劣。 每天一分鐘,發(fā)現(xiàn)孩子生活、學習中的優(yōu)秀表現(xiàn),抓住最佳時機,進行贊美。在贊美的過程中,要注意方式、地點、語調、時機、程度等。 5 一分鐘鼓勵 陶行知說:“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strong> 鼓勵能使人充滿自信。家長要有耐心與恒心,要毫不吝惜地鼓勵孩子的生活、學習興趣,激發(fā)孩子的斗志和自信心,不斷地促進孩子的發(fā)展。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天使,別把孩子和鄰居家的孩子做比較。 每天一分鐘鼓勵孩子,使他充滿自信,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 6 一分鐘游戲 游戲可以增進家長與孩子的情感,提高孩子的生活興趣,調整孩子的精神狀態(tài)。 家長帶孩子進行的游戲,必須是健康的、積極的、有趣味的,引領孩子過充實的、向上的、快樂的生活。 7 一分鐘矯正 每天一分鐘,修正孩子生活中的不當行為。 在“矯正”中,家長一定要明確指出正確行為是什么,錯誤的行為將會帶來怎樣的危害,矯正孩子的錯誤行為,不可任其發(fā)展。 但矯正還要注意場合,語言要平緩,態(tài)度要溫和、不急不躁,要循序漸進,不可急于求成。 一次,陶行知見一個男孩打同學,便阻止他并叫他到辦公室。見到男孩,陶行知拿出一粒糖說:“獎勵你,你比我先到辦公室?!蹦泻⒉桓姨ь^。陶行知又拿出一粒糖:“我阻止你,你就住手了,說明你尊重我。”男孩遲疑的接過糖。陶先生接著說:“據(jù)我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你很有正義感,再獎勵你一顆糖。” 男孩哭了,說:“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打人。”陶校長笑著說:“你已認錯了,再獎勵你一塊糖!” 【本文素材選自:網(wǎng)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