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多數(shù)人宋仁宗趙禎的了解都是“貍貓換太子”,其實趙禎也被稱為歷史上最仁慈的君主。我們今天先不談“貍貓換太子”這個故事的真假,只來看看他為什么可以被歷史學家稱譽為“守成賢主”。 故事一諫臣包拯屢屢犯顏直諫,甚至唾沫都飛濺到趙禎臉上。但趙禎一面用衣袖擦臉,一面還接受他的建議,竟未予以怪罪。有一次,包拯反對任命仁宗寵妃張氏的伯父張堯佐為三司使,趙禎便改命張堯佐為節(jié)度使,包拯愈加激烈地反對,帶領七名言官與趙禎理論。趙禎生氣地說:“你們是想說張堯佐的事嗎?節(jié)度使是個粗官,為什么還要爭?”言官唐介不客氣回答道:“節(jié)度使,太祖(趙匡胤)、太宗(趙光義)都曾經(jīng)做過,恐怕不是粗官。”趙禎最終采納了言官的建議。他回到后宮后,對張氏說:“你只知道要宣徽使,你難道不知道包拯是御史嗎?” 故事二一天,趙禎退朝回到寢宮,因為頭癢,沒有脫皇袍就摘下帽冠,叫梳頭太監(jiān)進來替他梳頭。太監(jiān)梳頭時見趙禎懷中有一份奏折,問道:“陛下收到的是什么奏折?”趙禎說是諫官建議減少宮中宮女和侍從的。太監(jiān)說:“大臣家里尚且都有歌伎舞女,一旦升官,還要增置。陛下侍從并不多,他們卻建議要削減,豈不太過分了!”趙禎沒有接口。太監(jiān)又問:“他們的建議,陛下準備采納嗎?”趙禎說:“諫官的建議,朕當然要采納?!碧O(jiān)自恃一貫為趙禎所寵信,就不滿地說:“如果采納,請以奴才為削減的第一人。”趙禎聽了,頓然站起,呼喚主管太監(jiān)入內,按名冊檢查,將宮人二十九人及梳頭太監(jiān)削減出宮。事后,皇后問道:“梳頭太監(jiān)是陛下多年的親信,又不是多余的人,為何將他也削減?”趙禎說:“他勸朕拒絕諫官的忠言,朕怎能將這種人留在身邊!” 故事三諫官王素曾勸諫趙禎不要親近女色,趙禎回答說:“近日,王德用確有美女進獻給我,現(xiàn)在在宮中,我很中意,你就讓我留下她吧?!蓖跛卣f:“臣今日進諫,正是恐怕陛下為女色所惑?!壁w禎聽了,雖面有難色,·但還是命令太監(jiān)說:“王德用送來的女子,每人各贈錢三百貫,馬上送她們離宮,辦好后就來報告?!闭f完,他還淚水漣漣。王素說:“陛下認為臣的奏言是對的,也不必如此匆忙辦理。女子既然已經(jīng)進了宮,還是過一段時間再打發(fā)她們走為妥?!壁w禎說:“朕雖為帝王,但也和平民一樣重感情。將她們留久了,會因情深而不忍送她們走的?!?/p> 故事四趙禎對人十分寬厚仁慈。有一次,趙禎在散步,時不時的就回頭看,隨從們都不知道皇帝是為了什么。趙禎回宮后,著急的對嬪妃說到:“朕渴壞了,快倒水來?!眿邋X得奇怪,問趙禎:“陛下為什么在外面的時候不讓隨從伺候飲水,而要忍著口渴呢?!壁w禎說:“朕屢屢回頭,但沒有看見他們準備水壺,如果朕要是問的話,肯定有人要被處罰了,所以就忍著口渴回來再喝水了?!?/p> 有一次用餐,他正吃著,突然吃到了一粒沙子,牙齒一陣劇痛,他趕緊吐出來,還不忘對陪侍的宮女說:“千萬別聲張我曾吃到沙子,這可是死罪啊。”對待下人的過失,趙禎首先考慮的不是自己的不適與難受,而是下人因此而可能帶來的罪責,可見他的確很仁慈。 故事五趙楨的生活也較檢點。有一次,時值初秋,官員獻上蛤蜊。趙楨問從哪里弄來的,臣子說從遠道運來。又問要多少錢,答說共二十八枚,每枚錢主干。趙楨說:“我常常告誡你們要節(jié)省,現(xiàn)在吃幾枚蛤蜊就得花費二萬八千錢,朕吃不下!”他也就沒有吃。還有一次,趙禎早晨醒來對近侍說:“昨天晚上朕肚子餓得很,睡不著想吃燒羊?!苯虇柕溃骸氨菹聻楹尾唤抵济枷氯ゲ赊k?”趙禎說:“朕如果一開口,下面就因為這是朕的命令,去大肆擾民,所以還是不開口的好?!?/p> 故事六一天,趙禎處理事務到深夜,又累又餓,很想吃碗羊肉熱湯,但他忍著饑餓沒有說出來,第二天,皇后知道了,就勸他:“陛下日夜操勞,千萬要保重身體,想吃羊肉湯,隨時吩咐御廚就好了,怎能忍饑使陛下龍體受虧呢?”仁宗對皇后說:“宮中一時隨便索取,會讓外邊看成慣例,朕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湯,御廚就會夜夜宰殺,一年下來要數(shù)百只,形成定例,日后宰殺之數(shù)不堪計算,為朕一碗飲食,創(chuàng)此惡例,且又傷生害物,于心不忍,因此朕寧愿忍一時之餓。” 故事七趙禎去世前不久,中書門下、樞密院曾在福寧殿的西合奏事,看見趙禎所用的床帳、墊具都質樸灰暗,許久未更換。趙禎看著宰相韓琦等人說:“朕居于宮中,自己日常生活的享用正是如此。這也是百姓的膏血啊,可以隨便浪費嗎!” 故事八趙禎對讀書人也比較寬容。嘉祐年間,蘇轍參加進士考試,在試卷里寫道:“我在路上聽人說,在宮中美女數(shù)以千計,終日里歌舞飲酒,紙醉金迷?;噬霞炔魂P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們商量治國安邦的大計。”考官們認為蘇轍無中生有、惡意誹謗,趙禎卻說:“朕設立科舉考試,本來就是要歡迎敢言之士。蘇轍一個小官,敢于如此直言,應該特與功名。” 當時,四川有個讀書人,獻詩給成都太守,主張“把斷劍門燒棧閣,成都別是一乾坤”。成都太守認為這是明目張膽地煽動造反,把他縛送京城。按照歷朝歷代的律條,此人應予以嚴懲,趙禎卻說:“這是老秀才急于要做官,寫一首詩泄泄憤,怎能治罪呢?不如給他個官?!本褪谄錇樗緫魠④姟?作為一個封建帝王,容蘇轍的事,或許有人能做到,但容四川秀才的事,恐怕沒幾人能做到。 宋仁宗真跡 宋仁宗是一代明君,有史家把仁宗在位及親政治理國家的時期稱為“仁宗盛治”。他性情寬厚,不事奢華,還能夠約束自己,受到歷代許多歷史學家、政治家的稱贊。 “仁”就是對宋仁宗趙禎的最高評價,《宋史》曾以“《傳》曰:‘為人君,止于仁?!?/strong>帝誠無愧焉?!眮碣澝浪稳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