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十日是因為揚州之戰(zhàn)引起的,清朝政府派出愛新覺羅·多鐸帶領(lǐng)十萬軍隊,來攻打揚州。明朝的守將史可法用血書向朝廷告急,請求支援,沒有得到回復(fù)。當時的揚州城內(nèi)只有一萬多人,根本沒有辦法抵抗清軍的攻勢。但是守將史可法沒有放棄,決定和清軍決一死戰(zhàn),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來捍衛(wèi)大明王朝。多鐸圍攻多日也嘗試了對史可法實行勸降政策,派了明朝的將領(lǐng)前去勸說史可法投降,史可法拒絕了。 清軍還沒有對揚州進行攻打,但是揚州城內(nèi)百姓,人心惶惶,非常擔心。最后揚州被攻破,史可法將軍堅決不投降,英勇就義。 由于揚州守將的誓死反抗,徹底惹怒了多鐸。城破之后,他縱容士兵們在揚州城內(nèi)進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揚州城在一夜之間從一個繁華昌盛的江南水鄉(xiāng)變成了尸橫遍野的廢墟。由于后來文字獄在清朝的興起,當局者將所有關(guān)于揚州十日的書籍、記載全部進行燒毀。 日本人來到中國以后,喜歡對中國的歷史進行研究,所以找到了“揚州十日”的相關(guān)資料,孫中山先生在日本留學時找到了《揚州十日記》并將其帶回了中國。希望能夠激起漢族人民對于清朝的舊恨,這樣才有可能助推革命成功。 史可法將軍對于明朝和國家的忠誠真是令人敬佩,多爾袞多次對他致信誘降,他都拒絕了。后來多鐸連發(fā)五封書信讓其投降,他也拒絕了,他一口氣寫下了五封遺書,給自己的母親、夫人以及叔父和兄弟。最終揚州城破,史可法想要自殺卻被自己的屬下發(fā)現(xiàn)了,屬下?lián)碜o著他離開,卻正面撞上了多鐸他們,多鐸對待史可法始終以禮相待,他再次以高官厚祿為誘,希望史可法投降,但被史可法嚴詞拒絕了,之后他壯烈赴死。 在城破之后,出現(xiàn)了許多像史可法一樣的人,比如有揚州知府在城被攻破后,鄭重的換上了明朝的正式官服,恭恭敬敬地坐著等待敵人的到來,還有人之前因為嚴刑拷打向清軍投降,這次卻在清軍破城后,選擇了投井。史可法的部下在這種情況下,要么自殺,要么投入戰(zhàn)斗流掉自己的最后一滴血。 但是這些人地死并沒有引起大家的矚目,隨后揚州發(fā)生了更加悲慘的事情,清軍將潛藏在家的居民們誘騙出來,最后將他們綁起來,紛紛用長矛刺死。揚州成為了屠場,一切社會規(guī)則都不復(fù)存在。這就是揚州十日。 |
|
來自: 瀟瀟雨ekg9m5f4 > 《中國史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