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征紅迷/紅學(xué)會·讀書會日志】 ——重讀《紅樓夢》第三十三回暨2018年會第二次籌備會 志勇 齋涵書卷氣,室蘊水云天。12月3日晚,籠罩儀征城好幾日的霧霾終于散于,天朗氣清冰輪高懸,儀征紅迷會數(shù)十位會員相聚閱古軒舉行線下讀書交流會并2018年會第二次籌備會。本次會議有兩項內(nèi)容:一,重讀《紅樓夢》文本第三十三回;二,就年會各項準備工作進行討論落實。首先進行的是讀書會環(huán)節(jié),本期讀書會擬開讀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動唇舌 不肖種種大遭笞撻。紅迷們循例輪流朗讀后就此回文本中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了交流探討。 “笞撻”這個詞兒在現(xiàn)代社會已經(jīng)很少見,這樣的事兒,更是已經(jīng)絕跡。但在古代,卻是個被常用的刑罰手段。簡單說,就是用大板(棍)子掄起來打屁股,以達到懲罰的目的,其適用范圍遠比現(xiàn)在的刑罰廣泛的多,以至于每個家庭的家長都可以是執(zhí)法者。這個手段受到很多人的的青睞,據(jù)史料記載,從漢代始,就有皇帝將其作為對大臣的懲罰手段之一,并賜名曰:廷杖。這個手段在明代達到了高峰,明太祖朱元璋就尤其喜歡在朝會時當堂對大臣施以廷杖,杖斃者不知凡幾。而有了這個榜樣,“大禮儀之爭”時嘉靖皇帝就一頓廷杖打死了數(shù)十位集會示威的朝臣;“江陵奪情”時萬歷皇帝也將數(shù)位彈劾張居正的大臣打的皮開肉綻骨筋斷;甚至明代著名的思想家、軍事家、心學(xué)集大成者王陽明都因為彈劾劉瑾挨了四十棍子,可見“笞撻”在古時是非常受掌權(quán)者喜愛的。其實這種懲罰手段在古代的諸多酷刑中還是非常輕的了,封建社會的慘無人道由此也可見一斑。 《紅樓夢》第三十三回也是換個時空再現(xiàn)了這樣一番“廷杖”場景。本回可算是繼元春省親之后的又一個高潮。對賈寶玉來說,也是他所遭遇到的一次人生最殘酷的打擊。此回雖然篇幅相對較短,而且?guī)缀踔粚懥诉@一個事兒——寶玉因為什么被他父親“笞撻”,以及被“笞撻”的令人揪心的過程,其間有聲有色,波瀾起伏,讀來如同親見。那么,寶玉為什么被“笞撻”呢?當然是因為他的種種“不肖”行為引起的。也就是在賈政看來,寶玉的種種違背封建禮教綱常的頑劣行為已經(jīng)讓他這個家長實在不能再容忍了。紅迷們也進了一番分析,書中敘述了三件事,一、金釧兒之死。寶玉跟王夫人的丫鬟金釧兒午間調(diào)情,王夫人當即把她攆了出去,金釧兒因含羞跳井身亡。賈環(huán)添油加醋,將這事說成是寶玉強奸金釧兒未遂,金釧兒被打了一頓,賭氣投井而亡。二、賈政命寶玉去會來訪的賈雨村,寶玉竟“全無一點慷慨揮灑的談吐,仍是委委瑣瑣的”,賈政本來心中無氣倒有了三分氣。三、忠順王府來索要做小旦的琪官(蔣玉菡),寶玉與他相好,并得到了他贈予的紅汗巾子。這三件事湊在一起,使得賈政對寶玉的積怒如火山爆發(fā),父子之間的沖突直接白熱化,直接導(dǎo)致了賈政下死手施以“廷杖”。 也有紅迷指出,上述三件事只是寶玉挨打的原因的表像,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雙方價值觀念的差異。站在賈政的角度,寶玉是他唯一的嫡子,是榮國府的希望所在。按照賈政所設(shè)想的,寶玉該以文章學(xué)業(yè)、仕途經(jīng)濟為重,應(yīng)具備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zé)任感,要走正路。然而寶玉卻終日兒女情長纏纏綿綿、四學(xué)五經(jīng)不去學(xué),倒學(xué)了些一肚子雜學(xué)旁收,離經(jīng)叛道之說,雖說自己平日也不時教訓(xùn)一番,無奈“有眾人護持”,尤其是賈母寵慣得緊,使賈政難以克盡父職。這一次,賈政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憤怒了,與其落個“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不如用“廷杖”來教育一番,,說不定還有些效果。文本中有言:“你們問問他干的勾當,可饒不可饒!素日皆是你們這些人把他釀壞了,到這步田地,還來勸解!明日釀到他弒父弒君,你們才不勸不成?”這是賈政的憤激之詞,但賈政心中卻認定,寶玉既然年紀輕輕便能“在外流蕩優(yōu)伶,表贈私物,在家荒疏學(xué)業(yè),逼淫母婢”,那么假以時日墮落到弒父弒君并非不可能的事情。賈政的望子成龍與寶玉的“不成器不長進”形成巨大的反差,致使賈政終于忍無可忍了。先是由小廝們“舉起大板,打了十來下”,接著是“還嫌打的輕,一腳踢開掌板的,自己奪過板子來,狠命的又打了十幾下”,王夫人進來,賈政因怪她平日護著寶玉,不讓他管教,越發(fā)惱火,“火上加油,那板子越下去的又狠又快”,把寶玉打得從腿至臀,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無一點好處。 然而賈政真的是要打死寶玉嗎?或者說,他真的以毒打?qū)氂駷榭靻?有紅迷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賈政只有這一個嫡子,愛子之心也跟王夫人同樣真切,尤其是在長子賈珠早夭的情況下。在毒打?qū)氂裰?/span>,他已“喘吁吁直挺挺的坐在椅子上,滿面淚痕”,不難想見其內(nèi)心的痛苦。如果不是“恨鐵不成鋼”,如果不是對寶玉期望太殷,他又何至于如此?所以,當王夫人大哭:“我如今已五十歲的人了,只有這個孽障……”時,賈政不覺長嘆一聲,向椅上坐了,淚如雨下。當王夫人和李紈“抽抽嗒嗒”哭去世的賈珠時,賈政聽“那淚更似走珠一般滾了下來”,后來“看看寶玉,果然打重了”,也就灰心自己不該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文本中這一段確是寫出了賈政作為父親的慈愛之情和心中的矛盾與痛苦,賦予了賈政這一人物形象的立體感。 寶玉挨打,事情發(fā)生得很急,似迅雷不及掩耳,但文本中寫得很有層次,各人物的心理也是寫的很生動傳神,有紅迷展開了一番分析:先是眾門客勸阻,然后是王夫人,接下來是李紈、鳳姐及迎、探姊妹等,最后是賈母。而且,每個人的言行,都寫得極耐尋味。比如王夫人,她心里疼的是寶玉,卻一個勁地叫著賈珠的名字哭,用意在于讓賈政聽了,自然便想到:賈珠已不在人世,眼前的寶玉即使萬般不好也是自己唯一的嫡子,對于榮國府來說,也是命根子。他作為父親的慈愛之情由此被激發(fā)起來。至于賈母在處理父子矛盾時對于賈政的嚴厲中有寬容的責(zé)備及對寶玉的深深的疼愛,也表現(xiàn)得恰到好處。寶玉挨打致使賈政與賈母等的矛盾陡然加劇,但最后他們達成了一致。賈政說:“老太太也不必傷感,都是兒子一時性急,從此以后,再不打他了?!辟Z母說:“兒子不好,原是要管的,不該打到這個份兒!”至此雙方都承認了對方的合理性。不過,真正深刻的矛盾——賈政與寶玉的價值觀念的不同并未消失,經(jīng)此一頓“廷杖”,正統(tǒng)與叛逆都在加強著自己。 也有紅迷分析了賈環(huán)在這一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寶玉之所以挨打,與賈環(huán)在賈政面前添油加醋告狀亦有很大關(guān)系,那么,賈環(huán)為什么要這么做呢?這就涉及到舊社會的“嫡庶之爭”了。中國古時大多采取嫡長繼承制,無論是皇位的傳承、爵位的承襲、大戶人家家主的繼承都是采用此制,只要有嫡長子,那么嫡長子就有第一繼承權(quán)。賈政之正妻王夫子生有二子,長子賈珠次子賈寶玉,如若賈珠還在,那么將來榮國府的府主則肯定要由賈珠來繼承,而賈珠早亡,賈寶玉作為賈政唯一的嫡子,就擁有無可爭議的繼承權(quán)了。再退一步說,賈寶玉如果因為某一意外而亡了,那么賈政膝下就沒有嫡子了,只有賈環(huán)這個庶出的兒子,雖是庶子,但是在嫡子全部早亡的情況下,亦只有由他繼承家業(yè)。因為這樣的繼承制度,皇家亦或是民間因為爭取繼承權(quán)都曾刀兵相見,諸如“玄武門兵變”、“九子奪嫡”等等,無一不是非嫡長子覬覦繼承權(quán)而引發(fā)的斗爭。具體到《紅樓夢》中,賈環(huán)和趙姨娘處心積慮加害賈寶玉非此一次了,前有賈環(huán)要用燈里油燙瞎寶玉的雙眼、又有趙姨娘請馬道婆施巫術(shù)要害死寶玉與鳳姐、今次賈環(huán)誣告賈寶玉意欲借賈政之手打死對方,因為只要賈寶玉一死那么賈環(huán)作為賈政僅剩的兒子就將順位獲得繼承權(quán),或者只要賈寶玉被打殘了,那么堂堂榮國府勢必不可能讓一個殘疾來執(zhí)掌家業(yè),雖然還有一個嫡孫賈蘭,但彼年幼諸事不明,只要自己羽翼已豐假以時日略施手段自可壓制,屆里,偌大榮國府自然就落入賈環(huán)之手。由此可見,在權(quán)力物質(zhì)的引誘下、在利益的驅(qū)動下,什么兄弟親情,皆可拋諸于腦后,直令人唏噓。其實寶玉挨打不能孤立來看,要結(jié)合上下回的內(nèi)容,除了賈環(huán),還有襲人的表現(xiàn)也令人深思,且留待下回分解。 金釧兒之死,寶玉所付的代價是一頓板子皮綻肉破,而王夫人所付的代價是三十兩銀子和幾件簪環(huán),又請幾個僧人為她念經(jīng)超度。這在當時社會風(fēng)尚看來,似乎已經(jīng)很優(yōu)待死者了——因為金釧兒不過是一個婢女。有此“恩德”,已經(jīng)使她母親“磕頭謝了出去”。即使那個聾婆子,把“要緊”聽做“跳井”,也認為“跳井讓他跳去,二爺怕什么?”死個把個人有什么不了的事?……太太又賞了衣服,又賞了銀子,怎么不了事的!”這婆子把人命尚且如此不重要,可見封建綱常中毒之深。紅迷們嘆道,作者這樣敘述,比滿紙是什么“階級斗爭”、“奴隸造反”等口號更為真實,也更為發(fā)人深省。品讀完了文本,與會紅迷們還著重研究布置了年會的籌備情況,今年年會時間緊任務(wù)重,頭緒繁多,紅迷們表示一定盡最大努力積極參與,保證各項準備工作的落實,為年會順利召開做好準備。
|
|
來自: 新用戶6526zsvC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