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運動,首次提出了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肯定了人的價值與尊嚴,倡導個性解放。那么,發(fā)端于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到底給歐洲的文化、藝術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在那個特殊時期,意大利有著怎樣的社會風貌? 這一時期的建筑風格變化緩慢,中世紀的一些建筑形制逐漸被具有古典建筑特征的新形式所取代,我們可以看到尖頂拱、細立柱和玫瑰花窗逐漸被半圓拱、巨型柱和壁柱所取代,此外,建筑師們更傾向于使用淡雅清晰的色彩和裝飾。繪畫表現(xiàn)空間的方式變化的更快,既使房間依舊是哥特式的,但是更精確的透視法使畫面上的房間具有一種真實空間錯覺感,這些描述圣徒生活和事跡的宗教繪畫是我們得以了解當時日常生活空間。 佛羅倫薩大教堂廣場上的宗教游行 領主廣場佛羅倫薩的政治中心
幾何原理除了用于建筑和城市空間設計上,還可以讓畫作中的空間描繪更加便利。運用線條和參照物可以產(chǎn)生出景深和三維的空間效果。通過色彩的漸變可以表現(xiàn)對象逐漸隱沒的視錯覺。近景中的物體很清晰,而背景物體的色彩逐漸變淡,這種透視模擬了空氣中遠近物體的變化,被稱為“空氣透視”。達·芬奇使這種方法得到推廣。 《圣塞巴斯蒂安殉難》,皮埃特羅·瓦努奇(又名佩魯吉諾作)
佩魯吉諾是拉斐爾青年時期的老師,畫中構建的空間體現(xiàn)出他對古羅馬透視規(guī)則和建筑的研究。 《圣母子》,弗朗切斯科·莫羅內
弗朗切斯科·莫羅內創(chuàng)作的《圣母子》,這幅右下角有畫家簽名的油畫是莫羅內最為精美的作品之一,展現(xiàn)出達·芬奇對其藝術風格的影響。自然風景在畫中作用重大。華麗的帷幔將人物與風景分開,凸顯出一種宗教空間。 《圣母子與小圣約翰》,米凱萊·迪·里多爾?!さ聽枴せ鶢柼m達約
米凱萊·迪·里多爾?!さ聽枴せ鶢柼m達約的《圣母子與小圣約翰》展現(xiàn)了身處自然風景中的瑪利亞、小耶穌和小圣約翰。我們從中可以看到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藝術風格對這位樣式主義畫家的重要影響。 香爐
神職人員提著晃動、使之產(chǎn)生煙霧,以制造一種莊嚴的宗教氛圍。 施舍盤,15世紀末
教堂做彌撒的時候用之收集硬幣。 四個“奇異風格”的壁柱,馬蒂奧·奇維塔利,1490年到1520年
這些凸出的壁柱顯示出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古代裝飾的關注,奇異風格將動植物和人物融合一體。 《受胎告知》
這幅作品中,瑪麗亞倚靠的家具上的植物紋飾就借鑒了古代的“奇異風格”。 《前往耶穌受難地》,桑德羅·波提切利及其畫坊
桑德羅·波提切利及其畫坊創(chuàng)作的《前往耶穌受難地》,這是一幅大型油畫的局部。在這里只能看到士兵在命令一個窮人繼續(xù)前行。畫中背景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城墻。整幅作品很可能是用于裝飾教職人士的府邸,描繪了耶穌前往受難地和基督的復活。波提切利的畫坊很可能使用了他本人的素描稿完成了整幅作品。 《戎裝的查理五世》,提香及其工作室
查理五世(1500-1558年)1548年委托提香繪制了這樣一幅身穿鎧甲的肖像,之后歐洲貴族們不斷向提香和他的工作室要求復制該肖像。科西莫一世·德·美第奇也向提香定制了這幅查理五世肖像和其子菲利普二世(1527-1598年)的肖像,將它們掛在一起,后者現(xiàn)藏于烏菲齊美術館巴拉丁畫廊。提香繪制的原作和其他復制品都已經(jīng)不存在了,這是唯一存世的一幅。 這一時期的人物肖像繪畫
肖像畫在文藝復興時期發(fā)展強勁,其傳統(tǒng)可追溯到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當時重要人物以雕像或錢幣人像形式來表現(xiàn)。文藝復興時期產(chǎn)生了一系列描繪古代和當時有名望人物的肖像畫。 《男子肖像》,提香
提香另外一件作品《男子肖像》不僅描繪出畫中男子的外貌特征,更刻畫出其情感和內心世界。 《但丁肖像》
此外,像《但丁肖像》,這幅木板油畫描繪的是意大利最偉大的詩人、西歐文學巨擘之一——但丁(1265-1321年)。與紀念章一樣,我們看到的只是詩人的側面,頭上戴著月桂樹枝條編制的桂冠,象征其詩歌創(chuàng)作上的成就。
費德里科·巴洛奇(1535-1612 )是16世紀后半葉意大利中部最重要的畫家之一,他的藝術靈感來自拉斐爾和其他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他是肖像畫的領軍人物,他的作品中柔和的明暗對比和對白色的演繹,為16世紀開創(chuàng)了新的畫風,也開啟了17世紀全新的繪畫風格,他是第一位系統(tǒng)使用蠟筆和油彩來繪制草稿的意大利藝術家。 費德里科·巴洛奇的作品 《科西莫一世》,布龍齊諾
著名肖像畫家布龍齊諾曾為科西莫一世·德·美第奇(1519-1574年)繪制過一幅代表性的肖像《科西莫一世》。他本人及其畫坊曾多次復制該作品??莆髂皇?/span>1537年繼任第二代佛羅倫薩公爵,1569年成為第一代托斯卡納大公。他以建立烏菲齊宮聞名于世,而烏菲齊宮后來成為歐洲著名的美術館。 《埃萊奧諾拉·德·美第奇與文琴佐·貢扎伽的婚禮》有三幅畫用于紀念顯赫的美第奇家族的女性與歐洲王室成員的聯(lián)姻。其中這幅描繪的是美第奇家族與貢扎伽家族的首次聯(lián)姻。據(jù)記載1584年文琴佐·貢扎伽率大量隨從來佛羅倫薩舉行婚禮。教皇格里高利十二世派主教德拉·科爾格納主持婚禮儀式。這是一幅描繪意大利婚禮的傳統(tǒng)繪畫。新郎與四名男賓立于右側,新娘和她的母親以及女賓們站在左側。
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戰(zhàn)斗通常由成群的身披重甲的騎士主導,數(shù)量龐大的步兵做輔助,戰(zhàn)斗初期使用長柄武器,短兵相接時使用刀劍,展開廝殺。 佩劍 盾 盔甲
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緩慢但穩(wěn)定的朝著世俗化的方向發(fā)展。宗教在城市生活中雖居于重要地位,但并不妨礙文藝復興時期人位于宇宙中心的觀念。圣人們被給予人性化的表現(xiàn),上帝和人類之間有新的平衡。 《阿弗洛狄忒》,公元1世紀早期
這是一件古希臘神話中的愛與美之神阿弗洛狄忒的裸體雕塑,這些偶然發(fā)掘和發(fā)現(xiàn)的古代雕塑常常得到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和雕塑家的廣泛研究,并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被借鑒。 《命運女神坐像》,1到2世紀 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對這種題材的雕塑進行了研究,以之為原型創(chuàng)作瑪麗亞的坐像。 《基督復活》,雅各布·丁托列托及其畫坊創(chuàng)作,1580年到1590年
畫中耶穌在一束光中從墳墓走出,這束光也會照亮了夜幕中爭論的士兵和正向耶穌的墳墓走來的兩名女子。值得注意的是,對前景中的兩名熟睡的士兵的繪制顯示出米開朗基羅的影像。 《牧羊人朝圣》, 16世紀
希喬蘭代·達·塞莫內塔畫派繪制的《牧羊人朝圣》,該畫中的風景和人物都參考了拉斐爾的繪畫。 圣家族與圣安娜》,多梅尼科·阿爾法尼 這幅畫描繪了小耶穌全家,外祖父母和小圣約翰。阿爾法尼依照摯友拉斐爾從羅馬寄來的素描,于1510年時繪制了該作品。拉斐爾通過包含比例關系的素描指導阿爾法尼如何繪制主要人物。拉斐爾在幕后的設計揭示出兩人深厚的友誼。這是阿爾法尼接到的首個重要訂單。他在佩魯賈執(zhí)業(yè)數(shù)十年,畫風一直受到拉斐爾的影響。 |
|
來自: 星河歲月 > 《思想學術,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