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睪結(jié)核是由結(jié)核桿菌所致的疾病?;颊咭话愣嘤蟹谓Y(jié)核、腎結(jié)核等病史,結(jié)核桿菌隨血流或淋巴液侵犯附睪。本病多發(fā)于20~40歲的青壯年。臨床特點:附睪上有緩慢增大、無痛的腫塊,有些波及至睪丸;后期腫塊與陰囊粘連,甚至形成膿腫,或腫脹疼痛,潰破后可形成竇道。 臨床常見陽虛痰凝型和陰虛痰結(jié)型。 1.陽虛痰凝型 病人典型癥狀表現(xiàn):附睪或睪丸呈慢性增大,并有不規(guī)則硬結(jié),精索增粗呈念珠狀,陰囊部不適或下墜感;面色蒼白,畏寒肢冷,腰酸膝軟。舌質(zhì)淡,苔白,脈細(xì)弱。 藥食治療偏方 偏方1 煨麻雀 【組成】 麻雀3只,小茴香10克,胡椒3克,縮砂仁6克,肉桂6克。 【功效】 補益肝腎,溫經(jīng)通絡(luò),化痰散結(jié)。適用于陽虛痰凝型附睪結(jié)核。 【制法】 麻雀去毛除臟勿洗,加小茴香、胡椒、縮砂仁、肉桂入肚內(nèi),濕紙裹,煨熟。 【食法】 空腹用酒送服。每日1次,連服7日為1個療程。 【來源】 來自民間。 偏方2 姜汁牛肉餅 【組成】 牛肉150克,老姜汁10毫升,醬油、花生油適量。 【功效】 補益肝腎,溫經(jīng)通絡(luò),化痰散結(jié)。適用于陽虛痰凝型附睪結(jié)核。 【制法】 牛肉剁成肉糜,放碟中,加入老姜汁,再放些醬油、花生油拌勻,隔水蒸熟。 【食法】 佐膳食。 【來源】 來自民間。 偏方3 茴香刀豆燉豬小肚 【組成】 大茴香10~15克,刀豆子30克(或刀豆根60克),糯米、黑豆各30克,芝麻、白果各10克。 【功效】 補益肝腎,溫經(jīng)通絡(luò),化痰散結(jié)。適用于陽虛痰凝型附睪結(jié)核。 【制法】 一同裝入豬膀胱內(nèi),燉熟食。 【食法】 佐膳食。 【來源】 來自民間。 偏方4 桂心青蛙粥 【組成】 青蛙3只,白米50克,桂心末5克。 【功效】 補益肝腎,溫經(jīng)通絡(luò),化痰散結(jié)。適用于陽虛痰凝型附睪結(jié)核。 【制法】 青蛙3只去皮、臟,與白米50克煮粥,粥成入桂心末5克,再煮微沸片刻,加姜、蔥、蒜泥調(diào)味更佳。 【食法】 食粥及蛙肉。 【來源】 來自民間。 偏方5 蠶豆牛肉羹 【組成】 蠶豆、牛肉各150克,老姜15克。 【功效】 補益肝腎,溫經(jīng)通絡(luò),化痰散結(jié)。適用于陽虛痰凝型附睪結(jié)核。 【制法】 加水煮至爛熟。 【食法】 調(diào)味佐膳食。 【注意事項】 加大、小茴香各適量同煮效更佳。 【來源】 來自民間。 偏方6 鯉魚椒茴湯 【組成】 鯉魚1尾(約500克)。 【功效】 補益肝腎,溫經(jīng)通絡(luò),化痰散結(jié)。適用于陽虛痰凝型附睪結(jié)核。 【制法】 鯉魚去腸留鱗,加胡椒、小茴香、蔥、姜各適量煎湯。 【食法】 食魚飲湯。 【來源】 來自民間。 偏方7 鯽魚羹 【組成】 大鯽魚500克,大蒜1頭,胡椒、小椒、陳皮、縮砂仁、年蒙各3克。 【功效】 補益肝腎,溫經(jīng)通絡(luò),化痰散結(jié)。適用于陽虛痰凝型附睪結(jié)核。 【制法】 大鯽魚洗凈,去腸、內(nèi)臟。大蒜及胡椒、小椒、陳皮、縮砂仁、年蒙放入魚肚,煮熟做羹。 【食法】 五味調(diào)食。 【來源】 來自民間。 2.陰虛痰結(jié)型 病人典型癥狀表現(xiàn):附睪或睪丸呈慢性增大,并有不規(guī)則硬結(jié),精索增粗呈念珠狀,自覺附睪或睪丸腫脹隱痛;顴紅或面色潮紅,微熱,五心煩熱,午后潮熱,失眠盜汗,疲乏。舌質(zhì)紅,少苔,脈細(xì)數(shù)。 藥食治療偏方 偏方1 大蒜鴨蛋湯 【組成】 大蒜90克,鴨蛋2只。 【功效】 補腎陰,降虛火,除痰濕。適用于陰虛痰結(jié)型附睪結(jié)核(初起無全身癥狀者)。 【制法】 大蒜(去皮)、鴨蛋水煮。蛋熟后去殼再略煮。 【食法】 飲湯食蛋(大蒜可吃可不吃)。 【來源】 來自民間。 偏方2 紫菜瘦豬肉湯 【組成】 紫菜15克,豬瘦肉100克。 【功效】 補腎陰,降虛火,除痰濕。適用于陰虛痰結(jié)型附睪結(jié)核(初起無全身癥狀者)。 【制法】 一同煮湯。 【食法】 調(diào)味服食。 【來源】 來自民間。 偏方3 黃芪阿膠地黃粥 【組成】 黃芪30克,阿膠30克,生地黃汁150毫升,粳米或糯米100克。 【功效】 補腎陰,降虛火,除痰濕。適用于陰虛痰結(jié)型附睪結(jié)核。 【制法】 煮粥,粥成加入生地黃汁,再沸片刻。 【食法】 喝粥。 【來源】 來自民間。 偏方4 阿膠地黃粥 【組成】 生地黃汁150毫升,山藥50克,粳米100克,阿膠10克。 【功效】 補腎陰,降虛火,除痰濕。適用于陰虛痰結(jié)型附睪結(jié)核。 【制法】 生地黃汁、山藥、粳米一同煮粥,粥成入阿膠(烊化)。 【食法】 每日1次,連服7日為1個療程。 【來源】 來自民間。 附睪結(jié)核的外治偏方 偏方 沖和膏 【組成】 炒紫荊皮150克,獨活90克,赤芍60克,白芷20克,石菖蒲45克。 【功效】 除痰濕,化瘀通絡(luò)。適用于附睪結(jié)核。 【制法】 上述藥物研成細(xì)末,用蔥汁、陳酒調(diào)膏。 【用法】 局部外敷。 【注意事項】 瘺管形成者,可插置紅丹藥線,提膿祛腐。竇道不斷滲出膿水者,要注意清潔,經(jīng)常換藥。 【來源】 來自民間。(趙建新,田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