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樹是最難移栽成活的一類樹種,卻也是園林綠化中最常用的一種,其樹姿雄偉、蒼勁,樹體高大、長壽,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也是堅定、貞潔,長壽的象征,與竹、梅并稱“歲寒三友”。 因松樹獨特的生理特性,稍有移栽不當,便會出現(xiàn)大面積的落葉甚至死亡的現(xiàn)象,因此掌握正確的移栽方法是至關重要的。 一、移栽成活率低的原因: 1、移栽方式 裸根與帶土球是常見的兩種移栽方式,若為了運輸方便而對對松樹進行裸根移栽的話,那么成活率幾乎為0. 2、根系破壞嚴重 在苗木起挖過程中,根系損傷嚴重的話,會造成移栽后根系吸收能力下降以至于不能滿足枝葉的生長所需。(建議使用傷口涂抹劑,使傷口快速愈合) 3、環(huán)境條件 主要是指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如果移植地和原生地較遠或差異較大,也是影響其成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4、管理 栽植后的管理,松樹為喜光抗旱樹種,過多的水份反而對松樹生長不利,而挖掘傷根而又未進行樹體修剪,形成冠大根小,造成了植株營養(yǎng)收支不平衡。 二、移栽要點 1、移植季節(jié) 一般樹木的移栽要在休眠期進行,但對于松樹這種常綠樹種來說卻是選擇有利于根系迅速恢復的時期和能夠減少因移栽而對新陳代謝活動產(chǎn)生不良影響的時期。人們都說冷松熱柏,因此,栽松樹要選擇氣候較為寒冷的時期。以秋末移栽效果最好,初春次之,晚春、初夏再次之。 2、苗木的質量和標注 松樹的移栽宜用小苗,越小成活率越高。但其景觀效果較差。在此并不建議使用山苗,由于對于較大的松樹,如成本就相對較高。而山上的松樹生長時間較長,有著較好的樹形,而且相對苗圃同等規(guī)格的松樹,成本比較低。所以很多人移栽松樹都會選擇山苗,但山苗的移栽成活率卻往往十分的低,而苗圃中的苗木,經(jīng)過長時間的養(yǎng)護管理,其適應性、抗病性都有所提高。 3、土壤的選擇 松樹可以生長在各種不同的土壤上。因針葉灰分含量低,能忍耐貧瘠土壤,但以種在疏松肥沃土壤上的生產(chǎn)力高。濕潤地區(qū)的松樹大多適宜酸性土壤。而有些松樹,如白皮松和油松,則能適應含鈣量多和pH高的土壤。此外大多數(shù)松樹不能生長在鹽漬土上,土壤鹽分過高容易造成樹木的死亡,因而不能靠近海濱生長。 4 、澆水 對于松樹的種植有一種說法叫做“十死九澇”,松樹是一種喜干怕澇的樹種。所以說對于松樹的種植,澆水一定要適度,澆第1和第2遍水時要透,以后就要控制,不是特別干旱就不澆。草坪上種植的松樹因澆水過多而導致死亡是最為常見的。 5.栽植 為避免積水,可于定植時淺栽,樹穴一定要回填土,然后壓實,將土球1/3栽入,然后四周培土。噴水多時可以向外排走流向低處。土壤含水量控制在7%至14%間,最有利于松樹生長,超過這一限度,達到16%的土壤含水量,時間稍久(10天以上)就會導致松樹死亡。原因是根系呼吸受阻,缺氧窒息而死。 松樹是園林界公認的難移栽樹種,卻也是園林綠化上必不可少的樹種。所以松樹的移栽往往是技術的象征,一次掌握一定的方法對于園林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