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各地開始下雪了。 時節(jié)漸近隆冬,北方每到下雪的日子,朋友圈必然被各種雪景圖刷爆了,這讓我們南方艷陽里的孩紙們情何以堪啊。 雪當然好看,拍起來卻沒那么容易,好多時候,別人家拍的雪景是這樣的: 而你拍的雪景是這樣的: 好吧,其實,不是你拍照時機不對,也不是手機質(zhì)量問題,拍成這樣,主要還是技術問題。 拍雪好不好看,跟相機的關系還真不大,好的雪景,好的技術,用手機拍起來也會同樣好看。 下面來講點簡單易用的拍攝雪景技術,說不定雪已經(jīng)下起來了呢,得趕緊的~ 1 準確的曝光,比什么都重要! 大多數(shù)手機或相機在默認設置情況下,拍出的雪景都是灰蒙蒙的,和上圖一樣。 這時,我們必須增加曝光。默認參數(shù)的情況下,我們拍的雪景是這樣: 是不是很灰?如果我們強行增加兩檔曝光,畫面就會變成這樣: 怎樣可以強行增加曝光呢?如果是相機,那么一般會有這個按鈕(紅圈圈里面那個),按住它,向右撥動快門旁邊的滾輪,AV下面那個刻度表一樣的東西,就會往右邊1、2、3跑過去,這就是加曝光了,一般來說,拍雪景要加1檔到2檔之間: 大多數(shù)智能拍照手機,也是可以強行加減曝光的,長按著拍攝的畫面的某點不放,就會出現(xiàn)個黃色的框框,下面還有個小太陽標志,按著那個小太陽,上下推或者左右推,就可以做到加減曝光(視乎你是橫拍或豎拍,上下推或者左右推): 這張圖好難截屏,好在我眼明手快,大家記得贊。 至于為什么拍雪景要加曝光,雪的特性是在地面平鋪開后會產(chǎn)生一種鏡面反光作用,造成雪地表面的特點是:亮度大、反差小,反光率高、層次缺乏、色調(diào)單一。景物上有雪的部分亮度很高,而沒有雪的部分則顯得很暗,這使得各部分的反差很大。大部分的數(shù)碼相機其測光值是由景物反光來獲取的,因此如果你直接對著雪景來進行測光,所拍攝出來的畫面會偏暗,此時你必須進行曝光補償才能獲取正常的曝光。 好吧,這段我估計你也沒多大興趣看懂,不展開說了~ 2 用光的問題,也很重要! 在拍攝雪景時一般不宜采用順光,因為順光可能會導致畫面的過亮,造成景物刺眼,層次感不分明。一般應當采用側光和逆光進行雪景的拍攝,這樣可以更好的表現(xiàn)所要拍攝景物的明暗層次感和透明質(zhì)感,整個畫面的色調(diào)也會顯得富于變化。 側逆光拍攝的雪中村莊,白茫茫一片里會景物很有層次感覺 側光下拍攝的屋頂局部,白雪有了光影,非常有質(zhì)感 太陽快下山的低角度側光,把衰草打成金黃色 3 會用白平衡,才是專業(yè)攝影師 白平衡會影響雪的色彩,如果雪被表現(xiàn)為純白色,暗部肯定會偏藍,如果使用默認的白平衡設置,暗部成了灰色,雪肯定會偏黃,所以正確的曝光應該是下面這樣的: 此外,拍雪景還有一些奇怪的外設,比如偏振鏡(PL鏡)是拍攝冰雪時特別有效的輔助濾鏡。它可以有效地消除反光和強化吸收藍紫色光線而不影響其他色彩。這樣在晴朗的天氣里,藍天白雪都會表現(xiàn)在十分出色。 黃色濾光鏡可以通過黃、橙、紅等色光,吸收青、藍、紫等色光,用來將過多的藍色光濾掉。 好吧,我知道你們都精通美顏和手機調(diào)色技術,以上這些都當我白說。 4 飄雪的拍攝技巧 如果想反應飄落的雪花的動態(tài)感覺,可以通過使用快門優(yōu)先(TV)的模式,控制快門速度的方法來實現(xiàn),一般來說快門速度在1/60秒以上,雪花會被凝固成白色的圓點,快門速度在1/15秒~1/60秒的時候則可拍出被風吹卷的雪花的流動感,飛舞的雪花可以形成一道道的線條,快門速度越慢線條越長,此時應該三角架,避免畫面其他景物的模糊。 快門速度1/320秒,雪花被高速快門凝固成一個個小圓點 同一場景下,快門速度1/60秒,雪花被稍慢的快門速度拉成一條短線 在表現(xiàn)雪花時,要尋找深色的背景物把雪花飄落的軌跡映襯出來,這樣的背景其實并不難找,比如:樓房、圍墻、樹林、遠處暗色的山巒(在雪完全覆蓋地面以前)……總之,最好是與地面垂直的深色背景。另外,為突出雪飄的效果,可以選擇下鵝毛大雪的日子或是當雪下到最大時進行拍攝。 5 用閃光燈把雪閃瞎 有時也雪很大的時候,也可以利用強行使用閃光燈的方法,在閃光燈的放大效果下,雪花將會變得更加明顯突出,有時會有驚人的效果,畫面非常有現(xiàn)場感,也是一種表現(xiàn)大雪的好辦法。 夜色中的阿爾山火車站,大雪紛飛。焦距35mm,光圈F6.3,快門1/6秒,ISO 2200,對火車站屋頂測光對焦,減曝光一檔,強制閃光燈,手持,一次成像。 當然要得到這種效果,有時需要反復嘗試,因為雪花落下的疏密是無法控制的,經(jīng)常只能碰運氣,靠近相機的巨大反光雪花,也不能遮擋主體建筑物的主要細節(jié),否則會影響畫面效果。 為了拍著這張照片,我在零下二十度的室外,對著下大雪的空閃了兩個多小時的閃光燈,幾乎被埋成雪人。。。 拍攝雪中的人物特寫時,可以選擇陰天進行,此時能保證人物正確曝光同時雪地也不至于過暴,當你把滿天飛舞的雪花連同人物在帽沿、發(fā)梢、睫毛、胡須和肩上的雪花悉數(shù)納入鏡頭之后,對于烘托人物的性格將不無裨益。而在這樣的雪天拍出來的女性照片,更增添了幾分浪漫、素雅、寧靜與莊重。所以許多女孩子喜歡用雪來襯托自己的形象,同時也以此來借喻自己的性格(如此冰雪的你~~)。
6 水墨畫效果?太簡單
7 極簡主義風格?就等這場雪了 由于白雪的覆蓋,平常普通的景物看起來也會產(chǎn)生陌生感和新鮮感,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這種特點,細心觀察,拍攝那些普通常見的小物件或者角落,由于雪的反差的加強,呈現(xiàn)另外一種風味,會讓人覺得視覺新穎,回味無窮。 呼倫湖 呼倫貝爾大草原 阿爾山 天山牧場 很多平常色彩在白雪的烘托下往往會變得鮮艷可人,可以拍出漂亮的色彩組合作品。 根河濕地 阿爾山的清晨 阿爾山不凍泉 8 起霧了?太陽下山了?別急著回家烤火 在下雪的時候通常還會伴有云、霧、魚,善于利用這些極限條件,往往可以創(chuàng)作出靈動飄逸的作品,在拍攝時要注意多加觀察,抓緊時機,因為這些氣候景觀往往變化極快。 滿洲里的日出 松花江的日落 海拉爾的殘陽
8 雪中的路人甲,等的就是你 在雪景中,如果有人物的活動,必定會為畫面添加不少靈動的感覺,由于雪地的明亮,我們可以很容易把雪中的人物處理成剪影效果,應先設定好構圖,充分預測環(huán)境中人物的動向,耐心等待,果斷按下快門。
9 雪景拍攝注意事項 最重要的:電池!電池!電池!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低溫使電池消耗非???。如在零上20攝氏度還有一半電量的電池,到零下5攝氏度會馬上消耗干凈。一般能拍一千張的數(shù)碼單反電池,在零下三十度時,最多只能拍三十張。 不拍攝時,最好把電池從機身上取下來,放入棉衣口袋中,這樣也可以有效的延長電池的使用時間。當然多準備一些電池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般雪地戶外拍攝,電池沒電時,我都會塞進內(nèi)衣里,貼肉加溫,誒,那酸爽~ 冬天氣溫低,空氣也很潮濕,因此進行簡單的防寒防潮處理是必要的,例如簡單的用塑料袋包一下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在不拍攝的時候可以把相機放在衣服中,可以達到保溫的作用。 另外,當把相機從寒冷的地方拿到比較溫暖的地方時容易發(fā)生濕氣凝結,可以先將相機裝在塑料袋中,然后密封,當袋內(nèi)空氣的溫度達到周圍環(huán)境溫度時再取下塑料袋,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防止?jié)駳饽Y現(xiàn)象的發(fā)生了。 如果你使用取景器來拍攝,那么在寒冷的冬季里你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你呼出的水汽使機身上變得一片朦朧,有時甚至鏡頭也會被你的水汽所“污染”,所以你最好隨身攜帶一塊軟布來隨時清潔機身,而且最好在拍攝時帶上口罩或者慢慢呼氣,如果拍攝時間比較短,那么也可以暫時屏住呼吸。 最后分享一組在黑龍江冬天拍攝雪景,供大家批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