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漢趙,前趙(304-329),亦稱漢趙,五胡十六國時期主要的十六國之一,是西晉晚期由匈奴人建立的政權(quán),公元319年趙國分裂為二趙:關(guān)中的劉氏“趙帝”和關(guān)東的石氏“趙王”兩個獨立政權(quán)。史家為加以區(qū)分,將關(guān)中的劉氏趙國連同劉淵所建的漢國,即將稍前的(屠各)劉姓政權(quán)統(tǒng)稱為前趙,而將隨后的石姓趙國稱為后趙。漢國5主15年,趙國2主11年。一說漢趙傳3世5主,凡二十六年。這里說下,這個政權(quán)是滅了司馬炎西晉的, 1、開國皇帝,劉淵(?-310年),字元海,新興(今山西忻州北)人,匈奴族,匈奴首領(lǐng)冒頓單于之后,南匈奴單于于夫羅之孫,左賢王劉豹之子,母呼延氏,十六國時期前趙政權(quán)開國皇帝,304年-310年在位6年。 劉淵 2、末位君王,這里說明一下,這位沒稱帝,是皇太子,劉熙(?-329年),匈奴人,十六國時期漢趙皇帝劉曜之子,為劉曜的皇后羊獻容所生,光初二年被封為皇太子。329年,后趙中山公石虎大破其軍,劉熙被捕,不久被殺。 二、后趙(319年-351年)是十六國時期羯族首領(lǐng)石勒建立的政權(quán)。歷經(jīng)七主,共享國三十二年。因石勒統(tǒng)治地區(qū)為戰(zhàn)國時趙國故地,因此劉曜封其為趙王,立國即以此為號。為別于先建國的前趙,故史稱“后趙”,統(tǒng)治地區(qū)包括冀州、并州、豫州、兗州、青州、司州、雍州、秦州、徐州、涼州及荊州和幽州部分地區(qū)。 后趙 1、開國君主,石勒(274年-333年8月17日),字世龍,初名?, 小字匐勒,羯族,上黨武鄉(xiāng)(今山西榆社)人 。部落小帥石周曷朱之子,十六國時期后趙建立者,史稱后趙明帝。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唯一一個奴隸皇帝。 2、末代皇帝,石祗(?—351年),羯族,上黨武鄉(xiāng)(今屬山西)人,后趙武帝石虎之子,十六國時期后趙皇帝。350年―351年,在位一年,后來被手下砍了,首級獻給冉閔。 冉閔 三、成漢(303年——349年)也稱成,是中國歷史上五胡十六國時期之“十六國”之一。303年李特稱大將軍,李特及其弟李流死后,特子李雄繼領(lǐng)部眾,攻下成都,據(jù)有益州,建立成漢。后李壽改國號為漢。李雄是巴氐族人。都成都,盛時有今四川東部和云南、貴州的各一部分。歷七主,共46年。 成漢 1.開國皇帝,李雄(274年―334年),字仲俊,李特第三子,母羅氏,十六國時期成漢開國皇帝,306年―334年在位40年,334年李雄頭頂生瘡而死,享年61歲。 2、末位君主,李勢(?―361年),字子仁,成漢昭文帝李壽長子,母李氏,十六國時期成漢最后一位皇帝,343年―347年在位。東晉大司馬桓溫率軍討伐李勢,李勢兵敗投降,成漢滅亡?;笢貙⒗顒菁捌溆H族十多人遷往晉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封李勢為歸義侯。公元361年,李勢去世。這位算是少有的善終的。 |
|
來自: 庶民臨風(fēng) > 《開國及末位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