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尤為重視教育,卻容易忽視教育。其實,養(yǎng)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它可以影響幾代人甚至是子子孫孫。重視養(yǎng)成教育是國家,民族乃至每個家庭文明的高度體現(xiàn)。 現(xiàn)在的小孩子都很聰明,要想讓他養(yǎng)成好習慣,在他第一次出現(xiàn)一些行為的時侯就要發(fā)現(xiàn),并及時引導。他們很會察言觀色,比如第一次做一些事,他們會觀察父母或者其他人對自己行為的反應,如果是冷淡的,嚴肅的,孩子就會知道自己行為不被喜歡,他就會減少這樣的行為。反之則會增加,造成不良習慣。所以,盡量抓住關鍵期來引導。 那么,作為孩子家長的你要如何引導呢? 1.榜樣示范 孩子多是那種教著不會,偷著會,不知道什么時候看到大人一些行為動作就會模仿,所以如果大人在行為舉止方面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他也會慢慢模仿。比如孩子做作業(yè)拖拉,不專心的時侯,這時候我們可以放下手機,關掉電視自己拿出書本來學習,孩子也會受到影響,去學習。 ?2.反復強調(diào) 每個孩子在小時候?qū)λ^的“好習慣”和“壞習慣”是沒有概念的,這就需要父母有意識的引導,反復強調(diào),讓他意識到好習慣的重要性,并主動強化這習慣。 3.適當批評 有些行為孩子并不是故意的,只是特定的情形下形成,是出于本能的反應。所以我們要心情氣和提醒孩子,他知道自己錯了,也會比較注意。 4.耐心恒心 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知道需要兩周時間,但是糾正壞習慣卻需要更多的時間,所以我們在糾正孩子壞習慣的時候要有耐心和恒心。 最終運用這套三步走:定規(guī)矩,建立獎懲機制,嚴格執(zhí)行!讓孩子持之以恒,形成好的習慣。 第一步:定規(guī)矩。定規(guī)矩就是要讓孩子明確哪些是好習慣,需要保留和發(fā)揚;哪些是壞習慣,需要改正和摒棄。并明確,壞習慣要逐漸改掉,不允許再犯,否則就會受到懲罰。 第二步,建立獎懲機制。建立獎懲機制,就是要明確孩子在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之后就能得到相應的表彰和獎勵,以使他得到正面的積極的反饋,從而對自己更有信心,更有堅持到底的勇氣。而如果孩子違反,就需要得到相應的懲罰,以提醒他此后不能夠再犯,避免壞習慣再度占據(jù)主導地位。 至于獎勵和懲罰的辦法,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但懲罰一定要適度,要嚴厲,獎勵也一定要合理,要有鼓勵的意義。 第三步,嚴格執(zhí)行。以上所有事項明確以后,家長就要督促孩子嚴格執(zhí)行。不要覺得孩子還小就下不了狠心,其實越是對孩子狠,就越是對孩子愛的深沉;越是對孩子妥協(xié)和讓步,就越是對孩子不負責任。 ?總結:一個好孩子,一個好習慣,都不是一朝一夕得來的,需要家長精心的呵護,久而久之,相信苦心人天不負,相信你的孩子不會讓你失望。 |
|
來自: 知足常樂5qhbsk >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