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聽蒙曼品唐詩之七十一

 江山攜手 2018-11-21

 

 

蒙曼解讀李商隱《蟬》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今天跟大家分享李商隱的五律《蟬》: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聽蒙曼品唐詩之七十一

 

     蟬的特性啊,其實有三個:一個是高居樹上,一個是餐風(fēng)飲露,還有一個是嘶鳴不已。這三個特性其實都是蟬的生物屬性,并沒有特殊意義,但是呢,多情善感的詩人卻把自己的人生況味附加上去,讓蟬的每個特性都自帶品格,令人感慨。什么品格呢?對于餐風(fēng)飲露,大家的想象都非常一致,那就是高潔,無論是虞世南的“垂緌飲清露”,還是駱賓王的“無人信高潔”都是如此。但是呢,對蟬鳴,大家的感覺就不一樣了,虞世南的蟬是“流響出疏桐”,不求聞達(dá)而自然聞達(dá);駱賓王的蟬則是“風(fēng)多響易沉”,盡管嘶鳴不已,卻終究斗不過風(fēng)聲。而對于蟬高居樹杪這個特性,每個人的解說也不相同,對虞世南,那是“居高聲自遠(yuǎn)”;駱賓王呢,雖然沒有特別提到這件事兒,但是既然“露重飛難進,風(fēng)多響易沉”,可見大樹也絕非蟬的庇護所;那在李商隱這首詩里,蟬同時也具有這三個特性,那他又會賦予這些特性怎樣的情感呢?先看首聯(lián):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這是以蟬起興啊。蟬本來就因為棲身高處而難以吃飽,卻還要拼命嘶叫,當(dāng)然終屬徒勞。這里最有趣的是“恨”字,誰恨呢?當(dāng)然是蟬。恨什么呢?恨自己白白浪費叫聲,卻并無所得。那它只是在恨自己嗎?當(dāng)然又不是。它還怨恨這世界無情,并不理會它的叫聲。這真的是在描摹蟬嗎?當(dāng)然不是。蟬它就是那樣的生物嘛,它靠吃樹的汁液生活,棲身大樹不會讓它吃不飽。那蟬鳴是為了求偶,既不徒勞,更不可能有恨意。那詩人這樣寫,是不是思之過深了呢?又不是。因為在詠物詩里啊,“物”只是詩人借題發(fā)揮的對象,詩人就是要借助所詠之物的特性,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那蟬的特性是什么呢?其實就是“高”和“費聲”嘛,詩人只需要就這兩個特性發(fā)揮就可以了。對于詩人來說,這“高”不是樹高,而是清高。詩人因為清高不合流俗,自然難以獲得理想的生活,這不就是“本以高難飽”嘛。那“費聲”呢,也不是蟬綿綿不絕地嘶鳴,而是詩人不停地吟詩作賦,甚至是不停地向當(dāng)?shù)勒咦运]陳情,可是呢,這些努力全屬徒勞,這種徒勞感又讓詩人恨自己,也恨這個冰冷的世界。這是一種怎樣的不得志,怎樣的郁郁難平??!這種情感不屬于蟬,但它屬于詩人,這其實也正是詠物詩的妙處。就特性而言,它一定是屬于物的,但是就情感而言,它又必須屬于人,人情和物性就這樣完美地結(jié)合在了一起。咱們都知道,律詩講究“起承轉(zhuǎn)合”嘛,首聯(lián)講蟬居高處、徒勞費聲,這是“起”。那頷聯(lián)呢?頷聯(lián)的功能是“承”,所以就接著 “費聲”往下寫: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這一聯(lián)兒啊,歷來稱之為“追魂之筆”、“絕妙好詞”。絕妙在哪呢?先看“五更疏欲斷”,“五更”嘛,是天快亮的時候,蟬本來就沒有吃飽,又叫了一夜,到這個時候,聲音已經(jīng)是時斷時續(xù),難以為繼了。這句話寫得非常悲情,但是還不令人叫絕。真正令人叫絕的是下一句,“一樹碧無情”,盡管蟬鳴欲斷。但大樹照樣在天光的照耀下露出蒼翠的顏色,這是何等冷漠、何等無情啊!大家想,如果僅僅從邏輯的角度考慮,這不是非常無理嗎?蟬聲是斷還是續(xù),和樹是否綠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但是我們一再說,這不是科學(xué)論文,這是詠物詩啊。詠物詩的重點永遠(yuǎn)不是事物,而是人附加在事物上的感情。就蟬而言,樹當(dāng)然既談不上有情,也談不上無情,但是呢,就以蟬自比的詩人而言,他所托身的大樹,或者說他所寄托希望的有勢力者,卻可以有情,也應(yīng)該有情。這些人本來不應(yīng)該對詩人的撕心裂肺無動于衷,但是,他們居然就那么無動于衷。所謂“世情薄、人情惡”不就體現(xiàn)在這“一樹碧無情”之中嗎?所以說這“一樹碧無情”貌似無理,但是從人情的角度體味,又是那么入情入理?!都t樓夢》里頭,香菱學(xué)詩的時候不是說過嘛:“據(jù)我看來,詩的好處,有口里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有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香菱這番體味其實正是對“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的最好注解。那首聯(lián)“起”,頷聯(lián)“承”,都在說蟬的事兒。那頸聯(lián)呢,頸聯(lián)該“轉(zhuǎn)”了,轉(zhuǎn)到哪兒呢?從蟬轉(zhuǎn)到人了。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到這一步,詩人已經(jīng)拋開詠蟬的外衣,直面自己的人生悲劇了。什么樣的悲劇呢?先看“薄宦梗猶泛”,所謂“薄宦”,自然是指官小位卑,那“梗猶泛”是什么意思呢?這里用的是《戰(zhàn)國策》的一個典故,說河邊有一個泥人和一個桃木做的木偶人,那木偶人又諷刺泥人說:“你本來不過是河西岸的土嘛,被人捏成一個泥人而已。到八月份的時候,天降大雨,河水暴漲,那你可就被沖沒嘍”。這時候呢,泥人就反唇相譏,他說:“我本來就是河西岸的土,河水一來我還是回到西岸當(dāng)土,這有什么了不起呢?而你呢,你本來是東方的一根桃木枝啊,人們把你雕成一個人形,到八月大水下來的時候,我倒要看看你漂到哪去?”什么意思呢?泥人還有來路,也有去向,而桃樹枝也就是桃梗兒,卻只能隨波逐流,漂泊不定。在這里呀,詩人用“桃?!边@個典故,真是無限感慨:自己當(dāng)了一個小官兒,每天裝模作樣,何嘗不像那個桃梗雕成的木偶人兒??!自己為了衣食東奔西走、前途渺茫,又何嘗不像那個漂泊無依的桃梗啊。那既然如此不堪,為什么不棄官回家呢?陶淵明當(dāng)年做官不得志,不就吟誦著:“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然后不就辭官歸隱了嘛。可是啊,詩人既然自比桃梗,就說明已經(jīng)無家可歸了。為什么呢?因為“故園蕪已平”,田園早已荒廢,家業(yè)早已蕩然。一根已經(jīng)砍下來的樹枝,本來就沒有辦法再回到桃樹,何況是連桃樹也早就被連根拔起了呢。“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官固然是難做下去,家呢更是回不去了,這樣的人生是何等的悲涼?。∫?,這不是李商隱一個人的悲涼啊,這是唐朝千千萬萬平民知識分子的普遍悲劇。他們不像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那些貴族文人,在朝廷里有勢力,在家鄉(xiāng)還有產(chǎn)業(yè),進可攻,退可守,人生可以活得瀟瀟灑灑。他們出自于寒門小戶,做官沒有背景,生活沒有保障。他們有才華,就像蟬有歌聲;他們渴望得到有力者的庇護,就像寒蟬依賴大樹。但是呢,他們往往又清高,低不下頭、放不下身段、撇不開原則,所以又會被有力者最終拋棄。他們痛恨“一樹碧無情”,但是又沒有退路,無可奈何。“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這進退失措的背后有多少時代和人生的辛酸呢?那全詩由蟬到人,寫盡了不堪,怎么結(jié)尾呢?看尾聯(lián):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尾聯(lián)的作用是“合”嘛,合到哪兒呢?還合到蟬上去。但這蟬已經(jīng)不是自然之蟬,而是擬人之蟬了,是“君”,以君對我,是同病相憐,更是同聲相應(yīng)。蟬之難保,恰如我之薄宦;蟬之面對無情碧樹,恰如我之面對涼薄世道,這是同病相憐的部分。但是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什么?重點是蟬明明知道“高難飽”,還是要登高;我明明知道清高會受挫,也還是要清高。這才是真正的物我一體,同聲相應(yīng)啊。既然如此,蟬之嘶鳴就仿佛在提醒我堅守清白、堅守清貧,而我呢,也慨然呼應(yīng)。“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這種困境中的堅守,哀婉中的不屈,不正是詩人的志氣和操守嗎?

 

聽蒙曼品唐詩之七十一

 

      詩寫到這兒,這個境界一下子就升華了。其實很多人都知道,李商隱經(jīng)歷坎坷,潦倒終身。他早年喪父,為了撐持門戶,不得不給人抄書度日。但是呢,與此同時他又是個神童,“五歲誦經(jīng)書,七歲弄筆硯”,十五六歲就名揚天下,這樣的才華讓他被很多人看好,也讓他在有意無意之中,就卷入了當(dāng)時著名的官場內(nèi)斗,“牛李黨爭”之中。他跟兩派都有關(guān)系,其結(jié)果不是兩派都提攜他,而是兩派都打擊他,而他也最終成為兩派斗爭的犧牲品,這當(dāng)然是人生的悲劇。所以李商隱的詩往往籠罩著悲涼色彩,比方說“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但是呢,盡管如此,李商隱也從未失去底線,從未失去士人的風(fēng)骨。孟子講:“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所謂“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不就是屬于士人的恒心嗎?再讀一遍: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李商隱和杜牧并稱“小李杜”,是晚唐最有成就的詩人之一。他有三類詩都非常出名:一類是詠物詩,代表作就是《蟬》;另外兩類呢,分別是詠史詩和無題詩。所以下一首跟大家分享李商隱詠史詩的代表作《馬嵬》。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