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 1997年4月1日,中國鐵路第一次大面積提速,新民晚報當天在頭版刊登評論《火車提速的啟示》。當時,雖然鐵路最高時速還只有140公里,能達到這一最高時速的快速列車也只有11對,但這一以全面提高列車運行速度為中心的重大改革,卻揭開了中國鐵路嶄新一頁。 圖說:新民晚報截圖 今 從1997年4月1日到2007年4月18日,中國鐵路共經(jīng)歷了六次大面積提速,第六次提速時更是首次開行動車組列車,如今“復興號”高鐵的最高時速達到350公里,以“八縱八橫”為主干線的高鐵路網(wǎng)更是從無到有、由疏變密,極大地拉近了全國各城市之間的時空距離,“朝看黃浦江、午后登長城”“午食小籠包、晚吃武昌魚”等新諺語,夸的就是中國鐵路的大提速。 如今,在上海坐上“復興號”高鐵,350公里時速“貼地飛行”,最快4小時28分鐘就可以到達北京。時間倒退到1997年,你知道中國鐵路的最高時速是多少嗎?140公里,而且是第一次大面積提速后的。1997年4月1日,新民晚報頭版刊登評論《火車提速的啟示》,討論的就是當天鐵路提速帶來的思考。 寫這篇評論的是新民晚報記者黃惠,當時她到報社評論組一年不到,看到火車提速的新聞比較興奮,就寫了此稿,“發(fā)表在頭版還蠻意外的,但也說明火車第一次大面積提速是一件大事,正如稿子里所寫,‘以全面提高列車運行速度為中心的重大改革揭開中國鐵路嶄新一頁’?!碑敃r,全國范圍內(nèi)11對快速列車在提速地段最高時速可達140公里,78列穿梭于大城市的列車實現(xiàn)“夕發(fā)朝至”。文章說,上個世紀90年代,人們經(jīng)常說“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火車提速,也是形勢所迫、陸??战煌ㄟ\輸市場激烈競爭所“逼”,簡單地說,無論是服務,還是速度,當時的火車已經(jīng)跟不上時代的車輪了。 記者至今還記得,1990年夏天,她大學二年級暑假,隨室友坐火車從上海去成都,“坐長途火車真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情:全程48小時以上,兩天兩夜啊,累得要死;那次遠行,我爸千叮嚀萬囑咐,還臨時給我買了個搪瓷杯讓我喝水用,但其實車廂里,連行李架、座位下都有買了無座車票的旅客,上廁所都走不過去,擠得根本沒辦法去倒水;車上沒有空調(diào),只好開窗,我又迎風坐,到了成都,耳朵、鼻孔里洗出來的水都是墨墨黑的!” 1997年4月1日后,中國鐵路又經(jīng)歷了5次大面積提速:1998年10月1日,第二次提速,最高時速160公里。隨后的2000年10月21日和2001年10月21日,第三次、第四次提速。到了2004年4月18日,第五次大面積提速開始實施,當天上海站首發(fā)Z14次京滬直達列車,實現(xiàn)夕發(fā)朝至、一站直達、免費供應晚餐,被稱為“車輪賓館、陸地航班”;同年12月8日,滬寧鐵路提速,T704次列車從上海到南京壓縮到2小時17分鐘。 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大提速開始,開行動車組列車,從此開啟“高鐵時代”。2010年,上海鐵路日常開行高鐵列車166對,到2017年底已達467.5對,每年以9%的增幅遞增,每日運營時間內(nèi)平均1分多鐘就會有一趟高鐵列車駛離或到達上海。 現(xiàn)在,上海開出的動車組列車,1小時內(nèi)可到無錫、常州、杭州;2小時內(nèi)可到鎮(zhèn)江、南京、金華、寧波;3小時內(nèi)可到合肥、蚌埠、徐州、蕪湖、溫州、麗水;4小時內(nèi)可到黃山、安慶、南昌;5小時內(nèi)可到武漢、福州、北京、西安;7小時內(nèi)可到廣州、廈門;9小時內(nèi)可到貴陽、太原;12小時內(nèi)可到重慶、成都、昆明、哈爾濱……上海列車開行一日可達的城市,已覆蓋了東北、華北、華中、華東和華南等全國大部分省區(qū)。 新民晚報記者 金志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