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yè)醫(y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 “我的甘油三酯2.87mmol/L,低密度脂蛋白3.41mmol/L,后面都帶有一個向上的箭頭,說明升高了,哪個對血管的損害大?在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中誰起的作用更大?” 張先生非常想了解自己的血脂檢查結果意味著什么,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眾所周知,高血脂是引起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通常的血脂檢查包括幾項內(nèi)容,其中甘油三酯與低密度脂蛋白的異常最受關注,就象張先生的提問一樣,它們在血管病變中起著重要作用。那么,它們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甘油三酯是一種脂肪,也是一種能量物質(zhì),它必須進入到細胞內(nèi)部才能被利用;低密度脂蛋白也是一脂肪,它的功能是將甘油三酯等脂肪運送進細胞內(nèi)部,也就是說沒有低密度脂蛋白的運送,甘油三酯進不了細胞里也就無法被利用。 正常情況下,在低密度脂蛋白的運送下,甘油三酯不斷被運送進血管內(nèi)皮細胞中,細胞不斷消耗甘油三酯,兩者處于動態(tài)平衡的狀態(tài),細胞中不會有過多的甘油三酯積存。但是當血管內(nèi)皮細胞受損、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過高或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過高時,運送進細胞中的甘油三酯就會過剩。 細胞中過剩的甘油三酯越積越多就會引起炎癥而發(fā)生變性,形成象“粥”一樣的物質(zhì),細胞中被大量這樣的物質(zhì)充斥,不僅不能發(fā)揮正常的功能,還會被這些物質(zhì)“撐破”而受損死亡,血管正常的結構被破壞了,就發(fā)生了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 從這個過程中可以知道:甘油三酯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都是造成血管病變的原因,前者是原料,后者是運輸工具和途徑,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減少運輸工具、阻斷原料進入的途徑,在防治動脈硬化及斑塊形成中更為重要。 正因如此,在心腦血管病的防治中,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成為了控制血脂的重中之重,醫(yī)學上對此也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對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與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進行了量化:
這也就是為什么已經(jīng)患有心腦血管病或存在心腦血管病發(fā)生風險的人,要把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上述水平之下的原因。而對于中老年人來說,由于年齡增大導致組織細胞功能衰退與下降,對甘油三酯等脂肪利用率下降,細胞中更容易發(fā)生甘油三酯積存,及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發(fā)生心腦血管病后再去降會有更大的獲益。 因此,國內(nèi)外很多專家提出:大于50歲的人群,應當努力將低密度脂蛋白至少控制在2.1mmol/L以下。對于正在服用降脂藥的人,不應隨意停藥,以確保低密度脂蛋白始終處于較低水平。 【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贊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