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決定人的氣質(zhì)》宋朝大詩人黃庭堅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清代重臣曾國藩說:“人之氣質(zhì),由于天生,很難改變,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zhì)?!?如果說這兩位的話,似乎讓人覺得陌生,那么蘇東坡的這句“腹有詩書氣自華”,知道的大概不在少數(shù)。三位名人所闡述的內(nèi)容不同,中心意思卻是一個,那便是:讀書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氣質(zhì)。 從小在一起,一個堅持鍛煉的人與一個從不愿意鍛煉的人,兒時看區(qū)別不大,上中學(xué)時看,差別也不大,七十歲時候再看,身體和精神狀態(tài)差別便極大了。讀書的道理也是如此,讀書者與不讀書者,短時間的比較也許看不出什么,但時間一久,差距盡顯。無論是言談,抑或是舉止,都會讓人看出氣質(zhì)上的天淵之別。 一個人喜愛讀書的人,一生讀過多少本書,不見得能全部說上來。但卻不能說是白讀。就如同一個人從小到大說不上來吃過多少樣食物一樣,但,不管我們是否能夠說得上來,被我們消化的食物,卻都成為了我們的肌肉、骨骼、血液。同理,我們讀過的那些文字,也大多融入了我們的靈魂,沉淀成我們的智慧、修養(yǎng)、情感,也決定了我們的氣質(zh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