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許聽過力量訓練一組做5次,那么你真的知道為什么要做5次嗎?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知道為什么了。 首先為了找出最普通的基礎次數(shù),或者說是中間立場的次數(shù),稱其中間立場是因為它無針對性,它有利于在兩個極端之間進行梳理,我們來說說連續(xù)的次數(shù)。 我們可以做的最小的次數(shù)數(shù)字是多少?是1從那么頂端臨界值呢?20000次?要是你說跑馬拉松,這步數(shù)好多吧,20000次和20次相比沒什么意義,20次后面的次數(shù),其次數(shù)間的變化如此微乎其微,那么頂端臨界值我們就定在20個。 在這個次數(shù)范圍內(nèi),有什么適應特性呢?答案是初始強度,也就是力量生成。那么我們的身體用什么系統(tǒng)能量呢,什么燃料基地來供能呢?答案是ATP-CP(膦酸元系統(tǒng),無氧主要的供能系統(tǒng))針對于第1次還存在一個精神系統(tǒng)問題,現(xiàn)在我們轉(zhuǎn)過來說說20次最大深蹲,訓練者要再練些什么,此時我們的力量生成肯定不高,大部分力量已經(jīng)消耗完,力量生成會比較低,所以我們再需要進行耐力訓練,當你艱難的完成20次最大力量深蹲后,你的肌肉感覺如何?肯定是很酸痛的,那么耐力訓練后我們的身體用什么來進行供能呢?答案是糖酵解,好氧糖酵解,厭氧糖酵解都有,但是你更多的會感受到厭氧糖酵解,也就是更多的感受灼燒感。 那么哪種適應特性會引起這種結(jié)果呢?或者說誰會在健身房做一組20次的訓練,答案是健美人群,想肌肥大效益(肌漿肥大)最大化的人群。 如果是新手,要做簡單、普通、基礎的訓練,需要能收縮肌肉,能保持肌肉緊繃的狀況下,需要完成1次最大重量的深蹲和硬拉嗎?新手還不具備這么做的能力,新手還不能募集到那些肌肉,相似的,新手也不能真正應付20次最大重量的情況,羅尼科爾曼學習了這種次數(shù)范圍的訓練,選擇中間次數(shù),在力量生成和耐力之間,在APT-C和糖酵解之間,答案是5次。 為什么不是10次,在1和20之間10好像才是最符合邏輯的,但是從生理學上來說就不對了,因為1次最大力量和2從最大力量之間的區(qū)別很大,如果你做20次最大重量深蹲,會怎樣呢,你可能已經(jīng)累得不行了,那么次數(shù)越多,次數(shù)之間的區(qū)別會越來越小,相似的,次數(shù)范圍越向后,19次和20次最大重量間的差別遠不及1次和2次最大重量的區(qū)別,正因此,5次便是中間立場,5次在力量生成中的位置,足夠讓你變得更強,也能讓你足夠難受,5次最大力量可引起一點糖酵解、肌漿肥大以及肌原纖維肥大,所以當談及次數(shù),5次是基礎。 |
|
來自: 昵稱30604781 > 《親子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