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 壹 很多人都說, 如果去一個城市旅行, 最喜歡逛得地方, 一個是博物館,另一個就是菜市場, 因為菜市場里, 最能感受這個城市溫熱的煙火氣。 五顏六色的果蔬, 活蹦亂跳的魚蝦, 此起彼伏的人群與聲音, 菜市場是一個充滿了的熱絡生命力的地方, 但又是一個讓人退避三舍的地方, 臟亂的環(huán)境混合著復雜的氣息, 每次都要屏住呼吸, 并想快速逃離。 位于杭州市中心的紅石板農(nóng)貿(mào)市場, 是我們司空見慣過的無數(shù)普通菜市場中的一個, 在這也有十幾年的歷史了, 布滿泥巴的地面、狹窄的小道、 臭哄哄的氣味、嘈雜的叫賣聲和砍價聲…… 一群設計師來到這, 他們中有曾參與臺北士東市場改造的設計師, 還有G20杭州峰會會場室內(nèi)陳列設計師, 將這座菜市場來了個180°大變身, 變成了集文藝與設計感與一體的空間, 引得人尖叫連連。 NO.2 | 貳 過去賣肉的攤子, 蒼蠅飛來飛去, 臟兮兮的泡沫箱子隨處可見, 但現(xiàn)在變成了明亮的玻璃柜, 金銅色的吊燈透出暖黃的光, 瞬間就高級起來的感覺。 菜鋪的菜品被整齊的擺成一排, 白色的燈光方便人們觀察蔬菜的品質(zhì)。 木桿上貼了一排便利貼, 上面寫滿了每種蔬菜的營養(yǎng)價值。 兩兩相對的兩個魚攤, 一邊賣河鮮, 是簡潔的純白色的風格, 磚墻上有魚形的霓虹燈, 另一邊,賣海產(chǎn), 用色彩濃郁漁旗做棚頂。 水果店是小清新的森系風, 外面是厚實的蕨葉墻和手繪墻, 而里面,用籃筐替代了原來的泡沫箱, 木質(zhì)的柜子錯落的擺放, 讓空間產(chǎn)生層次感, 不僅干凈了許多,還多增了一些田園風。 因為經(jīng)營了二十多年, 攤主有自己熟悉的操作要求, 還要系統(tǒng)考慮水果碼放的前后順序等實際情況。 在和水果攤老板面對面溝通了無數(shù)次, 設計師才拿出了適合的改造方案。 還有整齊到能治好強迫癥的糧油雜貨鋪。 原木風的豆腐鋪,看起來清新舒服。 還有顏值爆表的小面館, 檐上掛著的瓦片,毛筆手寫的菜單, 花盞燈,木桌椅,鉤花的桌布, 在里面吃碗面, 心情也會好許多。 NO.3 | 叁 改造后的紅石板農(nóng)貿(mào)市場 面積不大,只有550㎡, 一共只有13個攤位, 每位設計師負責一個攤位的設計改造, 所以各自具有不同的風格。 但在有自己特色的基礎上,菜市場整體是簡約的日式風格。 把菜場營造出了街道的場景:公共區(qū)域的照明燈,做成了電線桿 路燈的模樣;攤位號就是道路指示牌…… 連角落的小擺件都是獨一無二的“定制款”。 菜場里的設計, 不僅好看,而且實用。 因為設計師們,在設計前, 會去了解每一位攤主的需求, 再在這個基礎上設計。 比如,他們?yōu)槊骛^重新設計了清洗區(qū)、冰鮮區(qū)和烹飪區(qū)的位置,還采用了分區(qū)吸油煙控制。 豬肉鋪增設了可隨時沖洗, 殘留血漬的水龍頭和排水系統(tǒng), 儲藏雞鴨鋪凍肉的保鮮冷柜, 也特別采用了定制的全玻璃籠罩。 “很干凈,人都開心很多”, 菜場變身后,攤主們紛紛表示, “很漂亮、很好擺貨”, 還有來送菜的師傅, 居然一臉羨慕,說: “就沒見過這種菜場,我也想來擺攤咯!” 菜市場“高大上”了, 菜價是不是也貴了呢? 雖然菜場外表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價格卻沒有變, 甚至還有許多特惠菜品。 當設計走進生活, 當遙不可及的成為接地氣的日常, 這才是美好生活的開始, 也讓我們對未來多了多向往。 【End】 給大家安利個小技巧: 先成為民宿客螢火蟲會員, 即刻享受會員折上折, 一次就把會員費賺回來!
|
|
來自: yangtz008 > 《人文地理、文化拼圖、時光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