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5日,午后陽光有些灼熱,奶奶一個人待在家里,和平常一樣。 老式的電話機旁邊,和孩子的照片已經(jīng)有些舊了。 突然傳來一陣悅耳的門鈴聲“叮咚~~”,打破了小屋的寧靜。 奶奶吞吞的起身,有些驚詫的打開了房門,門口一個人沒有。 卻發(fā)現(xiàn)了放在門口的紙箱子。 也許,快遞小哥已經(jīng)等不及去送下一單快遞了吧。 年輕人總是急匆匆的,唉。 奶奶看看門口碩大的箱子,只好費勁的一點一點的挪進了屋子。 仔細一看,原來是奶奶兒子送給奶奶的禮物。上面寫著: 對不起媽媽 今年不能向往常一樣回家陪你了 這是送給您的禮物 老人一聲嘆息,心里十分難過。 也罷,只要他們過的好比什么都好 也不知道這么大箱子,小子買的是什么?。?/span> 帶著滿臉的疑惑,奶奶打開了箱子。 原來兒子知道自己今年不能回家陪伴自己 送了一個小機器人。 機器人渾身銀白色,一雙圓圓的大眼睛,十分可愛。 奶奶摸索著打開了機器人后頸的開關(guān),機器人終于看見了奶奶。 小家伙特別能干,掃地、擦窗、澆花.... 奶奶再也不用什么事都自己干了。 很多時候,奶奶會在門廊下,坐在搖椅上看小家伙忙里忙外。 有時候,做完家務(wù)活, 小家伙會坐在在臺階上,陪奶奶一起看著夕陽。 日子過的很快,奶奶慢慢習慣了身邊有這個小機器人的陪伴。 奶奶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不知不覺睡著了,可愛的小家伙也會貼心的幫奶奶蓋上毛毯。 一覺睡醒,奶奶看看身上的毛毯,還有身邊一直陪著自己看電視的小家伙。電視節(jié)目正預(yù)告著馬戲團的表演,小家伙顯得格外興奮。 看到小家伙渴望的眼神,奶奶心里默默記下了電視上有關(guān)表演的信息。想著什么時候能帶著小家伙,一起去看一場馬戲團的表演。 奶奶和小家伙越來越習慣彼此的陪伴,就像祖孫倆一樣。 一起吃飯的時候,小家伙吃的滿嘴都是,奶奶也會慈愛地為小家伙擦嘴巴。 家里開始變得沒那么冷清了。 有一天,“嘀嘀”聲傳來,小家伙胸前的電源指示燈響起了警報,小家伙也因缺電埋下了頭。 奶奶取來電視,及時給小家伙換上??粗〖一锘謴土嘶盍?,奶奶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就這樣,互相陪伴中日子一天天的過去。 每當做完家務(wù)的時候,小家伙都會安靜的默默陪在奶奶身邊一起望著遠方 看著夕陽... 2012年7月5號。 小家伙從屋子里將日歷拿出來給奶奶看,似乎在說: “奶奶,今天可是你答應(yīng)我要去看馬戲表演的日子哦!” 奶奶笑著從口袋里拿出兩張馬戲圈的演出票,奶奶知道你一直想去,早就準備好了。 小家伙高興壞了,趕緊回到屋里,幫奶奶拿過來草帽,準備和奶奶一起去看馬戲表演。 可是,奶奶卻靠在椅子上,閉著眼,一動不動。小家伙搖晃著奶奶的手,奶奶卻再也沒有反應(yīng)。 “也許奶奶沒有電了!” 小家伙心想,于是趕緊從屋里拿了電池出來。 像裝進自己胸前一樣,小家伙輕輕的將電池放進了奶奶口袋里,奶奶依舊毫無反應(yīng)。 小家伙不知道該怎么辦,急忙拿來所有電池,都放進了奶奶口袋里。 可是奶奶始終沒有睜開眼睛,小家伙絕望的搖著奶奶,趴在奶奶懷里哭了。 小家伙依舊如往常一樣,澆花,做家務(wù),空閑的時候就坐在奶奶經(jīng)常坐的椅子旁邊,看夕陽。 直到那天,電池耗光的警報聲“嘀嘀”響起,小家伙拿起奶奶常戴的草帽,閉上了雙眼。 恍惚之間,小家伙睜開雙眼,看見奶奶戴著草帽,微笑著出現(xiàn)在自己面前。 小家伙興奮地手舞足蹈。 小家伙從胸口拿出馬戲票,牽著奶奶的手,終于可以和奶奶一起去看盼望已久的馬戲團表演了··· 故事就此結(jié)束。 這是一部名為《Changing Batteries》(換電池)的5分鐘動畫短片,兩個人物,沒有對白,沒有華麗的動畫制作,上線以后卻獲得數(shù)千萬人的觀看,無數(shù)人留下了流淚。 我們有一百個理由想家,卻也有一萬個理由不回家。 我們給自己豎起一隅心墻,它遲遲不愿倒塌,也阻擋著我們與親人的團聚。 我們擔心自己不夠好,面對父母無法釋然,我們擔心與父母有隔閡,面對雙親只能選擇默然。 父母從未指望在兒女身上得到什么,唯一期盼的,就是能多回家看看。 父母并不是超級英雄,他們也有孤獨、寂寞、思念成災(zāi)的時候,只是他們太體貼了,不愿因為自己而打擾子女的工作和生活。 對父母而言,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希臘哲學家曾說,人生不過是居家,出門,又回家。 有父母在的家,永遠是我們最溫暖、最可依靠的地方。 對于家人來說,他們不需要光鮮的禮物,也不需要包裝昂貴的月餅,因為我們自己,才是他們最大的節(jié)日禮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