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苗期的管理措施 苗期生育診斷 在真葉出現(xiàn)以前幼苗的生育可根據(jù)子葉的形態(tài)來判斷。正常健壯的形態(tài)是,子葉寬厚而平展,葉脈粗壯隆起,色澤新綠,下胚軸長約3厘米。子葉細長而下胚軸也較長是徒長的表現(xiàn),主要是因為溫度高尤其是夜溫過高,或光照不足,或營養(yǎng)土濕度過大所引起。如果下胚軸過短而子葉也較小時可能是由于低溫、干旱抑制生長所致。因此在管理上要隨時觀察幼苗生長形態(tài),注意溫度和水分的調控,要保持一定的日夜溫差。土壤板結、播種覆土不足或覆土過分干燥時易在出苗時造成“戴帽頂殼”,此時可適當澆水,并覆細潮土。 到定植時幼苗具有6~9片真葉。從側面看應是長方形。株高約20~50厘米、節(jié)間緊湊、莖上下粗細均勻。這時第1花序的花蕾應該具有相當大小,如果莖越往上越粗,上部的葉片葉柄較長,從側面看苗子呈倒三角形,說明幼苗處于徒長狀態(tài),如果葉色濃綠,植株從側面看呈正方形,節(jié)間較短,說明幼苗處于生長抑制狀態(tài)。 在幼苗花芽分化期,如果夜溫偏高,濕度大,加上氮肥過多,會造成秧苗節(jié)間長度顯著拉長、苗莖變細、葉片變薄、葉片黃綠色呈徒長現(xiàn)象,其第1穗花的分化期延遲,花數(shù)減少,開花時落花率高。如果秧苗的真葉小,葉色黑綠或紫綠,是育苗期溫度過低,葉綠素在長期低溫下,形成顏色深的花青素所至。這種花青素對幼苗的生理活動有毒害作用。秧苗的真葉小,葉色灰黃色,是由于苗期土壤干旱或缺肥的原因造成的。葉色黃、葉面發(fā)皺、幼苗矮小、根系變銹色,是施 肥過多或土壤含鹽濃度過高所至。葉片顏色淡黃、葉片直立性強,是光照不足的表現(xiàn)。番茄在低溫環(huán)境中第1花序的節(jié)位低,花數(shù)增加,但溫度過低,花芽分化不正常,畸形果增加。 在定植時應具備8片真葉,帶第1花序而為開放,莖粗0.5厘米以上,高度20厘米以下,節(jié)間長度適中,莖上下粗細一致,葉片掌形,小片大,葉柄粗短,這是壯苗。 不正常幼苗及預防措施 徒長苗:表現(xiàn)為莖纖細柔弱、節(jié)間長、葉片大而薄、葉色淡綠、葉柄較長、子葉脫落早、根細小、花芽瘦小、花數(shù)少。徒長苗定植后緩苗慢,易發(fā)病和落花落果。造成徒長苗的原因有:苗床內(nèi)溫度過高特別是夜溫過高;氮肥偏多;水分充足;濕度過大;光照不足。金寶貝微生物菌肥提醒您,防治的主要措施是增強光照,控制澆水,降低濕度,注意適當通風,防止床溫過高。 老化苗又稱僵化苗。形態(tài)上正好與徒長苗相反,這種苗矮小、莖細而硬,節(jié)過短、葉小、根系老化、新根少兒短,顏色暗、生新根難、花芽分化不正常。定植后生長慢,開花結果晚,前期花易落,僵化苗一般是由于夜溫和地溫偏低、苗齡過長、肥料不足、床土干旱、傷根等原因造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