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改編是把課文由閱讀走向觀看、從無形走向有形、從單一走向多元、從被動接受走向主動參與的語文教學(xué)的輔助形式。同時,它還可以豐富學(xué)生的藝術(shù)審美鑒賞能力和課余生活。 下面課本劇、小說改編自人教版必修一課文《燭之武退秦師》,在改編過程盡量挖掘課本精神內(nèi)涵,還原人物心理,可以發(fā)揮想想,但避免戲說歷史。 課本劇改編 時間:戰(zhàn)國·周襄王52年 地點:鄭國 秦營 人物:燭之武、叔詹、鄭文公、秦穆公、百里奚、杞子、逢孫、秦國密探008、謀臣宮娥兵士若干 第一幕 [人喊馬嘶,軍鼓陣陣。秦晉以鄭無禮于晉且貳于楚,合兵圍鄭,鄭危在旦夕] 鄭文公 (背手踱步)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 眾謀臣 (顫抖)大王,您都踱三天了,小心您那骨折的腿??!大王……(凄厲地) 鄭文公 (搖搖頭,繼續(xù)踱)…… 探子甲 (飛奔而至)報告大王,秦穆公率主將孟明視,副將杞子逢孫已與晉軍會師! [話音未落] 探子乙 (連滾帶爬)大……大王,圍兵已破我郊關(guān),直逼曲淆。 鄭文公 (臉色煞青腿一軟) [眾謀臣急忙上前攙扶] 鄭文公 (唱)這次是我真的完蛋了嗎?斷送這些先王留下的期待…… [群臣大哭] 叔 詹 大王莫急,上天有好生之德也。昨夜我仰觀星斗,發(fā)現(xiàn)我們王氣未竭!不可因敵軍壓境慌了手腳,須討一個退兵良策才是。 鄭文公 說的容易,計從何來? 叔 詹 大王您聽我說。秦晉圍鄭,只因為我們無禮于晉并不曾得罪秦國;如今只要退去秦國,圍便解矣。 鄭文公 (半絕望地)如何退呢,愛卿 ? 叔 詹 找一個能說的,會道的,能吹的,會侃的即可…… 鄭文公 鄭國的人那么多,能吹的沒有幾個。 叔 詹 老臣倒知一人… … 鄭文公 (驚喜交集)何人? 叔 詹 此人便是燭之武。 說時石漢皆開眼,道破泥人也點頭。紅日朝升能夜出,黃河?xùn)|逝可西流。 鄭文公 (大喜)快宣快宣! [群臣喜急而宣] 燭之武 (須發(fā)皆白,拄登山拐棍上)老漢今年七十三,又愁吃來又愁穿。空有一身好本 領(lǐng),就沒混上半個官。如今鄭王把我宣,肯定有事找我辦。若是此事辦成了,我是——嘿嘿,不愁吃來不愁穿! [咳嗽蹣跚而上] 燭之武 參見大王。 鄭文公 (忙攙起)您就是燭老先生? 燭之武 (深揖)正是老臣。 鄭文公 如今秦晉圍鄭,鄭國危在旦夕。寡人想讓先生您往秦營跑一趟,您知道秦國…… 燭之武 老臣都知道,不過,容我考慮考慮。 燭之武 [面向觀眾沉痛地搖頭]我年輕時他不用我,如今老了又來求我……唉,也罷!我也是鄭國的優(yōu)秀子民??![走回鄭王身邊] 鄭文公 (急切地搓手)…… 燭之武 好吧。老臣就走一趟! [群臣歡呼?!罢渲亍甭曀钠餧 鄭文公 (拉著燭之武的手,深情地)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老燭,保重啊 [燭之武下,復(fù)又上] 第二幕 [秦營, 觥籌交錯,君臣歡飲] 秦穆公 [酒從須上流下,一甩,大笑]哈哈哈哈……不出三日,攻下鄭國城池,我要地有地,要財有財,要美女有美女——呶? [群臣齊聲附和。歡歌笑語,忽有哭聲] 燭之武 (邊哭邊唱)(調(diào)按《任逍遙》)讓我哭也好,讓我笑也好,鄭國已經(jīng)快完了;讓我醉也好,讓我醒也好,秦國也要完蛋了吆—— 秦穆公 噫?何人在哭?大內(nèi)密探008——把哭歌的人押進來! [燭之武踉踉蹌蹌被008押進來] 秦穆公 哭歌之人是你? 燭之武 正是老兒。 秦穆公 老頭子?起來吧。你到兩軍陣前來溜達什么,還唱那么喪氣的歌?惹得本王不高興,可是要殺頭的! 燭之武 老兒當然知道。 秦穆公 知道還唱? 燭之武 唉,鄭國危在旦夕,我傷心?。?/span> [秦穆公回頭向群臣一笑] 燭之武 (大笑)哈哈哈哈!不過…… 秦穆公 不過什么? 燭之武 您助晉滅鄭,也難逃亡國之命??! 秦穆公 你說什么?寡人看你是個老頭子,剛才不與你計較,你竟越發(fā)放肆! 百里奚 大王,且聽他講下去。 燭之武 大王,老兒并非胡言亂語。哎,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秦穆公 誰是黃雀? 燭之武 晉國是也! 秦穆公 (仰天大笑)哈哈哈哈……老頭子,你吃錯藥了吧?我助晉滅鄭,明日鄭都 一破,我們要土地有土地,要財寶有財寶,要美女有美女(回顧左右)晉國謝我還來不及呢,怎會有黃雀所為? 燭之武 (搖頭)素聞秦穆公乃一代明君,沒想到今日一見——唉,見面不如聞名! 秦穆公 (疑惑地)什么? 謀 臣 (悄悄地)他說您不文明 。 秦穆公 (不高興地)我說話從來不帶臟字,怎么就不文明了? 百里奚 大王,他說您見面不如聞名! 秦穆公 好老兒,竟然拐彎兒罵我! 燭之武 大王,老兒并非此意。 秦穆公 (甩袖)那又是何意? 燭之武 為了秦國的發(fā)展前途,為了我們的共同利益,大王——我是來請您退兵的。(從旅行包里拿出一地球儀,快板)您來聽,我來講—— 鄭國深居晉東方, 秦國又居晉西方, 東西相距數(shù)千里, 遙遙相望不可及。 秦國助晉來滅鄭, 兩國至,鄭既亡, 晉侯豈肯分鄭疆? 鄭國歸入晉國地, 他們勢力會更強。 到那時,你秦王, 勢不及他必遭殃。 (拉住秦王的手,深情地)輕者說,你竹籃打水空一場;重者說,您會由此把國亡?。?/span>[群臣竊竊私語] 秦穆公 說得好! 燭之武 (走進一步)若老兒沒記錯的話,晉文公當年逃亡之時,您曾有恩于他,可 如今他羽翼豐滿,本來許給您的焦、瑕兩座城池卻閉口不提,并且大造防御工事。這種背信棄義出爾反爾之人,您能信他? 百里奚 大王,休聽他胡言亂語?。ù笈?,跨出一步)老匹夫,今天不教訓(xùn)你你是不知道花兒為何這樣紅?(拔劍) 秦穆公 且慢,退下。老先生所言倒有幾分道理。不過,我若撤兵,土地——沒了;財寶——沒了;美女——(群臣齊呼)沒了!?。柤?,攤手)我損失慘重?。? 燭之武 大王,您別急?。。ㄐ赜谐芍竦兀┤缃駞?,東部可是比西部發(fā)達,盡管西部大開發(fā)如火如荼。您若放過鄭國,哪天到鄭國去旅游,我們作為東道主,實行食、宿、導(dǎo)游三包;您若放過鄭國,哪天出兵經(jīng)過敝國,我們?yōu)槟峁┘Z草——大王啊,我們就是您東方的仆人??!大王,還不要薪水啊,大王—— 秦穆公 (踱步)讓我考慮考慮…… 百里奚 (沉痛地)大王,莫聽他胡言亂語! [其他謀臣悄悄道:“我看——值!”] 秦穆公 …… …… 燭之武 (在營門外大喊)大王,你們也已飽受征戰(zhàn)之苦,回去休息休息吧;大王,為您的子民想想吧,他們妻離子散,好可憐…… 秦穆公 (果斷地)杞子逢孫聽令! 杞子逢孫 末將在! 秦穆公 你二人率一師二師去保護鄭國,其他人跟我撤。 百里奚 兩位將軍隨我來。(撫二人背至營門外) 燭之武 百里先生……(掏出金磚若干) 百里奚 (大怒) 你把我百里奚當什么人了——(往臺下指)有刺客! (劈手奪過金磚,對燭之武說)好說好說。 [杞子逢孫滿頭大汗回來] 百里奚 (抱歉地) 唉!眼花嘍?。▽﹁阶臃陮O)依我之見,還是聽大王的吧,切不可惹怒大王! [三人唏噓而入] 百里奚 大王,經(jīng)過我們認真、詳細、周密、妥善…… 秦穆公 (不耐煩地)干脆點! 百里奚 咱回家吧! 秦穆公 (大喜)好!! 燭之武 (一揖到地)大王英明,大王功德無量?。?/span> [秦軍解圍而去] 小說改編 晉國軍營。 軍帳內(nèi),一身主帥戰(zhàn)服的晉文公重耳正緊盯著軍案上的一張進軍路線圖,目光不斷在上面掃來掃去,仿佛一只饑餓的豹子在貪婪急切地搜尋著它的目標。 忽然一陣匆忙的腳步聲自帳外傳來,接著一人快步走進軍帳。 “參見君上?!?/span> “子犯?來得好?!鳖D時晉文公眼睛一亮,“說說,是否秦軍有動靜了?”晉文公目光炯炯地看著來人。 “正是。”來人便是晉國大夫狐偃,此時一臉的喜悅之色,“秦軍已在氾水之南扎營?!?/span> 晉文公手指在圖上點了一下,沉思片刻后便是一陣哈哈大笑,“好!這下鄭國就成了砧板上的魚肉,惟有任我宰割之份了!” “君上,”狐偃卻仿佛有些擔心,“此次秦晉聯(lián)兵滅鄭,秦國會甘心將整個鄭國拱手送于我么?以臣之見不如……。” “子犯,”晉文公打斷了狐偃的話,“你的意思是兩家分鄭?” “聯(lián)兵規(guī)矩,自當如此,否則……。” 晉文公卻是輕蔑地一笑,“就算如此,一塊飛地,他秦國守得住么?……來人,去請幾位將軍來……子犯來坐下,等幾位將軍到了咱們共同商議個戰(zhàn)法出來。” 此時鄭國境內(nèi)早已亂成了一鍋粥,四處人心惶惶,流言滿天飛。而鄭國君臣也通通慌得沒了邊兒,平日里頤指氣使的模樣沒了蹤影,只是天天愁眉苦臉地聚在一起想辦法,可偏偏個個都吭哧著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其實這能怪誰呢?兩大強國聯(lián)兵壓境,你身為弱國臣子,除了聽天由命還能怎么辦? 鄭文公急得團團轉(zhuǎn),可此時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有向他的臣子發(fā)發(fā)脾氣了。“快!”他吼道:“都給本公想出個主意來?!背甲觽儏s不是搖頭就是嘆氣,總之都哭喪個臉不吱聲。 “鄭公,”忽然有人開口了,“依臣之見,此事尚有周旋之地……。” “好,上大夫快說?!编嵨墓吲d得像看到了救星一樣。 說話者便是鄭國上大夫佚之狐。 “關(guān)鍵處在秦國?!必痪湓拰y局點破:“滅鄭利晉不利秦。只須有人將此中利害關(guān)系向秦君說透,秦國必然退兵。那時晉國便會有所顧忌而無法單獨攻我,戰(zhàn)爭自然化解?!?/span> “此話在理?!闭f著鄭文公又皺起了眉頭,“可是,誰去做這個說客?”顯然他最大的擔心在這里。 “鄭公不必為此憂心,臣已想好了一個合適的人選。” “原來上大夫已是成竹在胸也。”鄭文公恍然一笑,“快說說,要用何人?” “燭之武?!?/span> “哦?”鄭文公意外了,“燭之武有何過人之處,值得上大夫如此看重?” “燭之武多謀善辯,有膽有識,實是我鄭國難得的人才,臣以性命擔保他定然會不辱使命?!?/span> “好,燭之武,……嗯,他今天沒來議事?” 另一位大臣上前小心翼翼道:“燭之武這幾日一直抱病在家。” 佚之狐便是一笑,也未多說。鄭文公卻忽然拍案道:“來人,用本公車馬請燭之武先生到我的書房,上大夫,你也來?!?nbsp; 一個精瘦卻分明干練的老人走進國君書房。 “燭之武參見鄭公?!?/span> “呵,先生無須多禮。聞聽先生近來身有不適,寡人即刻便詔太醫(yī)為先生診治如何?”鄭文公滿臉關(guān)心神色。 “多謝鄭公關(guān)心,老臣原已無大礙。只是不知鄭公急詔老臣前來所為何事?” “我的先生也!”鄭文公急了,“秦晉兩強壓境,鄭國將亡矣,先生當真作無事人一般么?如今惟有先生出面,方能說服秦國退兵,化解這場危機。寡人這便拜托先生了。” 燭之武沉默了片刻,卻是不以為然地笑了,“鄭公言重了,想我燭之武何德何能?年輕時尚且不能有所作為,而如今對這么重要的任務(wù)更是力不從心了。老臣看來,此事還是另派個年輕大臣好?!?/span> 鄭文公頓時愣怔,他壓根沒想到會在燭之武這兒碰個軟釘子,他剛想說些什么,卻發(fā)現(xiàn)一旁的佚之狐臉色早已陰沉下來。 “燭之武大謬也!”佚之狐毫不客氣,“先生與鄭國一體相依,如今國難當頭之際,先生卻還在計較個人利益,不覺可笑么?鄭國滅亡了,對先生你又有什么好處?” “上大夫言之過矣?!编嵨墓林貒@息道:“未能及早發(fā)現(xiàn)先生大才,此皆寡人之過也,先生縱有責(zé)備也是應(yīng)該的。可眼下正值國難,還請先生以大局為重。鄭國的存亡,就托付給先生了!”鄭文公說得熱淚盈眶,而后向燭之武深深一躬。 霎時間燭之武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他呆楞地地看著鄭文公,隨即為自己方才的想法面紅耳赤。“鄭公!”燭之武惶恐跪地,“鄭公此言,臣無地自容矣。原是燭之武私心太重,若非公與上大夫教導(dǎo),幾乎鑄成大錯。承蒙鄭公信任,臣燭之武甘憑公驅(qū)使,赴湯蹈火,死不旋踵!臣今日便動身前往秦營?!?/span> “先生快起來?!编嵨墓泵Ψ銎馉T之武,“只是,此事尚有一難,先生可知這幾日大軍圍城……” “鄭公無須為此憂心,出城之法實乃小伎耳耳。” “好!寡人這便為先生選一名護衛(wèi)……哦,先生前往說秦還需何物,快說了。” “多勞鄭公費心。臣此一行無須護衛(wèi),也不用任何物事,但憑臣這三寸不爛之舌足矣。成功與否,那便皆為天意了。……老臣還要多說一句,目下鄭國真正之危難尚不在于外面大軍圍城,而在于整個國家人心浮動。鄭公當留心于此。” “多謝先生教我?!编嵨墓俅喂怼?/span> 夜晚,秦軍軍營一片燈火通明。 此時,燭之武已經(jīng)在晉軍的包圍下安然脫身,又趁著夜色趕到了秦軍駐地。 “你是什么人?!”幾個軍士看見了風(fēng)塵仆仆的燭之武,便是一聲大喝。 “鄭國特使燭之武……請見秦公。”奔波了一夜的燭之武已經(jīng)疲憊不堪,說了這句話便一頭栽倒在地上。 幾個軍士狐疑地看著昏倒的燭之武,一時間不知所措起來。 “這兒發(fā)生了什么事?……他是誰?”巡營的秦軍大將孟明視恰好經(jīng)過。 “稟報將軍,這人說他是鄭國特使燭之武,要見君上?!?/span> “鄭國特使?”孟明視思索了片刻,“你們幾個將他扶進去,讓他好生休息。我去見君上。” 秦穆公卻是剛剛會過晉國特使,對孟明視的稟報似乎完全沒當回事。 “孟將軍,晉國已與我達成協(xié)議,秦晉不日即將滅鄭,此時再見鄭國使臣又有何意義?那個使臣單身赴敵營,倒是勇氣可嘉,放他回去就是了?!?/span> “君上,”孟明視沉吟道:“這恐怕不妥??v是兩國交戰(zhàn),也斷無拒見對方來使之理。君上且聽聽鄭國說法亦無妨?!?/span> “說得也是?!鼻啬鹿α诵Γ懊蠈④娕扇私兴^來便了。” “外臣燭之武參見秦公?!倍虝旱男菹⒑?,燭之武已是精神奕奕地站到了秦穆公面前。 “燭之武呵,”秦穆公饒有興趣地看著他,“膽識不錯也。然則寡人須得明白說話,秦晉滅鄭之戰(zhàn)已是勢在必行,憑你一人之力怕是難以顛倒乾坤啊?!?/span> “何敢說顛倒乾坤?”燭之武躬身道:“在下此行,唯愿盡一番綿薄之力?!?/span>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燭之武也?!鼻啬鹿恍Γ骸皭蹏那?,全力一爭,也是難能可貴了?!?/span> “秦公差矣。燭之武此來,實是為秦國考慮,非為鄭國也?!?/span> “哦?”秦穆公不以為然地笑了,“先生有話但講無妨?!?/span> “秦晉兩強圍鄭,鄭國已是必亡無疑??墒菭T之武還是想冒昧地請教秦公,亡鄭,究竟是否對秦國有好處?倘若當真有益于秦國,在下就再無二話,憑君處置便是??墒乔毓闹敲?,秦鄭國土不相連,鄭國縱滅,還不是他人口中的一塊肥肉?秦國如何能占得住一塊飛地?” 秦穆公神情逐漸嚴肅起來,“請先生接著說?!?/span> “滅鄭國,鄰國得益,然于秦?zé)o益。這豈非削弱了秦國的實力?君當不為也。相反,若保存鄭國,便可使鄭國做秦國的東道主。若秦國使者經(jīng)過,鄭國可解其饑渴之苦,供其缺乏之物資。請君試想,這對秦國又何害之有?” 秦穆公聽得一時愣怔,他皺緊眉頭,不斷在軍帳中度來度去,卻是不再說話。一旁的孟明視深知穆公心意,此時插話道:“秦晉素來交好,此次出兵更有協(xié)約在先,若依先生之言,秦國豈非明食言于天下?” “將軍差矣。方今大爭之世,國與國之間焉有真正的情義可言?譬如晉文公曾受恩于秦,許秦之土地卻至今尚未兌現(xiàn)。晉國無信譽么?非也。將軍心中自知,邦交之道,唯利恒常!” “先生說得好?!泵厦饕曈芍再潎@了一句。 “燭之武言盡于此。唯愿秦公決之?!?/span> “燭之武,真良士也?!鼻啬鹿鋈还笮ΑP笳溃骸懊蠈④?,即刻傳令下去,明晨退兵?!闭f罷穆公走到燭之武面前深深一躬,“嬴任好多謝先生指教。寡人明日便派人護送先生回國,并與先生之國結(jié)盟。” 秦國突然退兵,這消息仿佛給了晉文公迎頭一悶棍。他面色陰沉地坐在軍案前,雙眼幾乎要噴出火來。 “事情察清了么?”晉文公盡量壓制著自己的怒氣。 “大概清楚了?!迸赃叺暮壬锨胺A報:“秦國退兵,當是聽信了鄭國燭之武的說辭。而且從探得消息來看,小股秦軍護送燭之武回鄭,秦國必然已與鄭國結(jié)盟?!?/span> “好你個鄭國。”晉文公的臉仍然繃得死死的。 “君上,滅鄭不成已是不爭的事實。然則,秦方退兵,我軍不如半路設(shè)伏擊之,當能得勝?!?/span> “不行!”晉文公冷冷地掃了狐偃一眼,“現(xiàn)在的局勢,我們不能同秦國交惡。……傳令下去,撤軍!”說著晉文公重重一掌拍在軍案上,面容近乎猙獰,“總有一天,晉軍還會回來的!” ……. 塵土飛揚,晉軍浩蕩遠去。這場發(fā)生在公元前630年的未打響的戰(zhàn)爭,至此已落下帷幕。 學(xué)習(xí)高中語文,掃描關(guān)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