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黑龍江省綏棱林業(yè)局中北部的小興安嶺,夏季綠意盎然,不僅森林景觀壯美,而且還是一座綠色資源寶庫,盛產(chǎn)眾多“山貨”,其中數(shù)量最多、最常見的要數(shù)蘑菇。 每逢雨季到來,山林之中潮濕陰暗,適合多種菌類繁衍生長,寄生于母本上的菌絲就會生長出子實體,就是我們常說的蘑菇。當(dāng)?shù)厝顺3Hド嚼锊赡⒐?,除了自己享用之外,多余的還可以拿到市場上銷售。這里的蘑菇是在原生態(tài)、無污染環(huán)境下野生、野長的,很受世人歡迎,能為當(dāng)?shù)厝藥聿环频氖杖?。蘑菇種類繁多,在綏棱林區(qū),常見的可食用的菌類主要有榆黃蘑、草蘑、榛蘑、元蘑、油蘑和猴頭蘑等十幾個品種。 最早出現(xiàn)在山林的榆黃蘑 每年6月份,小興安嶺萬物勃發(fā)。林中榆木的腐朽部位,悄然萌發(fā)出一堆堆色澤鮮艷、體態(tài)優(yōu)美、氣味醇香的叢生黃色蘑菇——榆黃蘑。榆黃蘑學(xué)名金頂側(cè)耳,其菌蓋草黃色至鮮黃色,漏斗狀,直徑3厘米?10厘米,菌肉白色,柄偏生,是山林里出現(xiàn)最早的食用菌類。榆黃蘑質(zhì)地脆嫩、口感細膩、味道鮮美,深受林區(qū)人喜愛,被稱為“林海第一鮮”。因其菌蓋形狀如金頂皇冠,榆黃蘑又有金頂蘑的別稱。榆黃蘑外觀艷麗優(yōu)雅,恰似一朵美麗的鮮花,十分惹人喜愛。 榆黃蘑 榆黃蘑是東北地區(qū)久負盛名的土特產(chǎn)品,富含蛋白質(zhì)、維生素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特別是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含量很高,其谷氨酸含量與蘑菇類含量最高的草蘑相同,并含有豐富的鉀、鈉、鈣、鐵、鋅以及維生素C、煙酸、泛酸等微量元素,榆黃蘑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有滋補強身功效,是不可多得的珍貴食用菌。 多產(chǎn)的草蘑 7月的山林林木蔥蘢,野草茂盛,雨后潮濕悶熱,撥開草叢,就能看見草蘑散生或者群生其中,如同盛開在叢林中的朵朵山間野花,鮮嫩奪目,惹人喜愛,讓人不忍心采摘。 草叢中的草蘑菇 這種蘑菇有很多種類,山里人統(tǒng)稱它們?yōu)椴菽?,學(xué)名草地蘑菇,是一種草地真菌。草蘑子實體初期呈半球形,后期漸伸展呈傘形,菌蓋直徑4厘米?10厘米,有白色、土黃色、灰白色和淡粉灰色等多種顏色,菌肉白色,稍厚。菌柄長4厘米?10厘米,直徑1厘米左右,同蓋色,光滑,內(nèi)實,基部稍膨大。 草蘑富含大量微量元素、蛋白質(zhì)、胡蘿卜素、維生素C以及各種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氨基酸含量在蘑菇中最高。草蘑清香怡人,口感鮮美,在東北林區(qū),招待外來客人少不了草蘑燉小雞,是很有地方特色的美食。 東北特有的榛蘑 野生榛蘑是中國東北特有的山珍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龍江林區(qū),是極少數(shù)不能人工培育的食用菌之一。榛蘑屬于白蘑科食用真菌,菌蓋生長初期為半球形,淡土黃色,此時采摘最佳,以后展開呈傘形,傘面棕褐色,上有暗色細鱗,肉質(zhì)較厚,白色,菌柄為圓柱形,根部稍大,表面稍白,有條紋,內(nèi)部松軟。 榛蘑 每年的8月末至9月初,小興安嶺深山老林已是初秋時節(jié),夜間氣溫日漸涼爽,林間植物葉子逐漸稀疏,是適宜榛蘑生長的時期。烈日穿透林冠,在斑駁陸離的榛柴崗上,榛蘑循著一絲夜晚的涼意,悄然而發(fā),一大片一大片的。榛蘑因喜歡生在山區(qū)的榛柴崗上,故而得名。此外,柞木崗也適合其繁殖。榛蘑一般生長在腐朽的針闊葉樹干基部、伐根、倒木和埋在淺土層的須根上。榛蘑富含大量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其每百克鉀含量高達2000多毫克。此外,榛蘑還富含蛋白質(zhì)、胡蘿卜素、維生素C等營養(yǎng)成分,是一般蔬菜的十幾倍,被一些發(fā)達國家列為一類食品。 秋季的元蘑 每到秋季,林區(qū)“跑山人”就會到老伐區(qū)剩余的榆、椴和樺等闊葉樹腐木上尋找、采摘元蘑。元蘑是一種木腐性菌類,呈覆瓦狀叢生,一般找到幾個腐木,其生長的元蘑就足夠一個人背負的了。黑龍江人叫它元蘑,吉林人叫它黃蘑。元蘑子實體初期呈扁半球形,成熟期呈半圓形或腎形,菌肉敦厚,白色,味極鮮,曬干后,成黃色大塊,溫水浸泡便恢復(fù)鮮時形狀。 元蘑 元蘑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鈣、磷等營養(yǎng)成分,是蘑菇中僅次于猴頭蘑的上品,滋味鮮美,營養(yǎng)成分是一般蔬菜的十幾倍。元蘑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氨酸和維生素,具有增強機體抵抗力、益智開心、益氣健身等作用。 林海仙子油蘑 油蘑是楊、柳樹蘑的一種。每年9月,小興安嶺五花山色漸濃。一場秋雨過后,楊樹林和柳木叢之中,油蘑大量繁殖。油蘑菌蓋為半圓頭狀,較小,直徑2厘米?3厘米,肉質(zhì)敦厚,邊緣圓滑內(nèi)斂,金黃色,有刺狀斑,手摸黏滑,通體覆有黏油狀物,菌柄圓柱形,長度4厘米?5厘米,口感發(fā)柴,也是金黃色,根部稍有膨大。油蘑的子實體在成熟時很像一把撐開的小傘,外形十分可愛,美若仙子,許多相關(guān)蘑菇動畫的卡通形象就源于它。 柳木油蘑 目前,油蘑還不能人工培育,足見其珍貴。白菜炒油蘑,油蘑會變成黑灰色,黑白分明,滑嫩味美。為保持其新鮮口感,人們常用食鹽腌制或冷凍儲存,到冬季拿出來食用。油蘑營養(yǎng)價值豐富,鮮食口感潤滑,不但有潤滑腸道之功效,更因其含有多糖類物質(zhì)而具有抗癌、防衰老之功效,是深受當(dāng)?shù)厝藗兿矏鄣囊环N純天然的野生菌。 極品猴頭蘑 猴頭蘑生于深山老林之中,通常需要森林稀疏、空氣暢通、濕度較高的環(huán)境,大多在椴木和柞木腐朽部位生長。椴木猴頭肉刺較長,顏色純白;柞木猴頭蘑肉刺短,顏色白中略有淡黃,為上品。通常是在一棵樹上有猴頭蘑,在不遠處對應(yīng)面的樹上也會生有一個,經(jīng)常成對出現(xiàn),這是風(fēng)媒作用的結(jié)果。采山人懂這些,就能獲得豐厚的收獲。猴頭蘑肉嫩、味香、鮮美可口,素有“山珍猴頭、海味燕窩”之稱,是中國傳統(tǒng)的名貴菜肴。 猴頭蘑 猴頭蘑屬于齒菌科的菌類,是一種腐生菌。其子實體呈團塊狀,柔軟且肉質(zhì),表面長有毛茸狀肉刺,肉刺密集覆蓋整個子實體,并且下垂有趨地性,長約1厘米?3厘米,新鮮時白色,干后由淺黃至淺褐色,基部狹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徑3.5厘米?10厘米,最大有30厘米的。因遠處望去猴頭蘑像猴子的頭一樣,故而得名。 猴頭蘑之所以名氣大,就是因為它含有的營養(yǎng)成分很高,每百克猴頭蘑含蛋白質(zhì)26.3克,氨基酸含量多達17種,含脂肪4.2克,是名副其實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另外還富含各種維生素和無機鹽。猴頭蘑有增進食欲,增強胃粘膜屏障機能,提高淋巴細胞轉(zhuǎn)化率,提升白細胞等作用。 本文首刊于2018年6月5日出版的《中國林業(yè)》雜志。圖 / 洪憲存 孫梅戈 編輯:王雙陽丨審核:莫明珂 公眾號ID:emushroom 易菇網(wǎng)官方網(wǎng)站公眾微信平臺,發(fā)布食用菌行業(yè)資訊,普及食用菌技術(shù),促進食用菌行業(yè)交流。 |
|
來自: 東營菌物科學(xué) > 《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