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沈三月 · 主播 | 夏茉 · 攝影 | 遇見琪跡 · 編輯 | 一白 所謂人間一場,重要的是找到內(nèi)心的清空安寧。 悟禪意,則生歡喜;念初心,則心自足。 心中有禪,萬般自在。 “計較”生是非,“無視”己清凈 世間的事紛紛擾擾,樣樣計較,得不償失;世間的人形形色色,個個重視,徒增煩惱。
人生只有一次,不要把時間浪費(fèi)在不值得的事情和不值得的人身上。面對傷害,微笑以對是一種豁達(dá);面對詆毀,不去理會是一種超脫。在生活上,我們不可避免的會遇見許多的煩心事,但是我們可以選擇無視是非,還心靈一片清凈。
忍耐不是因為懦弱,而是寬容;退讓不是因為無能,而是大度。計較多生是非,無視心中清凈。
提起千斤重,放下二兩輕 握不住的沙,不如揚(yáng)了它。
生命中那些自私的欲望和心頭的惡念,無謂的執(zhí)著和頑固的偏執(zhí),一念放下,萬般自在。緊緊攥在手中的未必就是得到。屬于你的東西終究是你的,誰也搶不走;不屬于你的東西,再怎么苦苦哀求,也不會是你的。提起千斤重,放下二兩輕,不要再給自己增加沉重的負(fù)擔(dān)了。
懂得放下,人生才會更加完美。
一切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沈從文在《邊城》中寫道:凡事都有偶然的湊巧,結(jié)果卻又如宿命的必然。
人們總習(xí)慣于在神佛面前求福,卻不懂得,福不是求來了,而是要靠自己修來的。作惡多端的人,再怎么祈求神佛庇佑,也終究逃不過命運(yùn)的制裁。因果,是佛法的基本定律。人們信佛,其實(shí)就是信因果。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種什么因,就受什么果。想要福報就要廣施善緣;想要遠(yuǎn)離苦海,就要斷惡念、除惡行。
禍福相依,一切都取決于自己。因果輪回,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人生至境是不爭 楊絳先生送給年輕人的箴言中,最出名的一句是: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這是楊絳先生翻譯的英國詩人藍(lán)德的一句詩,她特別喜歡這句話,這也是她一生的人生哲學(xué)。
這個世界的吵鬧、怨憎,爾虞我詐、勾心斗角全都源于一個“爭”字。物欲橫流的人世間,與人爭,其實(shí)就是與己爭。倘若心胸開闊一點(diǎn),要求放得低一點(diǎn),得失看得輕一些,功名利祿看淡一些,與人相處多考慮他人……那么自然是爭不起來的。 人生在世不要奢求太多,無求則無敵。看透釋然,隨遇而安,不爭則心安。 人生本過客,何必千千結(jié)。心中存禪意,萬般皆自在。 -作者- 沈三月,久居江南的溫婉女子,有著向往戈壁的豪邁情懷。人生的修行知世故而不世故。 -主播- 夏茉,熱愛藝術(shù),于平淡生活中堅持夢想,追尋聲音里的詩和遠(yuǎn)方。喜馬拉雅電臺:晶聲俐語。 -攝影- 遇見琪跡,退休后的生活迷上了攝影,期望用自己的視角,拍出人類與大自然的美好與人共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