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竊衣 拉丁名: Torilis japonica(Houtt.)DC.別名:破子草、大葉山胡蘿卜
小竊衣為傘形科竊衣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厘米-120厘米,主根細(xì)長(zhǎng),圓錐形,棕黃色,支根多數(shù)。莖有縱條紋及刺毛。葉柄長(zhǎng)2厘米-7厘米,下部有窄膜質(zhì)的葉鞘;葉片長(zhǎng)卵形,1-2回羽狀分裂,兩面疏生緊貼的粗毛,第一回羽片卵狀披針形,長(zhǎng)2厘米-6厘米,寬1厘米-2.5厘米,先端漸窄,邊緣羽狀深裂至全緣,有0.5厘米-2厘米長(zhǎng)的短柄,末回裂片披針形以至長(zhǎng)圓形,邊緣有條裂狀的粗齒至缺刻或分裂。復(fù)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序梗長(zhǎng)3厘米-25厘米,有倒生的刺毛;總苞片3片-6片,長(zhǎng)0.5厘米-2厘米,通常線形,長(zhǎng)1厘米-3厘米,開展,有向上的刺毛;小總苞片5片-8片,線形或鉆形,長(zhǎng)1.5毫米-7毫米,寬0.5毫米-1.5毫米;小傘形花序有花4枚-12枚,花柄長(zhǎng)1毫米-4毫米,短于小總苞片;萼齒細(xì)小,三角形或三角狀披針形;花瓣白色、紫紅或藍(lán)紫色,倒圓卵形,頂端內(nèi)折,長(zhǎng)與寬均0.8毫米-1.2毫米,外面中間至基部有緊貼的粗毛;花絲長(zhǎng)約1毫米,花藥圓卵形,長(zhǎng)約0.2毫米;花柱基部平壓狀或圓錐形,花柱幼時(shí)直立,果熟時(shí)向外反曲。果實(shí)圓卵形,長(zhǎng)1.5毫米-4毫米,寬1.5毫米-2.5毫米,通常有內(nèi)彎或呈鉤狀的皮刺;皮刺基部闊展,粗糙;胚乳腹面凹陷,每棱槽有油管?;ü?月-10月。 常生村邊、曠野、荒坡、路旁等處。廣布于全國各地。 春季幼苗可食用,食用之前需要用沸水焯一下,蘸醬、做湯皆可。 性味苦、辛,微溫。有小毒。主要功能殺蟲,用于蟲積腹痛,蛔蟲病,絳蟲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