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肥不得不清楚的四大根系
土壤是植物賴以生存的基礎,樹根是植物生長的根本。樹根既是果樹營養(yǎng)的倉庫,又是果樹吃水吃肥的嘴巴。了解果樹四大根系,對您秋施基肥有很大幫助。 果樹有四大根系: 一、固定根。主要分布在樹盤內圈,與果樹主干相連,砧木與地表接觸部以下的粗大根系,被稱作果樹的固定根,也叫支撐根或主根,其主要是對地上的樹體起到一個固定和穩(wěn)定的作用,同時對毛細根吸收的肥水起到一個傳輸?shù)淖饔?,它一不吸水,二不吃肥?br> 二、呼吸根。果樹主根距離地表10—20cm的側生根,被稱作果樹的呼吸根,其作用是利用土壤中存在的空氣來進行呼吸,拉動樹上的營養(yǎng)進行循環(huán),它不吃水不吃肥。 三、吸收根。果樹主根距離地面20—40cm的側生根,被稱作果樹的吸收根,果樹吸水吸肥主要是依靠著生在吸收根上的毛須根。 四、延伸根。果樹主根向下垂直生長的根,被稱作果樹的延伸根,其作用是不斷向下伸長產生側根,增加呼吸根和吸收根的數(shù)量,土壤底層酥松程度加大,則延伸根長度相應延長,側根增多,樹勢健壯。 在果樹的四大根系中,只有延伸根往下長,除此之外,其它根系都不會往下長,只能向四周擴散或往上長。在這四大根系中只有吸收根吃水吃肥,其它根系不會吃水吃肥。 當下正是秋施基肥的好時節(jié),為連年梨果豐產打基礎,除應清楚果樹四大根系外,還應科學掌握以下幾點: 一、位置選擇準確施肥。由于樹盤下面靠近果樹主干附近的主根和大根,既不吃水也不吃肥,施肥太近,容易傷根,澆水太近,利于滋菌,所以澆水施肥不可離樹太近,一是浪費,二是破壞,要求果園排溝起壟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大根一斷,根梢死亡一片。在施肥時無論是挖穴或排溝施肥,還是環(huán)形或放射狀施肥,都必須遵循這樣一個原則: 施肥要施在樹冠垂直投影的外圈,因為果樹吸水吸肥的嘴巴——毛須根大量分布于此,一定要把水和肥送到果樹的嘴跟前。 二、適當深度部位施肥。果樹是一種深根系作物,它的根系可達土層50—80cm以下,有的延伸根甚至可達到2m深,但附著在土壤表皮10—20cm的根系大多是呼吸根,生長在距地表20—40cm的根系則大多是吸收根。施肥太淺:1、浪費。太陽蒸騰一部分,大風刮散一部分,下雨沖走一部分,土壤固定一部分,隨水下滲一部分,你說你的肥效還剩多少?2、破壞。樹盤大根和地表側根更不能破傷斷裂,導致樹根無法呼吸和傳輸。3、無用。表層呼吸根吃水吃肥很少,主要是依靠營養(yǎng)循環(huán)來供給水肥。淺層土壤肥厚,深層土壤生硬,根扎不下去,大風來襲,樹搖根動。4、果樹根系有向水性和向肥性的特點。哪里有水有肥,樹根就往那兒長,那兒的根系就發(fā)達。施肥過淺,果樹的根系就往上長,樹根上浮或外露,寒冬易凍死,酷暑易曬死。所以說,果園施肥一定要杜絕撒施、表施或淺施。 三、營養(yǎng)全面均勻施肥。肥料好比飼料,既要講營養(yǎng)搭配、營養(yǎng)平衡和營養(yǎng)全面,又要講時間、方法和效果,更不能三餐當做一餐吃,囫圇吞棗一口悶。在施肥時必須做到:上下均勻,兩邊均勻,攪拌均勻,分布均勻。過去施肥,燒根、燒苗、燒葉現(xiàn)象的發(fā)生,根腐病、粗皮病、偏枝黃葉病等病癥的出現(xiàn),無不與施肥方法不當,集中施肥有關。 四、吸收根位固定施肥。吸收根上的毛須根是果樹真正吸水吸肥的嘴巴,毛須根是有壽命的,只有短短的7—8天的時間,然后就要走向死亡,而以新生的毛須根來進行代替,這就是果樹毛須根的新陳代謝。你這次在這里施肥,樹根也在這里穩(wěn)定地吃水吃肥,可是下次你又改變了施肥的方位,由于樹根的向水性和向肥性,樹根就必然要轉換生長方向,再次向新的施肥點延伸,當延長到新點,剛要吃水吃肥時,七、八天已過,毛須根壽終正寢,吸不到水也吃不到肥。再次施肥,你又轉換了方位,那不是施肥,對根系而言,你是在“逗它玩”! 五、雨后或澆水后施肥。傳統(tǒng)的施肥觀念是雨前施肥或施肥后澆水,這并不科學。果樹的根系除延伸根往下長之外,其它所有的根系都不會往下長,施肥之后澆水或下雨,肥料則會隨水下滲,下滲到吸收根以下位置,即使你下面的肥料再多,樹根只能干瞪眼,就是吃不上。雨后或澆水后施肥,一有利于肥料的施入和土壤的酥松,二有利于肥料的分解和轉化,同時,肥料不會隨水下滲,土壤也不容易坨平板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