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標題之前,需要先回答一個問題——藝術是什么? 吳冠中對藝術的定義堪稱壯烈。他認為——藝術等同于殉道。因為藝術是一個極具不確定性的東西,選擇藝術未來是有可能餓死的。 這是藝術的本性所決定的。因為藝術是發(fā)現(xiàn)思考人類和社會。這就需要藝術家講真話說忠言,就像吳冠中對藝術的總結,“藝術就是真性情”。亦如原研哉在《設計的設計》中對藝術與設計做出區(qū)別,“藝術說到底是個人意愿對社會的一種表達?!?br> 即為真性情,那便要說剛烈的真話、說得出忠言。但現(xiàn)在,整個紫砂圈大多一團和氣,頗有生財之道,這可就是商人的本質了。 丁蜀鎮(zhèn),這個以紫砂壺聞名幾百年的地方,數(shù)萬紫砂從業(yè)者,大多一團和氣,行業(yè)欣欣向榮、彼此客客氣氣、報端全是歌頌。 于商而言,這是好事,開門生財,于藝術而言,這卻弊大于利? 因為表面上的和氣終究是表面的繁榮,如今的行業(yè)是久觀無味,大家毫無憧憬,只顧當下。 作為一個外來者,我們大可融于其中,同流也能發(fā)財,最不濟,三緘其口也不會惹得人恨,但我們并非如此,我們希望這一行能夠變好,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愛之深、責之切吧。 歷史是吊詭的,當下紫砂行業(yè)的繁榮超過以前所有,但現(xiàn)在的紫砂行業(yè)真的進步了嘛? 這些造就大潮又被裹挾其中的紫砂人們,真的清楚他們的定位嘛? 是匠人?還是商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