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勞損,或久咳耗傷肺陰,可出現(xiàn)口干咽燥、干咳少痰,或痰少而稠,或咳痰帶血,聲音嘶啞,形體消瘦,甚則午后潮熱、盜汗、顴紅、舌紅少津、脈細(xì)數(shù)等癥,稱為“肺陰虛”。秋承夏后,炎熱余威仍存,且秋季氣候干燥,人們常會感到口干鼻燥、干咳無痰等燥熱癥狀。粥能和胃補(bǔ)脾、潤肺清燥,在煮粥時加入梨、蘿卜、芝麻、菊花等食藥俱佳的食物,可清暑熱、散風(fēng)熱、清肝火、明眼目。 ●川貝釀梨 川貝母12克,雪梨6個,糯米、冬瓜條各100克,冰糖180克,白礬適量。將糯米淘洗干凈,蒸成米飯。把冬瓜條切成黃豆大的顆粒,川貝母打碎,白礬溶化成水。將6個雪梨去皮后,由蒂把處切下1塊為蓋,用小刀挖出梨核,再把它們浸沒在水內(nèi),以防變色,然后將梨在沸水中燙一下,撈出放入涼水中放涼,再撈出放入碗內(nèi)。將糯米飯、冬瓜條和適量冰糖屑和川貝母拌勻后,分成6等份,分別裝入6個雪梨中,蓋好蒂把,裝入碗內(nèi),然后上籠,沸水蒸約50分鐘,至梨酥爛后即成。將鍋內(nèi)加清水300毫升,置大火上燒沸后,放入剩余的冰糖,收濃汁,待梨出籠時逐個澆在雪梨上。每次食用雪梨1個,早、晚各服1次。 ●玉參燜鴨 玉竹、沙參各50克,老鴨1只。將老鴨宰殺,去毛和內(nèi)臟,洗凈放砂鍋內(nèi)。再將沙參、玉竹放入,加水適量,小火燜煮1小時以上,使鴨肉粑爛,放入調(diào)料。飲湯吃肉。 ●杏仁豆腐 苦杏仁150克,洋菜9克,白糖、奶油各60克,糖桂花、菠蘿蜜、橘子、冷甜湯或汽水各適量。將苦杏仁放入適量水中,帶水磨成杏仁漿。將鍋洗凈,放入冷水150克,加入洋菜,置火上燒至洋菜溶于水中,加入白糖,拌勻,再加杏仁漿拌透后,放入奶油拌勻,燒至微開,出鍋倒入盆中,冷卻后,放入冰箱中凍成塊,即為杏仁豆腐。用刀將其劃成菱形塊,放入盆中,撒上桂花,放上菠蘿蜜、橘子,澆上冷甜湯或汽水,即可食用??勺鼽c心吃。適宜于夏季早、晚食用。 ●貝母甲魚 甲魚1只,川貝母5克,雞清湯1000毫升。將甲魚切塊放入蒸缽中,加入雞湯、川貝母、調(diào)料,上蒸籠蒸1小時即成。佐餐趁熱食。 ●蘿卜杏仁煮牛肺 蘿卜500克,苦杏仁15克,牛肺250克。將蘿卜切塊,杏仁去皮尖。把牛肺用開水燙過,再以姜汁、料酒上旺火炒透。瓦鍋內(nèi)加水適量,放入牛肺、蘿卜、杏仁,煮熟即成。吃肺飲湯,每周2~3次。 ●百合粥 鮮百合30~5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將粳米洗凈,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置大火上燒沸后改小火煮40分鐘,放入百合煮熟即可,食時加入冰糖。早晚各服1次。 ●黃芪膏 生黃芪、生石膏、鮮茅根、山藥細(xì)末各12克,甘草細(xì)末6克,蜂蜜30克。將石膏搗細(xì),同茅根、黃芪煎沸,去渣,澄取清汁500毫升,調(diào)入甘草、山藥末同煮成膏,再調(diào)入蜂蜜即可。日服3次,1日服完。 ●杏仁燉雪梨 苦杏仁10克,去皮、打碎。雪梨1個,去皮、切片。將杏仁和雪梨同放碗內(nèi),加冰糖20克、開水適量,然后置鍋內(nèi)隔水燉煮1小時即可。早晚各1次。 ●鴨梨粥 鴨梨1個,大米50克。先將鴨梨洗凈,加水適量,煎煮半小時,除去梨渣后,加入大米煮粥,趁熱食用。有潤肺、清心、降火之功效。 ●銀耳燉冰糖 取銀耳5克,漂洗后用冷開水浸泡1小時,撕碎,加入冰糖30克,燉熟。每晚睡前服用。 ●川貝燉雪梨 取雪梨1個,洗凈,橫斷切開,挖去核后納入川貝末10克,然后將兩半合攏,用竹簽固定,放碗中,加冰糖20克,隔水燉煮1小時即可。吃梨喝湯,每晚1次。 ●白蜜蘿卜汁 取白皮蘿卜適量。將蘿卜洗凈,去皮,切碎,以干凈布包好,絞榨取汁,每取50毫升,加白蜂蜜20毫升調(diào)勻。頓服,每日3次。 ●雪梨白藕汁 雪梨2個,白藕1節(jié)。將雪梨洗凈,去皮、核,切碎。把白藕去節(jié),切碎。將兩種碎末絞榨取汁。代茶飲用,次數(shù)不限。 ●貝母冰糖汁 川貝母5克(研末),冰糖20克。將2味藥材同放碗內(nèi),加水150毫升,隔水燉煮30分鐘即可。早晚各服1次。 ●百合杏仁粥 鮮百合50克(干品30克),苦杏仁10克(去皮、打碎),粳米50克。將以上藥材同煮為稀粥,調(diào)白蜜適量。溫食,每日3次。 ●玄參麥冬粥 玄參、麥冬各30克;煎取汁備用。以粳米50克煮粥,熟后倒入藥汁再次煮沸,調(diào)蜂蜜食用。每日3次。 點擊了解更多,獲取更多健康知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