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趙佶 趙佶《草書紈扇》 絹本 直徑28.4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在書法上,趙佶以其獨創(chuàng)的瘦硬爽利之“瘦金書”體而聞名于世。所謂“廋金體”,即他在學習黃庭堅、薛稷等人書法的基礎上加以變通而形成的一種新書體。它的特點是用筆輕落重收、挺勁犀利、轉折處頓挫明顯、法度森嚴。此體雖亦瘦亦細,卻予人腴潤飄逸、圓滿秀麗之感。代表作品有《楷書千字文》、《閏中秋月詩帖》、《秾芳詩帖》等。 《秾芳詩帖》局部欣賞: 宋徽宗趙佶《秾芳詩帖》卷,絹本 楷書 27.2×265.9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閏中秋月詩帖》作品欣賞: 《閏中秋月詩帖》紙本 楷書 35×44.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題李白上陽臺帖》作品欣賞: 《題李白上陽臺帖》紙本 縱28.5cm 跋28.5 x 38.1 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上陽臺帖》是李白傳世的唯一書跡,歷來收藏于內府,正文右上宋徽宗趙佶題簽:“ 唐李太白上陽臺”一行。后紙有宋徽宗趙佶題跋。皆為瘦金書,極其工整秀雅,可見徽宗對李白書跡之膜拜。 題簽:唐李太白上陽臺 【釋文】跋:太白嘗作行書乘興踏月西入酒家不覺人物兩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畫飄逸豪氣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詩鳴也
《牡丹詩帖》作品欣賞: 《牡丹詩帖》紙本 楷書 34.8cm×53.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夏日詩帖》作品欣賞: 《夏日詩帖》紙本 楷書 33.7×44.2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題唐十八學士圖卷》作品欣賞: 《題唐十八學士圖卷》絹本楷書 縱29.4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外,趙佶除創(chuàng)造了瘦金體還擅長草書。傳世《草書千字文》卷,從其疾風驟雨般的筆勢,可以看出與狂旭、顛素波瀾相沿,一脈相承。此卷以側勢險峰出入其間,如江河之水,滾滾而來,不可方物,后人觀之,莫不為趙佶非凡的才氣所嘆服。 《草書千字文》作品欣賞: 喜歡本文的親們,請在頁尾點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