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古玩行是個大江湖,水深水又急,最后“存活”的就那些真正知“水性”會“游泳”的人。其實,這句話一語中的。那有人說,不下水試試,怎么知“水性”學“游泳”?是的,那就下去試試唄!順便把歷代收藏家和古玩商們總結(jié)的知“水性”學“游泳”經(jīng)驗告訴你,免得少嗆水: 1、古玩經(jīng)營的祖師爺是范蠡,最早提出的糧食布匹十分利、中藥當鋪百分利、古玩字畫千分利。古玩收藏家祖師爺是老子,老子在周朝曾經(jīng)做過“守藏之史”,《道德經(jīng)》提示人們,行之有道,處之有德?!疤熘?,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厚德載物,上善若水;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span> 2、'藏古不富,識古不窮'多作'識古不窮,貪古不富',是說一個人只會收藏好的古董,而不發(fā)揮古董應有的作用,那么他不是真正富有的人。只有那些能夠真正辨別古董的價值的人,他才是富有的。這說明收藏學問很大,不懂學問,最好別干這行,干則“玩物喪志”,追悔莫及。
歡迎關(guān)注公眾號:收藏揭秘 3、文物古玩是民族的文化血脈,所以傳統(tǒng)七十二行,古玩行為大。因這行講求的是眼力和學問,權(quán)力、勢力和金錢等統(tǒng)統(tǒng)甘拜下風,這行真正體現(xiàn)了“無為而治”的思想。吃虧是“交學費”,占便宜是“撿漏”,反悔找后賬是“耍流氓”(詐騙除外),不懂規(guī)矩是“棒槌”。
4、古玩領(lǐng)域有行內(nèi)、行外、販子和仿造四態(tài)。行內(nèi)是指那些有眼力、明白古玩行規(guī)矩的人;行外又稱外行,是指那些沒眼力、沒道行和胡亂收藏的人;販子涵蓋很廣泛,如店家、攤販、行家或經(jīng)紀人,有正道和邪道之分,主要是指販賣古玩的群體;仿造是古玩業(yè)歷來如影隨形的業(yè)態(tài),也是古玩業(yè)富有挑戰(zhàn)性的攔路虎。主要有高仿、中仿、低仿、地攤貨和垃圾貨之分。從事這一行當,必然要吃透“四態(tài)”,否則真沒法玩。 5、過去古玩行講究師傅“傳幫帶”,也就是跟師傅學三年、幫師傅打雜三年、師傅再帶其三年,真正擁有本事了才出來混江湖。而現(xiàn)在看兩本參考書就出來混江湖,所以傻子太多,導致古玩仿造業(yè)如日中天,遍地皆是假古董,浩浩蕩蕩皆是“國寶幫”。有人說古玩業(yè)“水清則無魚”,但水太混則魚死。作為從業(yè)者,維護古玩業(yè)整體環(huán)境和生態(tài)平衡還是非常有必要。
6、涉入古玩領(lǐng)域,求真是基礎(chǔ),求精是追求,求珍是智慧,求術(shù)是升華。沒有切實下過功夫還得了“珍玩”的心病,這不是在玩古,其實是在玩弄自己的人生。世所共知:梅花香自苦寒來,珍玩自有去歸處。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沒有隨隨便便的撿漏。往往太容易得到的,不是災難便是禍患。
7、低調(diào)務實歷來是收藏人的生存法則。何為收藏,就是憑眼力、實力和機遇收購進來,藏起來慢慢的欣賞和琢磨她的學問,享受古物的歷史沉淀和流傳經(jīng)歷,然后在有生或去生尋找一個合適的歸宿之所。那些謀物貪財和暴殄天物的行為,都是非收藏人所為??芍^:收之有道,藏之有德。 歡迎關(guān)注公眾號:收藏再出發(fā) 8、孔子《論語·衛(wèi)靈公》云:“道不同,不相為謀。”最初指的是君子和小人之別。意指走著不同道路的人,必不能在一起謀劃。收藏之道首要是求真,真不存,一切則荒廢。求真與求假、藏真與藏假,實乃水火不容。求真藏真者是正道,求假藏假者是邪道,求藏事小,道則事大。正道與邪道之分,正好反映了一個藏人的為事之道。
9、過去古玩行不公開打假,那是因為過去古玩業(yè)有行業(yè)規(guī)則,出來問題行業(yè)圈子或行業(yè)協(xié)會必然進行處理,輕則當事人自行了斷,重則行業(yè)圈子或行業(yè)協(xié)會清理門戶。如1930年,北京老古玩商劉東軒因?qū)⒁粔K真黃田石看成假的,丟不起面子而活活氣死;1936年,72歲的老古玩商人沈古甫,因眼力不濟花10萬元買了幾件假乾隆官窯瓷,門店信譽受損,最后導致破產(chǎn);民國藏家趙汝珍雖然編寫了《古玩指南》一書熱銷不斷,但由于參與日本人扶持的偽政府冀東銀行參事,受到當時和后世一致輕視。
10、收藏家、行家和正道古玩店家絕不與偷盜、強買強賣、欺行霸市及不遵守行規(guī)的人做任何交易,也不與來路不明和盜挖墓葬的鏟子做任何交易。玩收藏講求“安心”二字,心不安則玩的不開心。說不定哪天雷子順藤摸瓜找來,不僅損財損物,搞不好還會進局子。 11、傳統(tǒng)古玩交易不單純是價格上的較量,更重要的是知識和眼力上的較量。無論是買虧了還是賣漏了,均不能退貨或找后賬。因為古玩交易憑的就是眼力和實力,外行不懂也不敢買,敢買必須要懂。買家也許買假買貴,賣家也許賣漏賣低,買賣雙方都承擔著一定的風險。“退貨或找后賬”此風一長,勢必影響其在業(yè)內(nèi)的聲譽。
12、過去發(fā)現(xiàn)店家拿出來的藏品有問題,懂行的藏家只需要把器物的口朝下輕輕地放在柜臺上,以示店家看著辦。懂規(guī)矩的店家,只要聽買家講出子丑寅卯來,店家要必須請客掛紅(封口費),否則傳出去名聲不好聽,大大影響店鋪的生意,嚴重的會導致關(guān)門歇業(yè)?,F(xiàn)在古玩行早已沒了規(guī)矩,更沒了廉恥,都是知道知假賣假,騙的都是不懂裝蒜的有錢人或者故弄風雅的官家。
13、貨主持有古玩欲賣出時必須先開價。賣家不開價,買家絕不會給價。這是防備貨主賣古玩是假,摸行情估價格是真。另外,賣家開價太高,買家有權(quán)不還價。如果買賣雙方因價格分歧沒有成交,賣家另找下家洽商仍未成交返回第一買家時,第一買家一般也不會購買了。
14、內(nèi)行的商家和藏家對容易損壞的瓷器、玉器、玻璃器、珠寶等古玩都不會手遞手傳看,而是要等對方將物品放置在固定物體上之后才拿取觀賞,萬一物品損壞責任自明。不同的器物有不同的拿法,如果發(fā)現(xiàn)對方上手方法不合規(guī)矩便被視為外行,行家不會拿出其他古玩供其欣賞,也不會進行交流或交易了。 歡迎關(guān)注公眾號:收藏重點 15、如果商品被買方損壞,自然包賠,但價格會有商量,貨主也會作出適當讓步,但不會低于成本價,破損商品歸買方所有。作為貨主,切記黑心要天價,良心是生存之本,人在做,天在看。
16、買賣雙方進行交易時不應有第三者在場,不懂行規(guī)的勸其離開,懂行規(guī)的會主動回避。因為交易信息被泄露極易造成各種糾紛和誤解。
17、古玩商之間在購買古玩時也許存在競爭,在售賣古玩時卻不存在競爭。原因是每件古玩商品都有其獨特性,購進的渠道和價格也不一樣,其可比性就小多了。比如同一件器物,一二手進價和三四手進價會差數(shù)倍價格。對于買家而言,沒有貴不貴,只有喜歡不喜歡。
18、買家只能詢問古玩的賣價,不能打聽其買入價格,賣方只能報賣價,絕不會泄露自己的進貨價格。即便那些報出自己進貨價或提供底賬本的賣家,買家千萬不要相信,根據(jù)其市場價值,只出自己能承受的價格,能不能買下來看緣分或賣家當時缺不缺錢。賣家真急需錢購買別的藏品,有時候賠錢也得賣。古玩買賣說白了也是察言觀色的心理戰(zhàn)場。
19、古玩商之間有時會合伙買貨,人稱“拼份子”。但一定是在互相熟悉和信任的前提之下合作。買后約定銷售價格、利潤分配比例,并委托一方負責銷售。 20、古玩行業(yè)里出貨免不了中間人的介紹,只要成交,出貨一方給介紹人必須支付總成交額10%至15%中介費。一般情況下中介人在賣方與買方兩頭都拿中介費。但中介方拿買方中介費的同時,必須保證藏品的真?zhèn)巍7駝t,將有串通之嫌疑。
21、古玩商的強項是能識別真假,準確評估價格,但是辨?zhèn)沃R和價格信息都不會輕易透露,因為這些是他們生存的重要手段。但也有例外,現(xiàn)在許多藏家也開店,圖的是有個與人交流的場所,多半報著以藏養(yǎng)藏的目的。對這類店家而言,只要脾氣對路,可以說無話不談。
22、當有買家將看中的商品拿在手中與賣方商談時,其他對此商品也有興趣的買家不能在旁發(fā)表任何意見,也不能參與競買,應保持適當距離等待。如交易未成,商品被放回原處之后,方可上手與賣方再商談。
23、俗話說買的不如賣的精。一旦遭遇到吃藥買錯,當時或者近一兩天退貨的,買家必須在退還原物無損的情況下,另外扣除30%以上精神補償費(也可稱作交學費)。當然有的奸商死也不退貨,你也沒有辦法。買家眼力不濟,自然要付出代價,否則不會長記性。但這種黑店,路越走會越窄,說不定哪天就不見蹤影。
24、在古玩行,誰都有眼力不濟的時候,打眼是常有的事。真正打過眼的藏家、行家和店家是輕易不會提及的,除非是同道好友之間調(diào)侃。作為行家或店家,圈子里是不會輕易“殺熟”的,因為這種手段無疑于自殺。即便是朋友間轉(zhuǎn)讓或饋贈,必須是大開門的,因為一旦被懂行的人發(fā)現(xiàn),總會敗壞聲譽。
25、作為店家,絕不要輕易“支鍋(組織盜墓)”,當你參與“支鍋”的那天起,就要做好被隨時法辦進局子的準備。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墻,利益之人是最靠不住,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歡迎關(guān)注公眾號:今日點藏 26、現(xiàn)代古玩交易最活躍的是拍賣,一般國外大拍場有信譽保障和相應的法律維護,即便買了贗品可以起訴索賠,只要證據(jù)確鑿,都可以得到賠償和挽回損失。而國內(nèi)則完全不同,法律規(guī)定不保真,行業(yè)規(guī)則是空話。參與舉牌之前,必須請懂行的人看明白再下手。
27、如果莫名其妙接到推銷古玩的電話或信息,千萬別看就刪除,再來就痛罵。因為擁有真精好藏品的商販從來不會干這種傻事,只有奸商騙子和三無黑拍公司才全面撒勾,等魚自咬。你想想,天底下哪有好事自動送上門的?除了你爸媽,再無別人。
28、網(wǎng)絡時代的文物藝術(shù)品買賣方便快捷的同時,更具挑戰(zhàn)性,看到喜歡開門的藏品,標價和報價明顯低于市場價很多的不要購買,索要藏品全方位照片不提供者不要購買,不熟悉的藏友或者網(wǎng)絡上沒有信譽保證的藏品的不要購買。對不熟悉的網(wǎng)友,匯款時最好匯到第三方,收貨驗貨后再放款。
29、在收藏圈,藏而不真,鬼也;藏而不精,爛也;藏而不究,愚也;一個真正的古玩商和古玩藏家,上升到最高境界就則是做人、做事、做學問,要體現(xiàn)古玩的終極文化價值。單純?yōu)榱饲筘敹鴱氖鹿磐尜I賣,則會玩物喪志,毀人毀物。歷史上從來沒有靠古玩發(fā)財?shù)模揽抗磐嫔怵B(yǎng)家糊口的更是操心無度。如果不能體現(xiàn)出玩的樂趣,所有的付出是不成正比的。 30、從事古玩行業(yè)到底有多難?你得有眼力、有悟性、有文化、懂歷史、懂美學、懂工藝技術(shù)、懂高仿做舊、懂考古、懂學術(shù)、懂社會、懂經(jīng)濟、懂經(jīng)營、懂江湖、懂察言觀色、懂法律、有耐力、有吃苦精神、有抗打擊能力、受得了寂寞、受得了委屈、受得了貧困、受得了誘惑、受得了榮譽,有人說搞古玩就是走高空鋼絲,搞古玩就是如履薄冰。
31、對古玩有興趣的人初到古玩市場,當踏入市場大門的時候規(guī)矩就來了。自古古玩市場以地攤為主,攤床為輔。突然想離開,那就要請你繼續(xù)向前或者向后從地攤口出去,千萬別一腳跨出地攤走捷路。其一對人家的不尊重。其二不小心碰壞就是 “無價”的寶貝。
32、和朋友一起逛的時候,不要當著賣主的面,一個勁的問你的朋友這個東西對不對、價格多少合適,我買還是不買?因為在古玩行里是很忌諱當這人家的面評論人家東西不好,或者東西是贗品等。如果不管不顧的亂問,會讓你的朋友非常尷尬,尤其是在你的朋友和古玩行的很多賣家都很熟悉的時候就更是如此。
33、不要借著朋友的關(guān)系砍價格。在古玩行里,友情的利益一般都是分開算。一般新人的這種做法會讓你的朋友和賣主都非常尷尬,可能一次兩次會讓你如愿,不過以后可能就不會有人愿意陪你一起逛了,或者以后知道你的賣家給你報價的時候就高開,到頭來損失的還是你自己。
34、無論逛地攤或逛古玩店,別沒事隨便問價或拿起來,在古玩圈,問價或拿起來說明你看好這件藏品,間接代表著眼力和購買意向。萬一是贗品,不僅賣家暗自嘲笑你,周圍懂行的人更是鄙視你不懂行。 歡迎關(guān)注公眾號:漫談收藏 35、出價不買,行內(nèi)大忌。當你已經(jīng)犯了出價不買的重大錯誤以后,要么就溜之大吉,要么就和人家解釋一下你是新手還拿不準注意,等想清楚了再買。但是千萬不要再報價,假如對方同意而你卻說“其實我不想買,我就是想知道這個東西到底能值多少錢”。古玩行里對這種人有個專門的術(shù)語叫“趟價的”其性質(zhì)類似于商業(yè)間諜。怎樣收場,想想后果。
36、作為新人定要學會領(lǐng)悟暗示。暗示有很多種,不同場合不同情況有不同的暗示,古玩行的交易多數(shù)都是背人的,往往一筆簡單的買賣牽扯到錯綜復雜的關(guān)系,連著不同的人。很多時候這些內(nèi)部的事情不能用語言表達,但是人都會用暗示的辦法提醒你,很多新人經(jīng)常抱怨,說古玩行里的人怎么都那樣冷漠啊,問什么也不告訴。實際不然,只是你還沒有學會領(lǐng)悟暗示。 37、古玩行只有行家,沒有全家。在牛氣的人僅能吃透兩三個專業(yè)而已,其他都是皮毛和大概。就古陶瓷一項,也許只能對幾個朝代或幾個窯口有深入的研究,何況還有字畫、青銅器、玉器、石雕、木器、象牙和珠寶等一大堆。找人掌眼,必須在他所在圈子打聽清楚在行的專業(yè),什么都懂等于什么都不懂,有朋友關(guān)系可以忽略鑒定費,沒朋友關(guān)系記著付鑒定費,因為誰的眼力都是拿經(jīng)驗教訓和時間精力堆砌出來的。
38、作為新人,當買到喜歡藏品,一般情況下同樓或同場不宜咨詢藏品真?zhèn)危憔褪亲稍円驳貌坏较胍慕Y(jié)果。假如所購藏品是假的,你可能憑借此結(jié)論去退貨,如果賣主知道是同樓或同場鑒定的,輕則得罪人,重則招來災禍。作為買家,即便退貨,也不要說誰誰鑒定的真假,否則以后沒人陪你玩兒,這是起碼的規(guī)矩。
39、誠信經(jīng)營是所有商家都要遵守的基本職業(yè)規(guī)范。但古玩行內(nèi)的信用別期望值太高,可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買古董,真假是首要考慮的問題,要么自己眼力好,要么找信譽好的店家?,F(xiàn)在由于銷售宣傳的需要會給買家提供保真的承諾,但這類承諾也多是說說而已,而且對于一個買家來說如果人家明白,不用你保人家也能買,對于不明白的保不保也沒有任何意義,只是讓買家在心理上有個安慰而已。古玩是特殊商品,都保真,傻子都能玩,還要眼力悟性干什么?
40、收藏純粹是自己的事,愛好也罷,投資也罷,事業(yè)也罷。無論藏到什么藏品,關(guān)門搞清楚了再拿出去展示,在好的圈子或在好朋友都是就事論事,懂行的對于藏品的評判更是慎之又慎,絕對不會胡亂下結(jié)論。在網(wǎng)絡論壇里,那些信譽好的店主或評價高的行家藏家,提出不同的意見要認真對待,一片叫好和奉承的,那是國寶幫陣營,即便地攤垃圾在他們眼里都是無價國寶。不幸進入國寶幫怪胎圈子,一旦被洗腦,這輩子收藏生涯算是提前交代了。
41、收藏領(lǐng)域,往往喜歡舉辦各種活動、喜歡羅列一大堆不知所云名頭和大言不慚胡說八道的人基本上都是假貨忽悠騙子。什么聯(lián)合國金獎藏家、國際十大收藏家、中國十大風云藏家、中國十大國寶藏家、中國疑似文物委員會藏家等等都是唬人的把戲,其背后都值得普通民眾警惕。除了一大堆新仿地攤垃圾工藝品和一大群神經(jīng)錯亂的瘋子,與古玩收藏沒有半毛錢關(guān)系。但這些對社會危害很大,嚴重玷污了中國的收藏名譽和收藏環(huán)境。 |
|
來自: 斗室lv0c82bo6e > 《鑒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