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劇戚派藝術,在上世紀50年代之后曾經紅遍大江南北,整整半個世紀,越劇迷們幾乎人人都會“林郎啊”,個個能唱“有了金,有了銀”,哆嗦啦的戚派旋律耳熟能詳、扣人心弦。
然而,隨著社會節(jié)奏的加快,越劇年輕戲迷越來越少,以唱悲劇出名的戚派藝術更是漸漸被邊緣化,戚派傳人青黃不接。面對這種狀況,戚派第三代優(yōu)秀傳人——金靜,毅然放棄優(yōu)越的安逸生活,全身心投入到弘揚傳承戚派藝術的事業(yè)中,只為那份不舍的戚派情結!……
嶄露頭角初綻放
16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筆者在電視上看了金靜參加首屆江、浙、滬越劇青年演員電視匯演大獎賽中的《梁?!た揿`》,大段的清板唱得蕩氣回腸,原來越劇可以如此美麗、如此震撼!那時,我上初中一年級,剛喜歡越劇不久,我猜想金靜會不會是戚雅仙老師的女兒,這么神似,應該說青出于藍勝于藍,她的嗓音、扮相更勝戚老師一籌,從此,戚雅仙和金靜成為我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們的唱腔常常伴我甜甜地入睡。
在喜歡越劇的過程中,我了解到金靜不是戚老師的女兒,而只是她的親傳弟子,得意門生。1983年,金靜以全校第一名的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于上海戲曲學校,進靜安越劇團后,在恩師戚雅仙老師的悉心培養(yǎng)下,本就倍具天賦的她更是技藝大增。那時是靜安越劇團最紅火的時候,老中青三代演員同時在舞臺上涌現,戚雅仙、周雅琴、朱祝芬、金靜,真正做到了幫、帶、傳,戚派藝術像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為廣大戲迷所喜愛。
金靜天資聰穎,又虛心好學,深得戚雅仙和傅駿(戚老師的先生)老師的欣賞和偏愛,很快就在眾多越劇姐妹中脫穎而出,擔當主演了《梁山伯與祝英臺》、《香羅帶》、《洪洞奇案》、《玉堂春》等多部大戲。在1984年首屆江浙滬越劇青年演員電視匯演大獎賽上獲得三等獎,同年獲得上海市青年演員會演新苗獎,1986年榮獲第二屆江浙滬越劇青年演員電視匯演大獎賽二等獎,并獲“越苑十佳”、“上海市青年藝術十佳”稱號,同年榮獲全國越劇中青年演員廣播大獎賽優(yōu)秀獎。除了戚派,金靜還會呂派、金派、袁派、畢派,都唱得原汁原味,并且對京劇、滬劇、錫劇等其他劇種也是演繹得惟妙惟肖。當時,她演唱的一些歌曲還被灌錄成唱片,成為一個剛出道不久便大紅大紫的戲歌雙棲明星。
1987年,金靜隨出國大潮選擇了東渡扶桑,拿戚雅仙老師的話說她是絕對舍不得金靜離開越劇舞臺的,十年能夠培養(yǎng)出一個狀元,但不一定能夠培養(yǎng)出一個好演員。然而,金靜為著心中的夢想和追求毅然去了日本,戚派園中的一株玫瑰剛剛盛開轉瞬又消逝了,引得多少戲迷為之難過和癡戀!

難分難舍舞臺情
身在異國他鄉(xiāng),金靜有了自己的事業(yè),穩(wěn)定且富足,但她始終放不下心愛的越劇和戚派藝術,盡管在日本也經常演唱戚派名段,每次回國更是頻頻亮相(一次,筆者在電視上聽主持人介紹說金靜特地從日本趕回來參加此次演出,當時我興奮得驚呼雀躍,把身邊的友人嚇了一跳),看著觀眾如癡如醉、喝彩叫好,這愈發(fā)地勾起她對舞臺的不舍和向往。
2000年,靜安越劇團成立50周年,金靜和其他師姐妹一起參與了《玉堂春》等系列演出活動,并錄制了一些唱片??粗菅畔衫蠋熞笄械难凵?,看著戲迷們那幾乎瘋狂的熱誠,難分難舍舞臺情,那一年,她終于回國定居了。
之后,金靜受蕭雅藝術工作室邀請,排演了新戲《狀元未了情》,戚老師在病床上還悉心指導、一直掛念著愛徒的排練情況,盡管最終未進劇院觀看演出,但金靜把戚派悲凄的狀元夫人形象演繹得淋漓盡致,以告慰恩師在天之靈。緊接著,她又加盟上海越劇院,演出戚派名劇《血手印》并舉辦了個人專場。2009年,與畢派優(yōu)秀傳人楊文蔚復排《玉堂春》,全國巡演幾十場,場場爆滿,再次掀起一股“戚畢熱潮”。
花發(fā)知風雨,人生足別離?;厣虾V蟮那皟赡辏痨o打理著家里的設計公司,還開了一個“卡貝”花店,經營著自己喜愛的插花藝術,后來發(fā)現自己根本離不開越劇、離不開戚派藝術,她狠狠心把那些價值昂貴的插花設備當廢品爛鐵處理了,正式回歸越劇舞臺,且忙得不亦樂乎,她要把那些逝去的時光補回來。除了排演三出大戲,她在越劇經典版電影《紅樓夢》中成功塑造了薛寶釵,又先后拍攝越劇電視連續(xù)劇《血手印》、《牡丹亭還魂記》和《玉堂春》。尤其是《牡丹亭還魂記》,金靜帶著病體,每天堅持打完點滴便投入拍攝,那段時間對她來說,是一種煎熬并享受,她為自己的選擇默默堅守著。并先后錄制了《戚派名旦金靜》CD、音帶,《慈母恩師梨園情》VCD和八碟裝的《金聲雅韻——金靜戚派經典唱腔集》CD等大量音像資料,還和戚雅仙老師的女兒傅幸文一起做了大量戚老師的音配像搶救工程。
因為對越劇戚派藝術的摯愛,因為心中不舍的舞臺情結,金靜努力了,也付出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她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第一批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這對金靜而言是最彌足珍貴的獎勵。

越劇戚派傳習所
2012年6月8日,越劇戚派傳習所在張家港市南豐鎮(zhèn)永聯村揭牌成立,這里有金靜的工作室、有劇場、有齊全的服裝道具,還有小戲樓,一場匯集了眾多名人名家的“雅歌永相傳”演唱會呈現在廣大戚派戲迷面前。為了這一天的到來,金靜已經辛苦很久,她動情地說:“戚派藝術是美麗的,我會延續(xù)這份美麗,承上啟下,把戚派藝術發(fā)揚光大!”
這是一份承諾,更是一種責任,感謝金靜、祝福金靜,相信戚派這支奇葩在不久的將來定會盛開!
電子屏上播放著一個早期的采訪視頻,是戚雅仙老師對愛徒金靜的殷殷寄語,伴著戚老師的清唱,悠遠而真切,朱祝芬、金靜、余玉蟬、謝嬋、徐婷三代戚派弟子在舞臺上相互鼓勵、相互支撐,對著戚老師的音容,臺上臺下淚水禁不住滑落如許……這是戚派藝術的魅力,是沉寂太久后的爆發(fā),更是一種激動和感動。
演唱會上,戚派弟子們演繹了一折折戚派經典名劇,《白蛇傳·合缽》、《梁?!な讼嗨汀贰ⅰ堆钟 し▓黾婪颉?,還有越劇名家王志萍的祝賀演唱,金靜則演出了《玉堂春·蘇三起解》,之后又搞了越劇《玉堂春》舞臺藝術片簽售儀式,被來自全國各地的金靜迷們團團圍住,整個活動高潮迭起,瘋狂而有序,是一次難得的戚派盛宴。
為了“把戚派藝術發(fā)揚光大”這份承諾,金靜努力去實踐了。近兩個月,金靜冒著酷暑和余姚越劇團當家小生、畢派優(yōu)秀傳人阮建絨在緊鑼密鼓地排練戚畢代表作《白蛇傳》,為了此劇的完美,她聘請了張善元、朱曉瑜、周志剛等名師指導,并不斷磨練、走臺、吊嗓,已經踩破了兩雙繡花鞋,還踢斷了幾根槍,這對一個中年演員而言,沒有堅持不懈的毅力根本是做不到的,劇組于2012年10月份開拍國內首部3D越劇電影。這是越劇戚派傳習所的第一個大戲,金靜累并快樂著,很充實也很滿足。
在天的那頭,戚雅仙和傅駿老師看著愛徒的努力和成長一定笑了……


亦師亦友亦姐妹
初識金靜,是在2003年3月15日,當時她和蕭雅攜新戲《狀元未了情》來寧波演出,開演之前我拉著同學去后臺找她,送上了一盒幸運星,里面夾著一封我寫的信。并大膽向金靜要了手機號碼,從此,我的生活多了一份牽掛和癡想。
每次和金靜聯系,她都勸我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后來我畢業(yè)工作了也是如此,這一點很像傅駿老師,我的心里越發(fā)感激他們。和她相識的這十年,看了她的不少戲,偶爾也會泡泡電話粥,喜歡聽她爽朗的笑。去她家的時候,發(fā)現書房里還有一盒我送的幸運星和信,原來她是如此看重戲迷的情誼?!把鸥栌老鄠鳌毖莩獣x幕時,我上臺送了1000個千紙鶴給她,末了,她把所有的鮮花都送給了熱情的戲迷,唯獨留了我的一籃千紙鶴交給工作人員,說是學生送的,替她拿著。哈,我成了她的半個學生呢!
金靜是個豪爽坦誠的人,沒有半點明星架子,能夠與戲迷玩在一起,“夢靜軒”的QQ群里我們喜歡親昵地稱呼她“寶貝老師”或是“老師”,當面也這么叫,倍感親切。和戲迷聚會的時候,她會放開戲喉大唱幾段,也會教我們唱腔和動作,還手把手教過我一段《血手印·你不問情由破口罵》,每次都玩得特別盡興。
金靜又是個細心感恩的人,懂得關心別人。在2003年我第一次去上海看她時,為了不讓我失望,她特地從外面趕回來請我吃飯;在約我去參加她的節(jié)目錄制時,聽說我要參加考試,就說先抓好主業(yè);在我情緒最低落的時候,她會在一群戲迷中叫我睡在她的房間,和我暢聊,引得大家不勝艷羨;在我工作上舉棋不定時,她說既然老總這么賞識你,就不要離開,應該帶著感恩的心好好工作。
金靜還是個仗義的好人,她的善良、她的古道熱腸,讓所有與她有深交的朋友無不為她感動。2011年1月30日,大年廿七,我媽媽因為一場車禍不省人事,第二天在萬般無奈下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打通了金靜的電話,她關切地安慰著我,又聯系了她身邊的一些好朋友,最終幫我托關系請來了上海華山醫(yī)院最好的專家醫(yī)生來慈溪給我媽媽動手術。那時已是年關,金靜毫無顧忌,后來又多次問起我媽媽的恢復狀況。這份恩情,我們全家都牢牢記著。


結語
金靜,越劇戚派藝術的使者。她,不做溫室里的嬌花,卻愿成為一顆小草,甘受風雨洗禮,朝聞露,夕枕土,自有香如故。
越劇戚派,因你的努力而變得更加美麗,看著一張張年輕的笑臉走進劇場看你的演出,我相信,戚派藝術一定會再吐芬芳、絢爛開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