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家醬香餅 醬香餅是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種特有的小吃,又號稱“中國披薩”,此餅以香、甜、辣、脆為主要特點,它辣而不辛,咸香松脆,在很短的時間內暢銷熱賣于全國大中小城市。 食材:面粉300g、開水100g、涼水100g、油30g、郫縣豆瓣10g、甜面醬10g、蒜蓉辣醬10g、酵母鮮回香粉3g、酵母鮮回味粉3g、孜然粉1小勺、花椒粉1小勺、八角粉1小勺、熟芝麻碎適量、蔥花適量、冰糖適量。 步驟: 1 /面粉一分為二,一半將開水澆入面粉中,攪拌至水分消失,揉成團,另一半加入涼水,攪拌至水分消失,揉成團,將2種面團揉成一個大面團,放在一邊醒30分鐘。 2 /準備炒醬的材料,其中郫縣豆瓣醬最好用刀剁得碎一點。 3 /將炒鍋放入油,加入幾顆冰糖,當冰糖化掉的時,將三種醬放入鍋里的油中,小火炒出香味,放入小半碗水,燒開,放入適量的孜然粉、回香粉、回味粉、花椒粉,八角粉,然后中火加熱,煮到像稀粥的狀態(tài)就可以關火了。 4 /將芝麻放入鍋中,小火炒香,一半用搟面杖碾成芝麻碎,一些用來備用。 5/將醒好的面團分成3份,取其中一份搟成大薄片先撒上花椒粉和熟芝麻碎。 6 /卷起后,收緊兩頭。向相反的方向旋轉成,壓成圓餅。搟成薄薄的圓 7 / 放入預熱好的電餅鐺中,烙至兩面微黃。 8 /用油刷刷上炒好的醬。撒上蔥花或蒜苗碎。 9 /撒上熟芝麻碎,蓋上蓋,再烙兩分鐘。 10 /烙好后,切成小塊就可以享用來哦。(根據(jù)需求來添加蔥花,此處沒有添加) 2蔥油餅 蔥油餅是北方地區(qū)特色小吃的一種,中國河南,山東、東北、河北等地都有該小吃。口味香咸,主要用料為面粉和蔥花,是街頭、夜市的常見小吃。 食材:面粉350克,開水200克左右,雞蛋一個,蔥油 ,小蔥一把,鹽4克,雞肉增鮮膏(TC01)5克,胡椒粉2克。 步驟: 1、在350克面粉中慢慢加入200克左右的開水,邊加邊用筷子攪拌,最后打進一個生雞蛋,揉勻。分成二兩一個的面團涂點油,醒半個小時。 2、一把小蔥切成小段,加入鹽、胡椒粉,燒熱50克蔥油,倒入拌勻。 3、把面團搟成薄片,均勻抹上雞肉增鮮膏(可稍微加點水稀釋一下),然后鋪滿油蔥。 4、從下到上卷起,再繞成盤旋狀,最后將收口壓緊,靜置3-5分鐘,將盤旋狀面團輕輕搟成大約3~4毫米薄的圓餅就可以了。 5、燒熱平底鍋刷油放入面皮,蓋上鍋蓋兒,小火煎,烙到兩面金黃熟透即可。不蓋鍋蓋兒,餅水分蒸發(fā),口感會酥脆。要是喜歡吃脆點的,餅煎熟后可以揭開鍋蓋繼續(xù)煎一會兒。 3土豆餅 食材: 土豆3個、火腿20克、菜椒20克、甜玉米50克、胡蘿卜20克、雞蛋1個、面粉20克、鹽半勺、孜然粉半勺、菜籽油少量 1、土豆去皮切成片,放入鍋中蒸15分鐘,蒸熟的土豆用勺子壓碎搗成土豆泥。 2、菜椒、胡蘿卜、火腿切成丁,甜玉米掰成顆粒。 3、將土豆泥放入碗中,菜椒、胡蘿卜,火腿和玉米一起放碗中,倒入面粉,打入雞蛋,添加半勺鹽和半孜然粉,用勺子攪拌均勻。 4、不粘鍋鍋中熱油,取小團土豆泥壓扁,放入鍋中小火慢慢煎硬,再翻面繼續(xù)煎另一面,兩面煎至金黃色,兩面有脆脆的口感即可。 5、做好盛盤中就可食用了,做法非常簡單,外脆里軟,吃了還想吃。 4餡餅 材料:韭菜,雞蛋,木耳,鹽,調和油.胡椒粉,香油,海鮮醬油少許 做法: 1、雞蛋3個打散,放入足夠多的鹽,炒熟后弄碎。(足夠多的鹽指的是整個餡料的鹽分) 2、木耳切碎放進雞蛋里。 3、韭菜切成末放進盆里,加入調和油拌勻。(這步很關鍵哦) 4、將炒好的雞蛋和木耳加進韭菜里,放點胡椒粉和海鮮醬油調味。 5、用醒好的面把肉餡包成包子狀,然后放在面板上用搟面杖像做大餅一樣的搟到薄厚均勻; 6、把餅鐺中放上一層豆油,待油熱后把搟好的肉餅放到餅鐺中,兩面均加熱到率為焦黃便可以出鍋。 5雞蛋餅 材料:普通面粉140g ,水190g,雞蛋3個,鹽2g,小蔥2棵 步驟: 1、面粉放在碗中,打入雞蛋。 2、加入水,調成雞蛋面糊,再加入鹽,攪拌均勻。 3、小蔥洗干凈切碎,剩下的2個雞蛋打散備用(也可以直接把雞蛋打散在餅上)。 4、平底鍋倒入少許油,燒熱后轉小火。 5、倒入雞蛋面糊,等面糊表面凝固。 6、倒入適量打散的雞蛋液(可直接把雞蛋打在上面,用勺子攤均勻)。 7、表面撒香蔥碎,雞蛋液凝固后翻面。 8、停一會卷起,關火,切斷(也可刷上自己喜歡的醬,加入喜歡的蔬菜,肉類)即可開吃。 6肉餅 材料:高筋面粉、豬肉、牛肉、蔥姜蒜 步驟: 1、香河肉餅用中筋面粉和30、40度的溫水和面。要醒面三十分鐘。這個時間可以用來和餡; 2、所謂肉餅即餡中除了蔥姜蒜外不添加加任何的蔬菜。配上十三香、鹽、味精、少許淀粉、醬油或老抽、香油、豆油攪拌均勻; 3、如果是豬肉和牛肉還可以配一點豆瓣醬來調味; 4、肉餡攪拌均勻后用醒好的面把肉餡包成包子狀,然后放在面板上用搟面杖像做大餅一樣的搟到薄厚均勻; 5、把餅鐺中放上一層豆油,待油熱后把搟好的肉餅放到餅鐺中,兩面均加熱到率為焦黃便可以出鍋。 7肉夾饃 “肉夾饃”的叫法是古漢語的省略句式,其意為“肉夾于饃中”。它是中國陜西省漢族特色食物之一。白吉饃要用火烤鐵鏊烙,配上陳年老湯所制的臘汁肉,兩種食物絕妙組合互為烘托,將各自滋味發(fā)揮到極致。饃香,肉酥,肥而不膩,濃郁醇香,回味無窮。 用料:面粉500g,溫水250g、安琪酵母粉5g,白糖少量,愛餐謀老鹵膏210g 1、用溫水化開酵母,每500克面粉加入3-5克酵母,分次加入面粉中(可加入微量白糖或泡打粉輔助發(fā)酵),揉成光滑的面團,揉面講究手光、盆光、面光。蓋上保鮮膜,放溫暖處(約30-36℃)發(fā)酵至二倍大,內部呈蜂窩狀 。將發(fā)酵好的面再次揉面排掉氣體,搟成薄片,卷成長條狀,切分成等份大小的面劑。將面劑制成圓形面坯(稍硬,含水量40%左右),靜置15-20分鐘。 2、將面劑放入電餅檔小火烤制,待面餅烤制兩面金黃,聞道麥香味即可。 3、210g老鹵膏兌3斤水,攪拌均勻,燒開,就是一鍋鹵水 4、選用瘦七肥三的豬五花肉,五花肉洗凈后切成大塊,然后焯燙一下取出,切成小丁或片,也可以最后燉好后再切。將處理好的五花肉放入制作好的鹵水中,大火燒開后,轉小火,慢燉60-90分鐘,煮至酥爛,放鹵汁中保溫浸泡,讓肉充分入味。 5、將臘汁肉(60-65g)剁碎,淋上一點肉汁調味,將烤好的白吉饃,用刀在一邊劃開至3/4處,再將剁碎的肉塞入即可。 8韭菜胡蘿卜蛋煎餅 食材:高筋面粉、雞蛋、韭菜、香蔥、胡蘿卜、鹽、油、水 步驟: 1、材料洗凈、備好;韭菜和香蔥切段,胡蘿卜切絲;高筋粉里加水;加入蛋液,慢慢攪勻;攪成面糊,拉起會慢慢滴落;加入處理好的蔬菜。 2、加入鹽調味;攪拌均勻;平底鍋的油中火燒至7成熱,將面糊倒入;晃動鍋子,使面糊鋪滿鍋底;待一面金黃后,翻面,再慢慢煎熟;將煎好的蔬菜餅切成菱形塊盛盤。 9家常蛋餅 食材:中筋面粉、淀粉、雞蛋、鹽;色拉油(做蔬菜餅我們用的是蛋糊,這里我們用的是面糊)、蔥末、冷水 步驟: 1、將面粉、冷水、淀粉、鹽、色拉油混合,攪拌均勻,醒15分鐘左右。這些材料的用量要自己根據(jù)需要縮減。當早餐的話就要減少分量了。這個調好的面糊也是可以再調節(jié)濃稠度的。 2、平底鍋刷一層薄薄的油,燒熱后倒入一大勺面糊,攤成面皮,待面皮凝固成型后打入一個雞蛋,像攤煎餅一樣操作,用鍋鏟將雞蛋攪散,使蛋液均勻的覆蓋在面皮上,待蛋液即將凝固的時候將餅卷起,一定要在蛋液還沒完全凝固的時候卷起,這樣才能裹得成型。 3、卷起后小火再煎一下,待蛋卷上色,成金黃就可以拿出來了,切塊裝盤就可以吃了。 10胡蘿卜雞肉餅 食材:雞胸肉、胡蘿卜、面粉、鹽 步驟: 1、準備材料,胡蘿卜去皮切成碎末。 2、雞胸肉剁成肉泥,加入胡蘿卜末,加入兩勺面粉,調入鹽,倒些水調成面糊。 3、平底鍋放入少量油,燒至溫熱關火,把胡蘿卜雞肉泥面糊放入模具中,做出形狀,開中火煎熟即可。 11薄皮韭菜餅 用料:普通面粉300克、韭菜一大把、雞蛋3個、粉絲一把、鹽適量、味精適量、糖適量、麻油適量、熱水適量、紅尖椒幾個 步驟: 1、面粉加入熱水用筷子拌一拌,水要一點一點加入,不要一下子倒入水, 2、揉成面團,用濕布蓋起來醒一下 3、接下來做餡料,把雞蛋打散炒熟 4、把雞蛋切碎,粉絲提前泡軟,瀝干水分,切碎 5、韭菜切碎,取幾個紅尖椒切碎 6、把所有食材放入大碗里,加入鹽,糖,味精,麻油用筷子拌一拌 7、面板上撒點面粉,把面團搓成長條, 8、分成大小均勻的小劑子,搟成中間厚,邊上薄的面皮, 9、包入餡料,像包包子一樣收口挒緊,然后輕輕的按扁 10、平底鍋中刷點油,把餅擺在鍋的邊上,小火烙熟 12玉米餅 食材:50克鮮玉米粒、200克草魚肉末、100克馬蹄肉、1個 雞蛋、各少許 姜絲香菜、5克鹽、 2克味精、生粉少許、 步驟: 1、馬蹄拍碎,剁成末,香菜切末,姜絲切末。 2、將切好的馬蹄、香菜末、姜絲分別裝入碗中。 3、鍋中倒入清水,加入鹽。倒入玉米粒,煮約1分鐘后撈出 4、取一半馬蹄末裝入干凈毛巾內,擠干水分。 5、草魚肉末加鹽、味精、姜末拌勻。再加入玉米粒、馬蹄末拌勻。 6、 從打開的雞蛋中濾出蛋黃,倒入碗中拌勻。 7、放入剩余的馬蹄末拌勻。加入生粉、香菜末。 8、打至上漿,再將拌好的肉末塞入模具中,制成玉米餅。 9、 用油起鍋,將做好的玉米餅放入鍋中。 10、小火煎約1分鐘后,用鍋鏟翻面。繼續(xù)煎約2分鐘至金黃色,盛入盤內,裝飾即可。 13中華餡餅 酥脆的餅皮,內餡包上滿滿的美味。在鍋上烙至兩面金黃,幸福感的早晨,從一個好吃的餡餅開始。 食材:中筋面粉500g,安琪酵母2.5g,安琪饅頭改良劑2g,水240g,豬肉500g,食鹽5g,生抽醬油15g,老抽醬油10g,白胡椒粉3g,安琪雞精4g,姜末5g,安琪餡旺3g,蔥花50g,香油10g,色拉油20g,胡蘿卜丁50g,香菇丁20g 步驟: 1、酵母用水溶解后,與面粉、改良劑、水和面至面筋充分形成,經過壓(揉)面至面坯光滑,靜置待用 2、將肉餡原料攪勻,面團分劑子,包入肉餡,收口收緊,按成餅狀 3、醒發(fā)40~50分鐘,溫度34~36℃,濕度75% 4、平鍋煎至兩面金黃成熟即可 14巧餅 食材:面粉500g,溫水220g,奶粉15g,百鉆白糖50g,安琪酵母5g,模具數(shù)個 步驟: 1、溫水溶解酵母,將酵母水分多次倒入摻有奶粉和白糖的面粉中,揉成均勻的面團 2、揉好的面蓋上保鮮膜室溫醒發(fā)一小時,醒發(fā)好的面團拿出來用手揉勻,面揉得時間越長,做出的成品越好吃,顏色越白 3、揉好的面團切下一塊,搓成長條,按照模型的大小揪成小劑子,將小面塊放進卡子里,用手指按壓,并刮去多余的面 4、最后使勁磕出來,一排小巧餅就做好了,蓋上干布醒發(fā)一刻鐘 5、烤箱185度預熱,十分鐘就好,晾涼后即可食用 15茯苓餅茯苓是一種生長在松樹根部的真菌。它性味甘淡,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作用,治病范圍相當廣泛,適用于水腫尿少、脾虛食少、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癥,對女性滋補效果最佳。 食材:茯苓粉 / 糯米粉 / 薏仁糙米粉 / 黑苦蕎粉 / 雞蛋 / 牛奶 / 蜂蜜 / 黑芝麻糊 / 核桃糊 步驟: 1、將雞蛋磕入大碗內,將上述各種配料加入,攪拌成稀糊狀待用 2、平底不沾鍋加入少量食用油,加到7-8層熱,把薄餅糊倒入煎成薄餅。餅要盡量攤得薄才香脆 3、一面煎到金黃以后,輕輕翻另一面繼續(xù),兩面都煎好,就可以起鍋了 16春餅步驟: 1、用開水燙面,水一定要滾開。 2、把燙好的面和成面團后,沾涼水用拳頭搋面,讓面上勁。 3、把搋好的面團,放在有蓋的容器里,餳上一段時間。 4、胡蘿卜切絲、茼蒿桿洗凈切段、綠豆芽洗凈,水發(fā)木耳切絲 5、鍋里倒油,油熱后放入胡蘿卜絲、綠豆芽、茼蒿桿、木耳絲翻炒。 6、根據(jù)個人喜好放入精鹽,翻炒均勻。最后倒入榨菜絲,翻炒均勻后,即可出鍋。 7、把餳好的面團,揉勻后,揪成小劑子。 8、把面劑子按扁,抹上香油。在抹好香油的面劑子上灑一點面醭。 9、把兩個面劑子抹有香油的面,兌在一起,按扁。把面劑子搟成薄餅。 10、放入鍋內,小火烙制,烙好一面,翻過來烙另一面,火一定不要大,不要烙糊。 11、把烙好的餅沿邊揭開,把炒好的配菜碼在餅里,卷好即可。 17芝麻糖餅 食材:面粉150克,熟黑芝麻50g,熱水80克,色拉油10克,百鉆白砂糖40克 步驟: 1、熱水慢慢倒入面粉中,邊倒邊用筷子攪 2、揉成團后,加入油,再揉成較光滑的面團 3、蓋上蓋,醒半小時,分成5份; 4、芝麻磨成芝麻粉,與糖和面粉拌均勻 5、取一份面團,搟成略薄的皮,放入餡料,包起來封口,略壓平 6、撒上黑芝麻,再略搟薄,鍋中刷薄油,中小火,下餅 7、大概2分鐘左右,一面烙熟,翻面再烙另一面至熟,兩面微黃即可 18山東喜餅食材:面粉350克,糖75克,雞蛋2個,蛋黃2個,花生油80克,牛奶25克,安琪酵母4克 步驟: 1、把除面粉外的原料攪拌均勻融化后加入面粉,和成均勻的面團蓋上保鮮膜,發(fā)酵至2-2.5倍大 2、面團排氣后等分成8份,用手揉圓,蓋上保鮮膜餳15分鐘,用手按扁,搟成厚度1厘米的圓餅 3、蓋上擰干的濕布餳30分鐘,平底鍋預熱后加少許油放入生坯小火烙至金黃 4、翻面,加上蓋,再小火烙至另一面也呈金黃色,把餅立起來,邊上也烙至上色 5、做好的喜餅色澤金黃,蛋香濃郁,口感暄軟 19老北京麻醬火燒步驟: 1、純正紅糖碾粉后加香油化開,在其中加入麻醬用力攪勻成麻醬糊 2、溫水加酵母和面,和的軟一些,餳發(fā)30分鐘,把面團搟平,攤開,抹上麻醬糊 3、要邊抻邊卷,從而分出盡可能多的層,分成均等的小劑子,收口朝下,按成餅狀,松弛15分鐘 4、在餅皮上抹一層生抽,粘上芝麻,就成型了,擺放在烤盤里,用180度的溫度烤20分鐘左右即可 20黃橋燒餅食材:面粉320g,肥肉50g,火腿100g,蔥2棵,色拉油60g,鹽5g,安琪酵母2g,百鉆白砂糖15g,香油10g,水100ml,白芝麻30g,蛋液40g 步驟: 1、肥肉、蔥、火腿切碎,加入白糖、鹽和香油,充分攪拌均勻待用 2、120g面粉和60g色拉油,揉和成油酥面團。200g面粉、10g白糖和酵母,加適量水揉成酵面團 3、餳10分鐘后將酵面團包裹上油酥面團,收口朝下,搟成厚約3mm的薄片 4、從一側卷起稍微按扁,切成一個個小劑子 5、用搟面杖搟薄成餅皮,并填入足量的餡料,包好后用手稍稍按扁 6、表面刷蛋液,沾滿白芝麻, 放入烤箱,210度烤制15分鐘即可 21手抓餅 食材:中筋面粉1000g、安琪活性干酵母3g、安琪饅頭改良劑3g、食鹽15g、色拉油50g、水600g 步驟: 1、酵母、改良劑放入面粉中拌勻,加油、水和成面團。使面團面筋充分形成,面團表面光滑。 2、餳面40-50分鐘,分割面團120g。 3、表面刷油,將面坯用搟面杖制成薄的面皮,表面刷油或調味料。一層層疊起后卷成圓坯。 4、靜置約10—15分鐘,搟制成圓型,表皮撒上芝麻。 5、 放入電餅檔中,用180℃左右的下火溫度,烙制兩面金黃即可。 6、裝盤時,把餅往中間盤起,更有層次感。 22酒釀餅食材:中筋粉 500g、米酒釀 100g、安琪饅頭改良劑2g、安琪酵母 5g、白砂糖 30g、水 150g、黑芝麻 20g 步驟: 1)面粉加入安琪酵母和饅頭改良劑、白砂糖,加水和米酒釀攪拌成團。 2)把面團壓10-12次。 3)圓模具按壓成形,表面中間沾水粘上黑芝麻。 4)面團重量:100g/個。 5)面團發(fā)酵:36-38℃,濕度70-75%。 6)面團成熟:發(fā)酵完成后烘烤或烙至成熟。 7)烘烤溫度:上火180℃ 下火 170℃ 8)烘烤溫度:12分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