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與詩詞
獨具一格的古典文學公眾號
|古典文學|詩詞|古文|國學|
古典文學與詩詞 獨具一格的古典文學公眾號 |古典文學|詩詞|古文|國學| 在中國詩歌中, 詩人常常以“無題”為題作詩篇。 之所以用“無題“作題目, 是因為作者不便于或 不想直接用題目來顯露詩歌的主旨。 無題詩有五言無題詩、七言無題詩等。 古代無題詩代表人物是李商隱。 今天,我們來讀讀李商隱 最著名的八首《無題》詩, 每一首都情意綿綿。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全詩以“別”字為通篇文眼,描寫了一對情人離別的痛苦和別后的思念,抒發(fā)了無比真摯的相思離別之情。也有人說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悶苦,具有濃郁的傷感色彩,極寫凄怨之深、哀婉之痛。 《無題》 唐·李商隱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 這首詩是寫一位深鎖幽閨的女子追求愛情而失望的痛苦,是一篇“刻意傷春”之作。 “相思”本是抽象的概念,詩人由香銷成灰聯(lián)想出“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奇句,化抽象為具象,用強烈對照的方式顯示了美好事物之毀滅,使這首詩具有一種動人心弦的悲劇美。 《無題》 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 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 十五泣春風,背面秋千下。 這首詩以少女懷春之幽怨苦悶,喻少年才士渴求仕進遇合之心情。 八歲小姑娘喜歡偷偷地照鏡子,已能把自己的眉毛畫成長眉了。十歲到野外踏青,想象著荷花做自己的衣裙,十二歲開始學彈箏,套在手指上的銀甲一直沒脫下來。 十四歲時,要避免見到男性,連最親的人也不能見。這時她可能在猜想何時出嫁吧。十五歲時,她背對著秋千,在春風中哭泣,怕春天的消逝。 《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zhuǎn)蓬。 這是一首戀情詩。詩人追憶昨夜參與的一次貴家后堂之宴,表達了與意中人席間相遇、旋成間阻的懷想和惆悵。 這首詩感情深摯纏綿,煉句設色,流麗圓美。詩人將身世之感打并入艷情,以華艷詞章反襯困頓失意情懷,營造出情采并茂、婉曲幽約的藝術境界。 《無題》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第一首是一首艷情詩。詩中寫女主人思念遠別的情郎,有好景不常在之恨。先從夢醒時情景寫起,然后將夢中與夢后、實境與幻覺來柔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疑夢疑真、亦夢亦真的藝術境界,最后才點明蓬山萬重的阻隔之恨,與首句遙相呼應。 這樣的藝術構(gòu)思,曲折宕蕩,有力地突出愛情阻隔的主題和夢幻式的心理氛圍,使全詩充滿迷離恍惚的情懷。 《無題》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 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 溧陽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墻看。 歸來展轉(zhuǎn)到五更,梁間燕子聞長嘆。 哪兒傳來陣陣清亮的箏聲,伴隨著急驟的簫管?在櫻花怒放的深巷,在垂楊輕拂的河岸。東鄰的貧家中有位姑娘,年紀大了還嫁不出去,對著這當空的麗日,對著這暮春三月半。 溧陽公主剛剛十四歲,在這清明回暖的日子,與家人一起在園墻里賞玩。這位貧家姑娘回到家后一夜輾轉(zhuǎn)無眠,只有梁間的燕子,聽到她的長嘆。 《無題》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任好風。 第一首抒寫青年女子愛情失意的幽怨,相思無望的苦悶。開頭寫女子在縫制羅帳,她渲染在往事的追憶和對會合的深情期盼中。 她回憶起與意中人的初次相遇:那回邂逅,來不及用團扇掩蓋; 可你驅(qū)車隆隆而過,無語相通。 石榴花紅的季節(jié),春天已經(jīng)消逝了。在寂寞的期待中,我們何時才能再相見呢? 《無題》 重帷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重重帷幕深垂,我孤居莫愁堂;獨臥不眠,更覺靜夜漫漫長長。楚王艷遇巫山神女,原是夢幻;青溪小姑住所,本就獨處無郎。 我是柔弱菱枝,偏遭風波摧殘;我是鈴芳桂葉,卻無月露芳香。雖然深知沉溺相思,無益健康;我卻癡情到底,落個終身清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