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跟漢高祖劉邦一樣,出了名的大殺功臣的君主,朱元璋到了晚年,性格變得殘忍多疑。他費盡心機,殺害了大批功臣,替自己的后世子孫掃平道路,然而他在火燒“慶功樓”之后,猛然間又想起了一個人 他就是明朝跟著朱元璋的開國功臣劉伯溫,朱元璋作的缺德事,能夠瞞得了天下人,無論如何也瞞不了神算劉伯溫,不滅這個口,將來必定壞大事,于是他急忙請錦衣衛(wèi)讓劉伯溫再次還朝,可是錦衣衛(wèi)來到青田劉伯溫的家 這錦衣衛(wèi)來到劉伯溫家,卻見劉伯溫府內(nèi)白幡飄飄,靈棚高搭,哀樂陣陣,哭聲幽幽,進出的人個個頭包白包,面色黯然,腳步匆匆,原來劉伯溫已在頭一天死了,錦衣衛(wèi)看到這個場景趕緊回去跟朱元璋稟告說劉伯溫死了 朱元璋聽說劉伯溫死了心里的一塊石頭總算放下,可是朱元璋心里依舊不安心,這一天,他路過一座坍塌的破廟大殿門窗破敗,還壞了一個角。他走進殿內(nèi),四下一打量,只見墻壁上畫著一個和尚,和尚背著一個大布袋,旁 邊寫著一首打油詩:大千世界正茫茫,何必收拾一袋藏?古來多少英雄輩,得道多助失道亡!朱元璋對這詩畫看了又看。越看這畫上的和尚越象是自己,越想那詩的含義越覺得有來歷,越琢磨那筆跡似曾相識,最后他命人 把這首詩寫下來與他一起帶回京城,朱元璋回朝之后就不再殺戮功臣,而劉伯溫也知道自己的目的達到了,就帶著自己的家眷歸隱山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