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廈經(jīng)典配方全集治療消化不良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調(diào)胃承氣湯和吳茱萸湯) 處方一: 大黃20克炙甘草10克芒硝5克 注:芒硝不要煮,等藥煮好后放入芒硝調(diào)勻即可服用. 處方二: 吳茱萸25克人參15克生姜 3片大棗12枚 治療急性扁桃體炎(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湯加葛根) 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生姜3片大棗12枚葛根20克連翹15克金銀花15克浮萍10克蟬蛻10克 治療長期便秘又受到驚嚇所引起的心臟動悸(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加桂湯方) (桂枝 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生姜 3片大棗12枚肉桂5克注:肉桂不要煮,待湯藥煮好后再放入肉桂粉,調(diào)勻,即可服用. 治療過度驚嚇或焦躁不安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方) 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3片牡蠣25克龍骨20克大棗12枚常山15克 治療乳癌的經(jīng)驗方 方一:(治療乳癌或乳房中有硬塊,尚未潰爛破出時使用) 柴胡15克黃芩15克瓦楞子25克川芎15克丹皮15克三七15克續(xù)斷15克炮附子25克陽起石15克白芍25克枳實15克乳香15克炒麥芽25克玉金25克當歸10克牡蠣50克龍膽草15克 注:體力差,足冷,加熟地15克經(jīng)期加桂枝15克 方二:(治療乳癌已經(jīng)潰決破口,有惡臭,有黑臭水時使用) 柴胡15克紫根25克龍骨25克牡蠣50克白術(shù)25克炮附子25克黃芩15克黃連15克 治療腦部積水(出自<傷寒雜病論>-小柴胡湯) 柴胡 30克黃芩 15克人參15克甘草15克生半夏45克生姜3片大棗12枚 身體肥胖平日頭暈眼花(出自<傷寒雜病論>-真武湯方) 茯苓15克芍藥15克生姜3片白術(shù)10克炮附子15克 治療大病初愈胃不舒服睡眠不好(出自<傷寒雜病論>-梔子豉湯) 梔子25克豆豉25克 注:先煮梔子,20分鐘后放入豆豉. 治療病人平日腹脹放屁較多(出自<傷寒雜病論>-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方) 厚樸15克生姜3片生半夏15克炙甘草10克人參5克 治療臍下動悸且伴有心跳加速(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甘草茯苓大棗湯) 茯苓15克炙甘草10克大棗15枚桂枝15克 治療臍下動悸(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甘草湯) (桂枝20克炙甘草10克 病人白天非常煩躁夜晚正常(出自《傷寒雜病論》干姜附子湯) 干姜10克 生附子10克 注:熬煮時將生附子用棉布包好再煮 傷寒雜病論》原方 1桂枝湯方: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炙甘草二兩生姜二兩大棗十二枚 2桂枝加葛根湯: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生姜三兩炙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葛根四兩3桂枝加附子湯方: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生姜三兩炙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炮附子一枚 4桂枝去芍藥湯方:桂枝三兩生姜三兩炙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5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桂枝三兩生姜三兩炙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炮附子一枚 6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一兩芍藥一兩生姜一兩甘草一兩麻黃一兩大棗四枚杏仁二十四個 7桂枝二麻黃一湯方:桂枝一兩十七銖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生姜一兩六銖杏仁二十六個甘草一兩二銖大棗五枚 8白虎加人參湯方: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甘草三兩粳米六和人參二兩 9桂枝二越婢一湯方:桂枝十八銖芍藥十八銖甘草十八銖生姜一兩二銖大棗四枚麻黃十八銖石膏二十四銖 10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湯:芍藥三兩炙甘草二兩生姜三兩茯苓三兩白術(shù)三兩大棗十二枚 11甘草干姜湯方:炙甘草四兩干姜二兩 12芍藥甘草湯方:白芍藥四兩炙甘草二兩 13調(diào)胃承氣湯方:大黃四兩炙甘草二兩芒硝半斤 14四逆湯方:炙甘草二兩干姜一兩半附子一枚 15葛根湯方:葛根四兩麻黃三兩桂枝二兩芍藥二兩炙甘草二兩生姜三兩大棗十二枚 16葛根加半夏湯方:葛根四兩麻黃三兩桂枝二兩芍藥二兩炙甘草二兩生姜二兩 大棗十二枚生半夏半斤 17葛根黃岑黃連湯方:葛根半斤炙甘草二兩黃岑三兩黃連三兩 18麻黃湯方:麻黃三兩桂枝二兩炙甘草一兩杏仁七十個 19大青龍湯方:麻黃六兩桂枝二兩炙甘草二兩杏仁五十個生姜二兩大棗十二枚 石膏如雞子大碎 20小青龍湯方:麻黃三兩芍藥三兩細辛三兩干姜三兩炙甘草三兩桂枝三兩 五味子半斤半夏半升 21桂枝加厚樸杏仁湯方: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三兩生姜三兩大棗十二枚厚樸二兩 杏仁五十枚 22干姜附子湯方:干姜一兩附子一枚 23桂枝加芍藥生姜人參新加湯方:桂枝三兩芍藥四兩炙甘草二兩人參三兩生姜四兩 大棗十二枚 24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麻黃四兩杏仁五十個甘草二兩石膏半斤 25桂枝甘草湯方:桂枝四兩炙甘草二兩 26桂枝甘草茯苓大棗湯方:茯苓半斤炙甘草二兩大棗十五枚桂枝三兩 27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方:厚樸半斤生姜半斤半夏半斤人參一兩炙甘草二兩28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方:茯苓四兩桂枝三兩白術(shù)二兩甘草二兩 29芍藥甘草附子湯方:芍藥三兩炙甘草二兩附子二枚 30茯苓四逆湯方:茯苓六兩人參一兩附子一枚炙甘草二兩干姜一兩半 31五苓散方:豬苓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白術(shù)十八銖 32茯苓甘草湯方:茯苓二兩桂枝二兩生姜三兩炙甘草一兩 33梔子豉湯方:梔子十四枚香豉四合 34梔子甘草豉湯方:梔子十四枚甘草二兩香豉四合 35梔子厚樸枳實湯方:梔子十四枚厚樸四兩枳實四合 36梔子干姜豉湯方:梔子十四枚干姜二兩香豉四合 37真武湯方:茯苓三兩芍藥三兩生姜三兩白術(shù)二兩炮附子一枚 38禹余糧丸方:禹余糧四兩人參三兩附子二枚五味子三合茯苓三兩干姜三兩39小柴胡湯方: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甘草三兩半夏半斤生姜三兩大棗十二枚 40四物湯方:當歸15克川芎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 41小建中湯:桂枝三兩炙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芍藥六兩生姜三兩膠飴一升42大柴胡湯方:柴胡半斤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斤生姜五兩枳實四兩大棗十二枚大黃二錢 43柴胡加芒硝湯方:柴胡二兩六銖半夏二十銖黃芩一兩甘草一兩生姜一兩人參一兩 大棗十二枚芒硝二兩 44桃核承氣湯方:桃仁五十個桂枝二兩大黃四兩芒硝二兩炙甘草二兩 45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半夏二合大棗六枚柴胡四兩生姜一兩半人參一兩半龍骨一兩半鉛丹一兩半桂枝一兩半茯苓一兩半大黃二兩牡蠣一兩半 46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方:桂枝三兩炙甘草二兩生姜三兩牡蠣五兩 龍骨四兩大棗十二枚蜀漆三兩 47桂枝加桂湯方:桂枝湯加桂枝二兩 48桂苓甘草龍骨牡蠣湯方:桂枝一兩甘草二兩牡蠣一兩龍骨二兩茯苓四兩 49抵當湯方:水蛭三十個熬虻蟲三十個去翅桃仁二十個去皮尖大黃三兩酒洗 50抵當丸方:水蛭二十個熬虻蟲二十五個熬去翅桃仁二十個去皮尖大黃三兩酒洗51大陷胸丸方:大黃半斤葶歷半升炒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52大陷胸湯方:大黃六兩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錢 53小陷胸湯方:黃連一兩半夏半升洗栝蔞實大者一個 54文蛤散方:文蛤五兩 55白散方: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 貝母三分 56柴胡桂枝湯方:柴胡一兩半桂枝一兩半去皮黃芩一兩半人參一兩半甘草一兩炙 半夏二合半洗芍藥一兩半大棗六枚劈生姜一兩半切 57柴胡桂枝干姜湯方:柴胡半斤桂枝三兩干姜二兩黃芩三兩栝蔞根四兩牡蠣二兩 甘草二兩炙 58半夏瀉心湯方:半夏半斤洗黃芩三兩干姜三兩甘草三兩人參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劈 59十棗湯方:芫花2克甘遂5克大戟2克大棗十枚劈 60大黃黃連瀉心湯方:大黃二兩黃連一兩 61附子瀉心湯方:大黃二兩黃連二兩黃芩一兩炮附子一枚 62生姜瀉心湯方:生姜四兩炙甘草三兩人參三兩干姜一兩黃芩三兩半夏半斤 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 63甘草瀉心湯方:甘草四兩黃芩三兩干姜三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劈黃連一兩 64赤石脂禹余糧湯方:赤石脂一斤碎禹余糧一斤碎 65旋覆代赭石湯方:旋覆花三兩人參二兩生姜五兩代赭石一兩大棗十二枚炙甘草三兩半夏半斤洗 66桂枝人參湯方:桂枝四兩炙甘草四兩白朮三兩人參三兩干姜三兩 67瓜蒂散方:瓜蒂一分熬黃赤小豆一分 68臟結(jié)湯方:柴胡五錢白朮五錢茯苓五錢炮附三錢生附一枚 69黃芩湯方:黃芩三兩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大棗十二枚 70黃芩加半夏生姜湯方:黃芩三兩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半夏半升生姜一兩半 71黃連湯方:黃連三兩甘草三兩炙干姜二兩桂枝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 72桂枝附子湯方:桂枝四兩[炮附子二枚生姜三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 73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朮湯方:白朮四兩甘草二兩炙附子三枚炮大棗十二枚劈生姜三兩 74甘草附子湯方:甘草二兩炙炮附子二枚白朮二兩桂枝四兩 75白虎湯方: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二兩粳米六合 76灸甘草湯方:甘草四兩炙阿膠二兩生姜三兩麥門冬半升桂枝三兩人參二兩生地黃一斤麻子仁半升大棗三十枚 77大承氣湯方:大黃四兩酒洗厚樸半斤炙去皮枳實五枚炙芒硝三合 78小承氣湯方:大黃四兩酒洗厚樸二兩炙去皮枳實三枚大者,炙 79調(diào)胃承氣湯方:大黃四兩甘草二兩炙芒硝半斤 80豬苓湯方:豬苓一兩去皮茯苓二兩阿膠一兩滑石一兩碎澤瀉一兩 81健胃整脾湯方:柏子仁黃芩當歸白朮茯苓炙甘草 82茵陳蒿湯方: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大黃二兩去皮 83吳茱萸湯方:吳茱萸一升洗人參三兩生姜六兩切大棗十二枚 84麻子仁丸方:麻子仁二升芍藥半斤枳實半斤炙大黃一斤去皮厚樸一斤炙去皮杏仁一斤 85梔子蘗皮湯方:梔子十五個甘草一兩炙黃柏二兩 86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方:麻黃二兩赤小豆一升連翹二兩炙杏仁四十個大棗十二枚 生梓白皮一升去節(jié)生姜二兩甘草二兩炙 87桂枝加芍藥湯方:桂枝三兩芍藥六兩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切大棗二枚 88桂枝加大黃湯方: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大黃一兩 89麻黃附子細辛湯方:麻黃二兩細辛二兩炮附子一枚 90大黃附子細辛湯方:大黃二錢細辛二錢附子三錢 91麻黃附子甘草湯方:麻黃二兩甘草二兩炙炮附子一枚 92黃連阿膠湯方:黃連四兩黃芩一兩芍藥二兩雞子黃二枚阿膠二兩 93附子湯方:炮附子二枚茯苓三兩人參二兩白術(shù)四兩芍藥三兩 94桃花湯方: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干姜一兩粳米一升 95豬膚湯方:豬膚一斤 96甘草湯方:甘草二兩 97苦酒湯方:半夏大十四枚雞子十枚,去黃,內(nèi)上苦酒,著雞子殼中 98半夏散及湯方: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以上各等分 99白通湯方:蔥白四莖干姜一兩附子一枚,生用 100白通加豬膽汁湯方:蔥白四莖干姜一兩附子一枚,生用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 101真武湯方:茯苓三兩芍藥三兩生姜三兩白朮二兩附子一枚炮 102感冒同時伴有咳嗽和氣喘(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湯加厚樸和杏仁)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生姜2片大棗12枚厚樸10克杏仁15克 治療青春痘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湯加葛根) 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生姜2片大棗12枚葛根25克黃連10克黃岑15克知母15克白術(shù)15克 治療面部中風(fēng)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湯加葛根) 桂枝15克 炙甘草10克 白芍15克 生姜2片 大棗12枚 葛根35克 醒酒湯(出自《皇帝內(nèi)經(jīng)》) 蒼術(shù)30克 澤瀉30克 茜草15克 治療視網(wǎng)膜色素變性的基礎(chǔ)方(出自<傷寒雜病論>--炙甘草湯和小建中湯) 處方一: 炙甘草20克生姜2片桂枝15克黨參10克麥門冬 10克麻仁10克柴胡15克川穹20克牡丹皮20克桃仁20克熟地50克枸杞30克黃連10克山茱萸30克阿膠10克大棗10枚 注:待其他藥煮好后再放入阿膠. 處方二: 桂枝15克 炙甘草15克 生姜2片 大棗10枚 杜仲10克 巴戟天20克 肉蓯蓉20克 山茱萸30克 吳茱萸15克 川穹15克 山藥30克 艾葉10克 炮附子20克 治療自閉癥的基礎(chǔ)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桂附八味丸) 干地黃400克覆盆子 200克茯苓150克山茱萸250克澤瀉200克牡丹皮150克炮附子150克巴戟天100克肉桂150克 注:拿以上諸味藥(除去肉桂)去藥房,加工成如六味地黃丸一樣的丸劑.小兒一日三次,每次10粒再加上2克肉桂粉用淡鹽水送服 治療春季發(fā)作的過敏性鼻炎-俗稱花粉病(出自<傷寒雜病論>--麥門冬湯) 麥門冬60克半夏10克人參10克甘草5克粳米2調(diào)羹大棗12枚麻黃10克杏仁10克蒼樸15克辛夷15克 預(yù)防胃病的方法 (早上起床的時候,慢慢坐起,喝下一杯涼水,持之以恒就會終生不得胃病. 治療牙痛的方法 牡蠣10克注:研磨成粉,含于患處. 治療女子逆經(jīng)的處方 郁金15克 適合孕婦飲用的混合豆?jié){ (黃芪5克 注:用黃芪煮湯,3碗水煮成1碗,與豆?jié){混合飲用即可.可提高母親抵抗力,促進寶寶生長. 健康長壽的粥飲 大米3調(diào)羹 糯米3調(diào)羹 紅薯4小塊 注:將上述食物熬成粥,每天早餐食用. 抑制病人劇烈疼痛 (延胡索15克 乳香10克 沒藥 10克 預(yù)防扁桃體炎和咽喉炎的方法 夏枯草15克 注:用夏枯草和生雞蛋一起煮,待雞蛋煮熟后,把雞蛋和藥湯服下,藥渣倒掉.不是很難喝,有股薄荷的清香味,孩子也可服用. 強腎固齒的方法 炮附子10克 青鹽 10克 注:將上述兩味藥研磨成粉,每次刷牙時用牙刷蘸取少許刷牙即可. 急救時滌痰通喉痹(出自<三生飲>) 生半夏15克 生南星15克 生附子15克 治療吃魚蝦海鮮引起的過敏 紫蘇葉10克 補血安神的處方 (生姜2片 龍眼20克 注:將上述兩味藥煮好后,放入紅糖和蜂蜜即可飲用.使人心情舒暢的茶飲 洛神果一枚 菊花5克 甘草5克 遠志2克 冰糖少許 養(yǎng)護肌膚的方法(出自<玉肌散>) (白芷15克 薏仁20克 綠豆10克 注:將以上三味藥研磨成粉,做成面膜. 治療總是感覺口苦(出自<傷寒雜病論>--小柴胡湯) 柴胡 10g 黃芩 25g 黨參 10g 炙甘草5g 半夏25g 生姜10g 大棗5枚 治療由于小兒口腔潰瘍或牙齦發(fā)炎引起的發(fā)燒的處方葛根 5克 黃岑5克 黃柏5克 冰糖8小塊 注:汗出燒退之后立即停用. 治療孕婦痔瘡的方法 方法一: 把蜂蜜放在鍋中翻炒至完全沒有水分時,倒入圓錐形的磨具中,待冷卻后,塞入肛門即可. 方法二: 槐實20克 注:把槐實放入鍋中炒一下,再沒有完全冷卻時,捏成圓錐形,塞入肛門即可. 注意:便秘不治好,痔瘡是無法根除的. 去除脂肪瘤的方法 蓖麻子10克 注:把蓖麻子在鍋中翻炒幾次,待涼了后,取少許涂于患處,用創(chuàng)可貼粘上即可. 治療青春痘的面膜 (梔子 10克 木蘭皮10克 注:將上述藥加工成粉,做成面膜. 治療產(chǎn)后腰背疼和去除妊娠紋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小柴胡湯) 柴胡 25g 黃芩 10g 黨參 10g 炙甘草5g 半夏25g 生姜10g 大棗4枚 杜仲20克 促進頭發(fā)生長的處方(改善頭發(fā)稀少) 當歸20克 側(cè)柏葉20克 通便美容的茶飲 柏子仁10克 決明子10克 枸杞10克 注:把前兩味藥炒過之后和枸杞一起用開水泡著喝即可.養(yǎng)顏美容的茶飲 黃芪 5克 甘草 5克 旋復(fù)花5克 注:將上述三味藥用開水泡一會即可飲用. 補氣健身的茶飲 黃芪 5克 甘草5克 枸杞 10克 注:將上述三味藥用開水泡一會即可飲用. 使乳房中的乳汁得以順利流出的處方 冬葵子20克 注:用蔥白擦拭乳頭,用蔥葉尖刺一下,即會出奶.如果還沒有分泌乳汁,再服用冬葵子湯藥.記住,給寶寶喂奶前把乳頭用溫水擦干凈,不然,有異味孩子可能不愿意吃.促進乳汁分泌的處方 (王不留行15克 穿山甲15克 注:用上述兩味藥和豬蹄一起煮. 促進乳房發(fā)育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湯) 桂枝15克 炙甘草15克 白芍15克 天麻20克 生姜2片 大棗10枚 治療女性陰癢的方法 蛇床子10克 注:把該藥研磨成粉,涂于患處即可. 去除口臭的方法 細辛10克 解生附子,烏頭,天雄的毒 遠志25克 補腎壯陽的方劑 巴戟天 50克 菟絲子 25克 肉蓯蓉50克 黃連 5克 黃芪 25克 注:把以上幾味藥泡在黃酒中,一個月之后即可服用. 治療視物模糊和眼球萎縮 柴胡 25g黃芩 10g黨參 10g炙甘草5g半夏10g生姜2片大棗5枚白蒺藜20克決明子20克川穹20克牡丹皮20克桃仁20克牛膝20 克郁金10克菊花10克巴戟天20克枸杞15克蕤仁 10克山茱萸20克合歡皮 15克夜明砂10克草決明15克蛇蛻10克 注:將以上治療口腔潰瘍或生瘡 方法一: 五倍子10克 注:將該藥研磨成粉,涂抹于患處即可. 藥放入黃酒中浸泡2小時以上再熬煮. 幫助白發(fā)變黑的處方 茜草 500克 生地1500克 注:將上述兩味藥到藥房加工成藥膏,每次一調(diào)羹,每日三次. 幫助醉酒者醒酒的處方 蒼術(shù):15g 澤瀉:30g 治療中耳炎的處方 麝香2克 礬石98克 注:將這兩味藥研磨成粉,噴入耳中. 治療鼻竇炎的處方 (辛夷15克 蒼術(shù)15克 蒼蒲15克 注:如果患者流清鼻涕,再加干姜15克,如果患者流膿鼻涕,再加杏仁15克麥門冬15克 治療肺炎的處方 千金葦莖湯,桔梗湯,大承氣湯 葦莖30克 薏苡仁30克 冬瓜仁30克 桃仁15克 牡丹皮20克 桔梗50克 甘草25克 注:如果病人同時有便秘,再加上大黃15克厚樸15克枳實15克芒硝10克其中芒硝不要煮,待其他藥煮好后再放入. 治療肌無力的基礎(chǔ)方(出自<傷寒雜病論>--茯苓四逆湯) 生附子 15克 干姜 10克 炙甘草15克 茯苓25克 白術(shù)15克 牛膝15克 桂枝20克 白芍20克 當歸20克 細辛10克 澤瀉15克 補骨子20克 注:先把生附子用棉布包好,再與其它藥一起煮. 治療血崩(出自<傷寒雜病論>--焦姜湯) (阿膠15克 川穹10克 甘草10克 干姜15克 當歸15克 白芍25克 干地黃35克 注:阿膠先放著備用,先把其他藥煮好后,再放入即可.治療隔月來月經(jīng)的基礎(chǔ)方 三寧我竹15克 牡丹皮15克 桃仁15克 注:把以上三味藥研磨成粉,每次2調(diào)羹,每日三次,溫水送治療不孕的基礎(chǔ)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溫經(jīng)方) (吳茱萸 15克 當歸 10克 白芍10克 川芎 10克 人參10克 桂枝10克 阿膠 10克 牡丹皮 10克 生姜3片 甘草 10克 半夏 10克 麥門冬15克 注:阿膠不要煮,待其他藥煮好后再放入.治療白帶異常 若白帶呈黃色,有異味 黃岑 15克 黃連 15克 黃柏 10克 白術(shù) 10克 赤小豆10克 若白帶呈白色,沒有異味 炮附子30克 茯苓25克 白術(shù)15克 澤瀉25克 豬苓15克 治療小兒癲癇策出自<傷寒雜病論>--甘麥大棗湯) 炙甘草15克 小麥30克 大棗10枚 治療產(chǎn)后抑郁和產(chǎn)后便秘(出自<傷寒雜病論>--小柴胡湯) 柴胡 25g 黃芩 10g 黨參 10g 炙甘草5g 半夏25g 生姜 3片 大棗5枚 治療孕期全身或下肢水腫(出自<傷寒雜病論>--葵子茯苓散) 葵子500克 茯苓100克 注:將以上藥研磨成粉,每次2調(diào)羹,每日三次,溫水送服. 治療陰莖潰爛(出自<傷寒雜病論>--阿膠附子湯) 阿膠25克 炮附子25克 甘草12克 注:先煮好其他兩味藥,再放入阿膠. 治療孕期見紅(出自<傷寒雜病論>--膠艾湯和當歸黃芪建中湯) 處方一: 阿膠15克川穹 10克甘草 10克 艾葉15克當歸 15克白芍 25克 干地黃 35克桑上寄生15克 注:阿膠先放著備用,先把其他藥煮好后,再放入即可. 處方二: 桂枝 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30克生姜2片 大棗12枚當歸20克黃芪15克 治療破傷風(fēng)和被毒蟲咬傷(出自傷寒雜病論>--黃連粉) 黃連50克 薏仁25克 白術(shù)25克 冬瓜仁15克 注:將以上幾味藥研磨成粉,涂于患處 治療胰臟炎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和枳實芍藥桔梗散) (茯苓25克 桂枝15克 炙甘草10克 大棗15枚 枳實25克 白芍15克 桔梗15克 治療肝膿瘍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四逆散和枳實芍藥桔梗散) 柴胡15克 黃岑15克 炙甘草15克 枳實25克 白芍15克 桔梗15克 治療胃膿瘍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枳實芍藥桔梗散) 枳實25克 白芍15克 桔梗15克 注:將以上三味藥研磨成粉,每次一調(diào)羹,一日三次,溫水送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