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丸”家族龐大, 而最有名望的老大哥“六味地黃丸” 其實只是其中滋陰補腎的代表方之一。 它們雖同名為“地黃丸”, 但藥物成分、主治功效略有不同, 下面咱們就來好好認(rèn)識一下各位成員—— 六味地黃丸:滋補肝腎 (《小兒藥證直訣》) 歌訣:六味地黃益腎肝,茱薯丹澤地苓專,更加知柏成八味,陰虛火旺自可煎。養(yǎng)陰明目加杞菊,滋陰都?xì)馕逦断?,肺腎兩調(diào)金水生,麥冬加入長壽丸。 【組成藥物】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丹皮 【功用】滋補肝腎。 【主治證候】肝腎陰虛證。腰膝酸軟,頭暈?zāi)垦?,耳鳴耳聾,盜汗,遺精,消渴,骨蒸潮熱,手足心熱,口燥咽干,牙齒動搖,足跟作痛,小便淋瀝,以及小兒囟門不合,舌紅少苔,脈沉細(xì)數(shù)。 杞菊地黃丸:(六味加枸杞、菊花)滋腎養(yǎng)肝明目 (《麻疹全書》) 【組成藥物】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丹皮、枸杞子、菊花 【功用】滋腎養(yǎng)肝明目 【主治證候】肝腎陰虛證。兩目昏花,視物模糊,或眼睛干澀,迎風(fēng)流淚等。 知柏地黃丸:(六味加黃柏、知母)滋陰降火 (《醫(yī)方考》) 【組成藥物】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丹皮、黃柏、知母 【功用】滋陰降火 【主治證候】肝腎陰虛,虛火上炎證。頭目昏眩,耳鳴耳聾,虛火牙痛,五心煩熱,腰膝酸痛,血淋尿痛,遺精夢泄,骨蒸潮熱,盜汗顴紅,咽干口燥,舌質(zhì)紅,脈細(xì)數(shù)。 麥味地黃丸:(六味加麥冬、五味子)滋腎養(yǎng)肺 【組成藥物】熟地黃、酒萸肉、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麥冬、五味子 【功用】滋腎養(yǎng)肺 【主治證候】肺腎陰虧證。潮熱盜汗,咽干口渴,眩暈耳鳴,腰膝酸軟。 桂附地黃丸:(六味加肉桂、附子)溫補腎陽 【組成藥物】熟地黃、山茱萸、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肉桂、附子(制) 【功用】溫補腎陽。 【主治證候】腎陽不足證。腰膝酸痛,畏寒怕冷,四肢不溫,小便不利,老人尿頻。 歸芍地黃丸:(六味加當(dāng)歸、白芍)滋肝腎,補陰血,清虛熱 【組成藥物】熟地黃、山茱萸、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當(dāng)歸、白芍 【功用】滋肝腎,補陰血,清虛熱。 【主治證候】肝腎兩虧,陰虛血少證。頭暈?zāi)垦?,耳鳴咽干,午后潮熱,腰腿酸痛,足跟疼痛,崩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