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做行動派! “第一批90后,已經(jīng)陸續(xù)猝死了”,這一點也不是聳人聽聞。現(xiàn)在太多年輕人,嘴巴上喊著“怕禿頭”,身體卻很誠實的熬著夜。雖然很能理解,在能拼的年紀里盡全力地拼,但是這種“無視健康”的拼搏真的值得嗎? ——不敢再熬夜的兔醬 來源:Angela在悉尼,ID:Angelamanly 主播:媞聲,微信:titi945 ? 配樂:陳粒-走馬 今天朋友發(fā)來一段消息,讓我很是震驚。 她說,這已經(jīng)是最近兩年來,她身邊聽聞的第三個同齡人猝死的事件了。其中除了這個朋友外,還有一位30歲的前同事,和一位30出頭的老同學。
幾個人從事的都是熱門行業(yè),有互聯(lián)網(wǎng),也有建筑師。
而她本人在一家知名的IT公司,在五六年前,她自己還親歷過一次因為加班過于勞累,暈倒在辦公室的狗血事件。
“當時明明記得自己是在電腦前,但醒來后已經(jīng)躺在醫(yī)院了,”她說,“如果不是同事們一起加班發(fā)現(xiàn)得及時,那次我肯定也掛了,” 現(xiàn)在回想起來,她還是心有余悸。
朋友發(fā)給我的信息中,除了這些悲劇事件外,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guān)于周圍人反應的那一句:
“都很麻木,見怪不怪了。” 01 凌晨3點不回家,不值得被鼓勵 這幾天,《凌晨3點不回家》的視頻在朋友圈刷屏,很多人評價很溫暖勵志,但講真,我卻感動不起來。 視頻里的年輕女孩,凌晨三點還在做ppt。 自己的孩子發(fā)高燒到39度的護士長,因為一場突發(fā)的車禍,不得不留在崗位上隨時待命。 廣告客戶經(jīng)理,因為客戶不滿意,晚上還留在公司陪同拍攝,但與此同時她的男朋友正滿腹怨言。 我們?nèi)嗽诼殘?,常常會身不由己。但加班熬夜,真的一點都不值得鼓勵,更不是我們整個社會需要的雞血正能量。一個真正成熟理性的社會,人們努力工作,但也要懂生活,有條件好好享受生活。 但現(xiàn)實是,很多人將拼搏精神錯誤地理解為拿命換工作、拿命換錢,青春無敵,一分一秒也不能浪費,于是,你追我趕,焦慮叢生。 正是這種焦慮怕輸?shù)男膽B(tài),催生了下面這一組數(shù)據(jù):
“倒下去再沒有醒來”這件事,越來越多地對準了年輕群體。
而最可怕的是,在某些以加班和超長工作時間為榮的行業(yè),猝死事件頻發(fā),旁觀者見得多了,甚至已經(jīng)見怪不怪。
這種麻木,有身不由己的成分,但想想真是可悲。
別人總在乎你飛得遠不遠,卻沒有人關(guān)心你飛得累不累。工作努力沒有錯,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更是不可忽視。 否則到最后,只能用生命的代價,去認清活著的意義。 02 別人總在乎你飛得遠不遠 只有你自己知道你飛得累不累 一位在腫瘤醫(yī)院工作的朋友,見到很多跟她一樣的90后患者,本是花樣年華,卻已經(jīng)形容枯槁,看到他們的病容和身邊家人的無助,深深的無力感,總是能擊中她。 她說起過一位得了淋巴癌的女孩,85后。女孩說,我最大的遺憾是還沒有結(jié)婚生個孩子。 女孩在一家全球聞名的事務所工作,名副其實的空中飛人,三餐不規(guī)律,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飯。 為了沖業(yè)績,連續(xù)熬幾個通宵都是家常便飯。為了工作,她也犧牲掉了很多個人的時間,連大學就在一起的男友最后受不了她的生活方式,多次溝通無果后,選擇和她分了手。 但這個男人其實是深愛著女孩的,得知她患病后,第一時間過來探望她,一下班就守候在她的病床前。 朋友對女孩說,這樣的好男人真是少見了。女孩說著說著就哭了,“是啊,我以前一直忽略他,現(xiàn)在想回報他也來不及了…” 俗語說的很直白,有命掙錢,也要有命花。為了活成別人眼中羨慕的人,卻忽略了自己,甚至搭上了自己的幸福和下半輩子生命,這才是最可悲的。
03 Work for Life還是Life for Work? 決定權(quán)在你自己 ■ 1. 永遠不要心存僥幸
還記得那個海歸女博士于娟嗎? 她是復旦大學社會學系的年輕教師,因為乳腺癌離世時,年僅33歲。離世前,她曾經(jīng)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沉重的生命反思,寫下博文“熬夜等于慢性自殺”,給無數(shù)人敲響了生命警鐘。
她說: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么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總覺得生命來日方長,但其實,生命有時脆弱得連招呼都來不及打,就悄然離你而去。
如果我們拿年輕的身體當做掏空自己的資本,其實無異于是在同魔鬼做交易。 前些年,說實話,我也常常熬夜,但經(jīng)常熬夜的后果,先不說皮膚粗糙,氣色難看,就單單白天集中不起精力做事這一項,就已經(jīng)常常困擾我,不得不依賴咖啡續(xù)命。
后來,為了戒掉熬夜的習慣,每次又想晚睡的時候,我就會停下來問問自己:
如果生命到此為止,你有沒有任何遺憾?
這一招有點毒辣,但真的管用。
你自己的身體健康要自己愛惜,你的身邊人,包括你的愛人家人,他們再愛你,也幫不了你。 ■ 2. 學會控制自己的人生,從健康管理開始 很多人想到健身就一身雞血,辦卡,全套行頭齊備,但往往熱情堅持不了兩三天,就敗下陣來。 因為大多數(shù)人對于健身的印象還停留在外觀帶來的感受上:去健身是為了好身材,為了逆襲,為了各種線。當發(fā)現(xiàn)這個看起來很美的事情其實不那么容易實現(xiàn)的時候,就放棄了。
其實,健身是一個自我管理的過程,想想看,我們?nèi)说囊簧軌蛲耆晕铱刂频氖虑檎娴牟欢?,工作、愛情、命運,很多東西都沒有辦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但身體和健康,卻是我們可以掌控和主導的。
就是在這種觀點的影響下,我雖然算不上健身達人,但每周兩次游泳,三四次跑步,還是一直在堅持。而我家先生,除了出差例外,每天風雨無阻6點早起游泳,已經(jīng)實踐了快兩年。
當你重新激活身體的感知,這時候你就不太在意自己的體重和各種線了,在意的是對身體的掌控感,以及它所帶給你的自由和成就。 ■ 3. 學會拒絕。健康、家人和工作相比,不需要做取舍 出國這么多年,我有一個強烈的觀感,就是國外發(fā)達社會對于“家庭和工作”平衡的認知及實踐極其深刻。 因為他們有一個基本共識:我的健康,我和家人的關(guān)系,與工作相比,理所當然更重要,不需要做取舍。
Work for life or Life for work?毫無疑問,選擇前者。
這也是不管多忙,孩子們的家長會上,球場上總是能看到父母一起攜手出現(xiàn),公園的跑道上見到的往往是年輕人的身影,老人家們難得一見,因為他們都活躍在高爾夫球場上。
這些國家也經(jīng)歷過超常工作時間和超負荷勞動強度的時候,但在整個社會的集體推動下,他們摒棄了不合理的制度,一點點實現(xiàn)了工作和生活相平衡的理想結(jié)果。 我們要努力工作,但也別忘記努力生活。 生命中除了掙錢、工作和名利,還有更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們付出時間。把美好的時光花在美好的事情上,才能不枉此生,值得我們來到這個世界走一趟。 *作者:Angela,坐標澳洲悉尼,十點讀書簽約作者。在東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分享原創(chuàng)干貨。微信公眾號:Angela在悉尼(ID:Angelamanl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