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是南宋大詞人,藝術上與蘇軾風格相近 ,并稱為“蘇辛” 。其詞筆勢縱橫,雄健豪放,不為格律所拘,繼承了蘇東坡豪放的詞風,并在內(nèi)容上和藝術上開拓了詞的境界。 一首《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道出了詞人說不出的愁才是真正的愁。詞人青少年時代風華正茂,涉世不深,樂觀自信,想法單純,只喜歡登樓玩賞,無病呻吟,對“愁”缺乏真正的體驗?!吧倌瓴蛔R愁滋味,愛上層樓?!倍摇盀橘x新詞強說愁”。少年時代的詞人生長在中原淪陷區(qū),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爭精神的鼓舞,不僅有抗金復國的膽識和才略,而且深信中原是可以收復的,不知何為“愁”,根本“不識愁滋味”,還效仿文人雅士們登上高樓,“愛上層樓”,抒發(fā)了自己所謂得憂苦之情。 隨著年歲的增長,辛棄疾懷著報國的志愿投奔南宋,而南宋政權(quán)不僅讓他報國無門,而且還落得被削職閑居的境地,“一腔忠憤,無處發(fā)泄”?!岸褡R盡愁滋味”卻“欲說還休”,悲憤愁苦溢于言表,自知有苦無處訴,真正的愁是說不出來的愁。萬般愁緒如同秋雨后的落葉,撒了一地的哀傷,無論是去登高亦或望遠,無論是對著親朋還是摯友......張張嘴卻只能淡淡地說一說今年的天氣,“天涼好個秋”??! 這首詞妙在于下片的“欲說還休”,不但和上片的“愛上層樓”巧妙呼應,而且“欲說還休”四字重復出現(xiàn),總結(jié)了上句中的“識盡愁滋味”。更是用迭句渲染了有苦無處訴的氣氛,充分表達出了作者的愁緒之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