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生活。美學(xué)。 提到慈禧,說她是一位翡翠發(fā)燒友一點(diǎn)不為過。 慈禧是出了名的珠寶收藏大戶,對珠寶的癡迷程度無法用文字形容。 珠寶古玩但凡跟她扯上關(guān)系的,必定是價值不菲。 但下面這串慈禧朝珠,愣是在拍賣行待了三年才賣出去。 有人會問,是不是賣得太貴了? 貴……還是挺貴的,起拍價1.8億↓ 但其實在翡翠圈中,天價售出的翡翠實在不在少數(shù)。 如果翡翠珠串用料講究,做工精致的收藏級臻品翡翠,價格再高,也從來不缺買下的人。
芭芭拉翡翠珠鏈 比如下面這串芭芭拉翡翠珠鏈,它由27顆晶瑩剔透、郁綠柔亮的翡翠珠串成,2014年在拍賣現(xiàn)場輕松以2.14億港元(約1億7千萬元人民幣)拍出。
看來,玉石收藏圈從來不缺有錢人,相比之下,1.8億的底價其實也不算很高。 那如果不是價格原因,究竟是為什么呢?
芭芭拉·赫頓 于是又有人腦洞大開,猜測到:“難道是慈禧的這串翡翠朝珠,和‘希望之鉆’一樣,有著神秘不詳?shù)臍v史?”
“希望之星”藍(lán)鉆石是歷史上有名的“厄運(yùn)之鉆”,首先出于1909年,總是伴隨著兇殺以及搶奪,是沾滿了鮮血的不祥之物。這塊厄運(yùn)之鉆幾經(jīng)易主,而主人都相繼離奇地死亡,直到被捐獻(xiàn)給美國的史密森研究所,厄運(yùn)才得以中止。
這種玄乎的事情難道也發(fā)生在了慈禧朝珠上? 畢竟有關(guān)慈禧的軼事也很多,少不了一些離奇?zhèn)髡f。
但無論怎么追溯,慈禧的這串翡翠朝珠都算是身世清白,沒那些怪事。 看來,三年都賣出去的原因,只有一個:價格雖高,品質(zhì)卻…… 下面就將卡地亞珠鏈和慈禧朝珠對比一番,各位就能清楚了解慈禧這串朝珠大概是個什么品相了↓
朝珠:108顆,最大直徑達(dá)12毫米 卡地亞珠鏈:27顆,直徑19.20毫米-15.40毫米 卡地亞珠串拍品,所有珠子都取自同一塊原石,顆顆飽滿且綠色水潤均勻,幾乎沒有雜質(zhì),通透無瑕。
而慈禧朝珠雖然足夠漂亮,但卻不是最漂亮的——它不是最優(yōu)玻璃種,也不夠清澈,部分珠子顏色也沒達(dá)到純綠。 總而言之,顏值遜色了一籌,價值自然也就差了一大截。
不過,品相因素在現(xiàn)代玉石收藏中是衡量價值的決定性因素,在古玩收藏界則不是。
芭芭拉翡翠珠鏈 這朝珠畢竟有慈禧的名頭加持,就算顏值不夠完美,但還有歷史價值,怎么能和現(xiàn)代翡翠相提并論? 當(dāng)年故宮博物院中收藏了大約800多件翡翠藏品,都沒哪件達(dá)到冰種品質(zhì),更別提玻璃種了。 翠蓋碗,清 清宮翡翠質(zhì)地等級大多是老坑種翠料,通身滿綠的“純翠”非常少,白佩飾斑點(diǎn)狀的翠較多,還有一批無綠的白地翠。 翠臥牛,清 水頭足、玻璃地,還艷綠欲滴的高翠,基本是零庫存。 翠翎管,清 但凡有一塊綠,就是珍貴的極品了。
翡翠圓芯,清 這主要是由于當(dāng)時的開采工藝有限,沒有大型的挖掘機(jī),單憑人力開采,是挖不倒埋藏在深處的高品質(zhì)原石的。
翡翠福祿壽紋插屏,清 雖然清宮翡翠種都算不得頂級,但在那個各方面受到限制的年代,玉石工匠們運(yùn)用現(xiàn)有的工具,結(jié)合自己的智慧,雕刻制作了彼時最精美的玉石作品,每一件都凝結(jié)了古人的匠心,雕工精致,設(shè)計感、想象力都達(dá)到了歷朝歷代的頂峰,其文化價值,是再頂級的玉石都無法比擬的。
翠佛手佩,清 如此說來,那位愿意拍下慈禧朝珠的藏友,著實也不是瞧著它的品相去的。 蓬萊仙境玉石仙臺,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北京制造 金鑲珍珠翡翠戒指,清 金鑲翠戒指,清 翠竹節(jié)式佩,清 翠太平有象磬,清 翠雕人物山景山子,清 翠鼻煙壺,清 翠扁方,清 翠白菜式花插,清 在這里,遇見更好的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