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蘭花的莖腐病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病害,那么如何在栽培過程中根除這種病害呢?我們知道,蘭花的莖腐病和軟腐病通過預防以及藥物治療可以得到有效的緩解,那么還有沒有其它的治療方法呢? 根除黑腐病、莖腐病以及軟腐病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脫毒,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手術治療。這就好比一個癌癥患者,一般會通過化療,藥物治療來緩解病人的痛苦,以期達到治愈的目的。然而我們都知道,治療癌癥最為有效的方法就是將患者體內的癌細胞切除,一個癌癥患者體內的癌細胞通常需要進行多次手術才能徹底清除,因為在首次切除的同時很有可能會再次產生癌細胞,這就需要醫(yī)學界的專家和教授來實施手術了,通常只有經驗豐富和有資質的醫(yī)生才可以實施這類復雜的手術 蘭花脫毒前需要準備一些手術工具,我們要因地制宜,因陋就簡,準備適合自己操作的工具。我們通常需要準備的工具是:醫(yī)用酒精燈,打火機,剪刀,鑷子,牙簽,手術刀(或者裁紙刀),注射器,碘伏,達克靈精,廣譜殺菌劑等等。 在手術操作過程中,需要在干燥無菌的環(huán)境下進行,我們首先將酒精燈點燃,用注射器吸入適量的達克靈精,將藥液稀釋五到十倍,然后將剪刀和手術刀放置酒精燈上消毒。用剪刀或者鑷子將蘭花病變組織部位的雜質清除干凈,用牙簽將假鱗莖周邊的土層剔除掉,輕搖兩個假鱗莖,找出切口位置,用消毒過的手術刀將病變蘭花部位切開,我們一般需要經過多次切割,直到切到白色的部分風干不變色為止。我們最多可以將蘭花的假鱗莖切除三分之一,假如整個假鱗莖變黑,那么就需要將整個蘭苗切除,再往前切下一個假鱗莖。需要注意的是,在手術操作過程中每切一刀需將手術刀在酒精燈上燒一次,不可重復使用未消毒的手術刀或剪刀,以免交叉感染。我們在切除假鱗莖病變的同時也需要將腐爛的根,空根一同切除,可以用剪刀,手術刀,直到根部沒有病變組織為止,為了安全起見,我們也需要將切除的根部注射消毒液。 手術前 手術后 我們同時將健康的植株切口部位注射達克靈精,碘伏,或者其它的分盆液,用新的植料重新定植,將達克靈精或者其它的廣譜殺菌劑稀釋一千到兩千倍灌根定植,把水瀝干后就可以直接上架了。 我們通過觀察發(fā)現,一般在十天半月左右就獲得了健康的植株,假如手術之后在一段時間后又產生了新的病變,那么我們就需要再次手術,直到新苗健康成長為止。細心觀察,及時處理,防患于未然,讓你的蘭花多發(fā)苗多開花,那么你就是真正的養(yǎng)蘭大師了。 詩曰: 蘭花病變莫心慌,每日巡查每月防。 打藥驅蟲需謹記,家中再把利刀藏。 通過下面兩組圖片我們可以看出,兩個不同的蘭花品種在6月份感染莖腐病脫毒之后長勢良好,紅香妃梅瓣的兩個幼苗已經長高,而奇花的兩個新苗已經出土,這表明手術是比較成功的。我們只有在操作的過程中經過了嚴格地消毒,將病灶切除干凈,那么就完全有可能擺脫蘭花病毒的困擾,當然在手術后的管理是跟其它品種沒有區(qū)別的,我們可以在手術三天以后就進行正常的澆水施肥,直到新苗出土,長高。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下次翻盆的時候仍然需要進行脫毒處理,直到徹底擺脫病毒為止。一般情況下,脫毒后的蘭花與正常的蘭花在發(fā)苗、開花上沒有太大的區(qū)別。 手術半年后 我們在通過一次或者多次脫毒之后,無毒的蘭花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下健康成長,這是一件讓人值得高興的事情。然而,脫毒也有遇到失敗的時候,那么我們如何在實際操作中提高脫毒的成功率呢?這就需要我們長抓不懈,持之以恒了。我們每天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巡查所有的蘭花,仔細甄別,仔細查看,我們要將所有的蘭花都檢查到,看每個蘭苗、每片腳葉有沒有產生病變,我們要學會區(qū)分疾病的種類,要將正常的倒苗、黃葉與病變的蘭葉區(qū)分開來,一旦發(fā)現蘭苗有問題就需要立即起盆,馬上手術。只有經過了及時處理才不會導致整盆蘭花感染,這就需要我們在整個夏季都不能松懈了,我們每天早晚至少檢查兩到三次。需要提醒的是,藥物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我們有很多蘭友在發(fā)病初期都會采用藥物噴霧、澆灌的方法來進行治療,從而延誤了病情,導致了病毒的快速蔓延,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須知病毒的發(fā)展速度是非??斓?,也許你在午睡之后再來看那盆蘭花,它就已經沒救了。 手術半年后 一般來說,蘭花產生病變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在栽培過程中沒有嚴格消毒,而脫毒之后產生病變的主要原因就是植料和肥料出了問題,一旦發(fā)現有問題我們就要將蘭花起盆,將壞的根子和有問題的苗子切除,我們可以更換新的植料,調節(jié)土壤的酸堿度,改變施肥與澆水的方法。我們要采取淡肥勤施,有機肥與無機肥交替使用,藥物澆灌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管理。只有不斷地學習,不停地觀察,及時地處理問題,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蘭花的病變不是說在低溫的情況下就不會發(fā)生,通常溫度高發(fā)展快,溫度低則發(fā)展慢,我們在栽培過程中通過觀察發(fā)現,莖腐病和軟腐病在低溫的環(huán)境下也同樣會發(fā)生,這就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了。作者:張長友,隨州市蘭花協(xié)會常務理事,中國蘭花文學會會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