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jié)炎 ( rheumatoid arthritis,RA) 是 一種以侵蝕性多關節(jié)炎為主要病變的全身性自身免 疫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殘和致畸性 [1 ] ,是我國危 害最為廣泛、最為嚴重的慢性病之一 [2 ] 。RA 屬于 中醫(yī)學 “痹證”范疇,中醫(yī)學以其獨特的辨證論 治體系在 RA 的治療中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由于復 雜多樣的關節(jié)癥狀是 RA 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而關節(jié) 功能喪失給患者帶來的負擔也較其他系統(tǒng)病變更為 嚴重 [3 ] 。因此我們認為,在臨床辨證中不僅要從 整體上分析病情,還需要考慮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即關節(jié)病變與其發(fā)生的內外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整體 與局部辨證是 RA 辨證中兩種不同的視角,希望通 過對上述兩種辨證在 RA 辨證中關系的梳理與分 析,進一步加深對 RA 辨證的理解與認識,提高臨 床診療水平。 1 RA 的整體辨證 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是中醫(yī)學的核心與特點, 整體辨證是二者的有機結合。整體辨證是將患者體 質類型、周圍環(huán)境 ( 自然環(huán)境與社會環(huán)境) 、生活 習性與疾病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綜合考慮的一種診斷方 法,可以使醫(yī)生從整體化、動態(tài)性、個體化角度對 疾病在某一階段的本質作出分析與判斷,充分體現(xiàn) 了 “司外揣內”的中醫(yī)學基本的辨證理論。RA 作 為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風濕免疫病,目前認為其發(fā)病 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歷代醫(yī)家多運用整體辨 證思路,通過臟腑、氣血津液、六淫、衛(wèi)氣營血等 辨證方法論治本病,并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 4 ] 。但由 于 RA 患者體質類型存在差異,感受病邪性質不一, 病情轉歸各異,因此 RA 整體辨證包括以下內容。 1. 1 患者的體質類型 中醫(yī)體質學說認為,體質是人體在先天遺傳及 后天獲得基礎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形態(tài)結構、生理機 能、心理狀態(tài)等方面相對穩(wěn)定的特質 [5 ] 。不同的 體質類型不僅決定著所患疾病種類、發(fā)病時間、病 邪的演變,也是疾病預后的關鍵因素,如 《素問 遺篇·刺法論》云 :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 《素 問·評熱病論》云 :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F(xiàn) 代研究亦證實,與非 RA 患者相比,RA 患者具有 明顯 的 基 因 易 感 性,A- DRB、TIM- 3、PTPN22、 TRAF1/C5、CCR5、PADI4、STAT4、FCGR2A 等 基因的突變都可能會影響 RA 的病情發(fā)展和轉歸 [ 6 ] 。 RA 患者體質寒熱屬性不同,決定了病邪的轉化,即 《素問·痹論》所提出的 “其寒者,陽氣少,陰氣 多,與病相益,故寒也; 其熱者,陽氣多,陰氣 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痹熱” 。在遣方用藥方 面,RA 患者的體質類型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如 素體虛寒者,雖有實熱證,其苦寒藥的運用也需中 病即止; 素體實熱者,雖感受風寒,運用辛溫藥治 療也需警惕其化熱之弊。此外,RA 整體辨證中還 需考慮性別涉及的特殊體質類型,如女子以血為先天,素體多虛多瘀,同時女性的情感脆弱、細膩, 波動性大,易出現(xiàn)氣機郁滯 [7 ] ,因此,女性 RA 患 者較男性患者氣血瘀滯更加明顯。 1. 2 不同病情階段的機體狀態(tài) 根據病情發(fā)展程度及癥狀特點,臨床上可將 RA 分為早期、中期、晚期,或急性進展期、慢性 進展期、穩(wěn)定期等不同階段,而患者機體也會隨病 程呈現(xiàn)出不同的反應狀態(tài)。研究 [8 ] 顯示,RA 發(fā)病 初期關節(jié)癥狀雖不嚴重,但患者機體已出現(xiàn)肝血不 足的病理變化,此時若不加以治療,進一步會傷及 脾胃,影響運化功能,導致機體津液代謝失常,有 產生痰瘀的風險,RA 病情也隨之進入進展期; 而 在 RA 晚期,患者機體臟腑功能失調、氣血津液運 行紊亂,所產生的代謝產物不能被排出體外,進而 導致瘀血、痰濁,甚至毒邪等病理產物的出現(xiàn),加 重病情。 1. 3 特殊外環(huán)境 風、寒、濕本是自然界的正常氣候類型,但若 出現(xiàn)在不恰當?shù)臅r間就可演變?yōu)椴⌒?,參與 RA 的 發(fā)病,正如 《素問·痹論》所曰 : “風、寒、濕三 氣雜至,合而為痹也” ; “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 感于風、寒、濕之氣也” 。RA 病情活動具有明顯 的季節(jié)性特點,這已得到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的證實 [9 ] 。 除季節(jié)因素外,地域因素、社會環(huán)境也是 RA 整體 辨證中需要考慮的因素。張從正在 《儒門事親》 中提出 ,“此疾之作,多在四時陰雨之時,及三月 九月,太陽寒水用事之月,故草枯水寒為甚,或瀕 水之地,勞力之人,辛苦失度,觸冒風雨,寢處津 濕,痹從外入”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也發(fā)現(xiàn),廣西地區(qū) RA 患者以濕熱阻絡證多見,遼寧地區(qū) RA 患者以 寒濕痹阻證多見,青島地區(qū) RA 患者以風濕痹阻證 多見 [10 ] 。此外,人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經歷 著各種得失變化,產生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若不良情 緒不能及時排解及梳理,即成內傷七情,影響機體 臟腑生理功能的正常運行,進而導致 RA 的發(fā)生或 病情加重,正如 《中藏經·五痹》所云 : “氣痹 者,愁、憂、思、喜、怒過多,則氣結于上,…… 則胸腹痹而不能食,注于下則腰腳重而不能行,攻 于左則左不遂,沖于右則右不仁” 。因此,在 RA 整體辨證中還要兼顧患者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氣候狀 況、社會環(huán)境及患者情緒狀態(tài)等方面因素。 2 RA 的局部辨證 相對于整體辨證而言,局部辨證是圍繞病變部 位、病理產物等進行辨證的方法。當某些疾病局部 病變表現(xiàn)突出,如皮膚病皮損、外科瘡瘍等,或全 身癥狀不典型,舌脈亦無異常時,通過局部辨證分 析判斷疾病的病因病機、病情進展就顯得尤為重 要。RA 局部辨證主要是臨床醫(yī)生通過對關節(jié)病變 特點臨床意義的辨析,進而獲得病情資料。如以上 肢關節(jié)病變?yōu)橹髡?,多提示風寒偏盛; 以下肢關節(jié) 病變?yōu)橹髡?,多提示寒濕偏盛。若關節(jié)疼痛以游走 性為主,多屬風邪偏盛; 以冷痛為主,遇寒加重, 得溫緩解,多屬寒邪偏盛; 以腫痛為主,則屬濕邪 偏盛,即 《素問·痹論》所云 : “其風氣勝者為行 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 。而以濕 邪偏盛為主者還可根據伴隨癥狀進一步辨析其寒熱 屬性,如關節(jié)腫痛伴皮膚色紅、溫度高者,多屬濕 熱,伴皮膚青紫色暗、溫度偏低者,多屬寒濕。若 病變關節(jié)畸形、強直,無腫脹或持續(xù)性輕度腫脹, 多提示病久痰瘀滯留關節(jié)局部; 若伴局部肌肉廢痿 不用者,多提示肝、脾、腎不足,氣血虧虛,筋骨 失養(yǎng)。臨床還可見到病程長久者關節(jié)腫痛并不明 顯,也無異常全身癥狀,而以關節(jié)肌肉麻木不仁為 主要表現(xiàn),此時患者病變關節(jié)周邊皮膚顏色多暗 淡,溫度正常或偏低,皮膚深、淺感覺減弱,此時 多提示病邪由表入里,深入血分,氣血運行不暢且 氣血已虛,是病情加重的早期表現(xiàn) [11 ] ,即 《素 問·痹論》所云 : “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 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wèi)之行澀,經絡時 疏,故不通,皮膚不營,故為不仁” 。 3 RA 整體辨證與局部辨證的關系 3. 1 整體辨證是基礎,局部辨證包含于整體辨證 之內 整體辨證是 RA 辨證的基礎,在整體辨證的指 導下,歷代醫(yī)家運用多種辨證方法、從不同角度對 RA 病因病機進行逐漸深入的探討,并因人、因 時、因地制宜,創(chuàng)立了眾多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 局部辨證是 RA 辨證的一部分,包含于整體辨證之 內,不能脫離整體辨證單獨存在。首先,盡管 RA 是以關節(jié)病變?yōu)橹鞯募膊?,多樣的關節(jié)癥狀常常會 吸引臨床醫(yī)生的注意力,從而降低對患者整體異常 的敏感性和分辨力,但需要注意的是,關節(jié)雖遠居 外周,但與臟腑功能、經絡氣血運行息息相關。 “肝主筋 ”“腎主骨 ” “脾主肌肉” ,關節(jié)也是經絡 循行及氣血匯聚之處,健康的關節(jié)是人體臟腑功能 正常、經絡氣血充沛流暢的表現(xiàn),而關節(jié)病變則是體內臟腑功能失衡、經絡氣血澀滯在外因作用下于 關節(jié)上的顯現(xiàn)。其次,RA 局部辨證所采用的辨證 方法也是整體辨證體系下的產物。如在 RA 局部辨 證中,需要辨寒熱、虛實、表里、病因等,所采取 的辨證方法即八綱辨證、病因辨證、氣血津液辨證 等。再次,RA 局部辨證結果還應與整體辨證結果 相結合,才能保證對病情把握的準確性。如存在關 節(jié)腫痛、皮膚溫度高、色暗紅的 RA 患者,僅通過 局部辨證可能認為由邪熱阻絡而致,治療當以清熱 為原則,但若結合面色 白、肢體倦怠、畏寒肢 冷、少汗、口渴喜熱飲、小便清長、大便溏、舌青 紫、苔白、脈沉細等全身表現(xiàn),辨證應屬陽虛不得 溫散寒邪,寒邪久蘊化熱,治療應以溫陽散寒為主。 3. 2 局部辨證是補充,是??铺厣孀C的體現(xiàn) 不可否認的是,整體辨證也存在其局限性。首 先,整體辨證體系下的各辨證方法形成于不同的歷 史時期,其內容特點、適用范圍等都不盡相同,具 體到某種辨證方法時,其臨床應用范圍就會有所欠 缺。其次,整體辨證在其形成中還受到中國古代哲 學、儒家、道家學說的影響,而臨床辨證過程中對 病情的解釋和分析又不可避免地夾雜著醫(yī)家個人主 觀見解,因而通過四診所搜集的資料有時并不能真 正反映疾病的本質。再次,整體辨證還會遺漏一些 隱匿的、無整體異??杀娴募膊。?RA 早期關節(jié) 癥狀不典型,僅表現(xiàn)為短時間晨僵、一過性腫痛 等,而無全身異常表現(xiàn),舌脈也多正常; 再如 RA 慢性進展期,可僅有關節(jié)長時間處于輕度腫痛狀態(tài) 而無全身異常表現(xiàn),但實際上存在血沉、C 反應蛋 白升高,若不加治療病情可能會加重。此時,就需 要臨床醫(yī)生結合局部辨證,通過探究關節(jié)病變特點 以準確把握 RA 的病情變化,補充整體辨證的不 足。此外,局部辨證還是中醫(yī)風濕病??铺厣孀C 的體現(xiàn),符合中醫(yī)學對風濕性疾病癥狀特點的認 識,是 “司外揣內”辨證理論的體現(xiàn),也是中醫(yī) 風濕病專科特色辨證的發(fā)展方向。 綜上所述,在 RA 辨證中整體辨證是基礎,局 部辨證做補充,局部辨證包含于整體辨證中,二者 密不可分。臨證中不能單純依賴整體辨證,亦不能 單純依賴局部辨證,需在整體中預測局部,從局部 中推斷整體,二者有機結合才能保證 RA 辨證的正 確性和客觀性。 來源:中醫(yī)雜志 作者:韋尼 陳自佳 李蘇茜 朱躍蘭 ![]() ![]() |
|
來自: 子孫滿堂康復師 > 《風濕關節(jié)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