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老網關(九卦金融圈專欄作家),來源:老網關,本文是作者授權九卦金融圈發(fā)布。 早在今年世界杯的時候,哥就想出洞蹭個熱點,比較一下太極拳、麻將牌和蹴鞠這三個國粹,在單打獨斗vs協(xié)同作戰(zhàn)、勾心斗角 精于私利=獨贏/淺贏/多輸vs團結共贏等方面的顯著特點,及其對銀行業(yè)的啟示,但無奈日日添坑人參不得閑,錯過了。。。閑話少說,看題目,你就知道這次哥又是來調侃搞笑的。。。其實既是也不是。。。 1 先說說說人話的重要性 哥之所以要先說說說普通話(人話)這事,是有感于近來朋友圈熱轉田惠宇行長的《客戶體驗——新商業(yè)時代的核心邏輯》。 應該說,銀行鍛造積累線上經營能力,走線上線下協(xié)同共進道路,把主戰(zhàn)場從線下逐步擴展至線上,做好線上承接主戰(zhàn)場角色的各種準備,已是不爭的趨勢和事實,但田行長這篇則影響力迥異,業(yè)內眾人的反應頗有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式的激動。 因為招行已用自身實踐不斷證明其謀略有方落實有術可信度高,田行長作為標桿銀行行長一言一行備受關注,并且文章站位高格局大視角廣邏輯嚴謹,時髦說法就是你那么帥說什么都是對的,古典說法則是成王敗寇。除此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在于文章循序漸進,所表達的,客戶基本能聽懂、員工基本能聽懂、領導干部基本能聽懂,而當大篇幅全是“普通話”的時候,偶爾夾雜幾個“降維”、“進化”之類的詞匯,讀者或會格外關注,或會忽略跳過,總之不礙核心要義傳播。 反觀我等,上來就說渠道運營必要性、重要性,好吧,很多人立馬誤入歧途,反應的是銀行成于十幾年幾十年前的參數維護、故障響應、工單處理等傳統(tǒng)”運營“,這些工作的確重要,但正值持牌銀行、互金公司升級混戰(zhàn)之時,你說這是成敗關鍵,逗我嗎? 要讓別人明白此運營是互聯(lián)網語境下常說的運營,而非銀行業(yè)內常說的彼運營,不可能僅僅寄望對方聽力好、閱讀理解強,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口語要好,發(fā)音要準,表達要清。 對網金從業(yè)人員還可以再說得白一點:莫怪人微言輕不被理解,要自省自己是不是說了聽者能聽懂的話、還有沒有更容易被理解的方式去說話,這于人于己也都是一種體驗,怎么提升,一個字:靠自省。也只能靠自省。。。呵呵呵。。。 2 再說說演員自我修養(yǎng) 大多數人知道這本書,是緣周星馳的《喜劇之王》。 其實書本身講的是成為出色演員的方法論,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主張,演員要體驗(動詞)藝術,并在此基礎上表現(xiàn)藝術,方法則包括追尋真實感與信念、交流、自我感覺,貫串動作、控制速度節(jié)奏、控制與修飾和舞臺魅力、保有演員道德等等。 這些“自我修養(yǎng)”的目的是不斷打磨演技,與所演角色做思想、感情、行動上的深度融合,把角色內化于心外化于形,用富有真情實感的精湛演技,給到觀眾超乎預期的觀感體驗。 戲精了,客戶體驗自然就好了,當然要是戲精了,體驗也不會差,不是有本書就叫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嗎?不論戲精和戲精哪個更受歡迎,也不論是不是自古深情留不住總是套路得人心,總之是活學活用踐行演員自我修養(yǎng),方能行走天下,更加重要的是,其本質和精髓,對渠道建設和線上體驗同樣適用。 3 最后說說銀行APP運營 其實扯了這么多,確實這才是哥真正想說的。 客戶體驗是目標,APP運營是實現(xiàn)方法。 好比演員要把戲演精,成為戲精,演員自我修養(yǎng)是實現(xiàn)方法。 如果客戶體驗至高無上,關注客戶體驗需要堅定不移,那么,強化運營就是個必然。有了這樣的邏輯關系,論證客戶體驗必要性和重要性,咱只消請出田行長和招行: 田行長在招行2017年年報致辭中,已明確“打造最佳客戶體驗銀行,實現(xiàn)第三次飛躍”愿景,指出“唯一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和顛覆銀行商業(yè)模式的,是科技?!?/span> 而策略則是”只要在前沿科技應用上領先半個身位,即使是初創(chuàng)公司,未來也有更大的機會“進化”,從而實現(xiàn)“降維打擊”,成為新的霸主”,并且“已經開始對標互聯(lián)網企業(yè)用戶優(yōu)先、用戶至上的底層邏輯,開啟商業(yè)銀行轉型的新篇章,打造最佳客戶體驗銀行,把客戶體驗作為前行的北斗星,一切工作都以提升客戶體驗為準則?!?,要在“以一卡通替代存折”和“以AUM替代儲蓄存款”的前兩次商業(yè)模式飛躍的基礎上,通過打造最佳客戶體驗銀行,實現(xiàn)第三次關鍵飛躍?!?,表現(xiàn)形式是“努力在未來3年實現(xiàn)招商銀行、掌上生活兩大App月活躍用戶數的量級增長,并以此作為全行未來三年提升客戶體驗的重點突破口,實現(xiàn)第三次關鍵飛躍,將招商銀行的服務優(yōu)勢從線下向線上遷移。” 最近的刷屏文章則進一步明確,“經營重心應當從以網點為驅動、以卡片為載體轉變?yōu)橐訟pp為核心。App取代銀行卡是不可逆轉的時代趨勢,這是客戶行為的進化,我們能做的就是跟上客戶的腳步”,并且“決意自我革命”,“與許多銀行把App當作交易工具不同,我們是從戰(zhàn)略高度把App建設成為客戶經營和服務的平臺?!?/span>。
留幾句話給生態(tài)圈 話說一個熱點快速覆蓋另一個熱點,已是新常態(tài)。前幾天麥肯錫的《時不我待、只爭朝夕:中國銀行業(yè)布局生態(tài)圈正當時》就又覆蓋了田行長客戶體驗。這。。。銀行從業(yè)人員表示尷尬了。。。話說外來和尚確實好念經,但這經不僅早幾年銀行從業(yè)人員就已念過,也有銀行已在實踐。。??上?,話總是別人說得對,孩子總是別人家的乖,而撇開遲早,還是要佩服一下咨詢公司對銀行生態(tài)的準確把握和系統(tǒng)闡述。不過不要緊,很快還會有新的,這個或者那個,總之總會有一個以及下一個。。。。 寫在最后,就兩點: 1、銀行要建設線上陣地、聯(lián)動線上線下陣地,關注和提升客戶體驗,必須把積累線上運營能力當成要務,做適合銀行的互聯(lián)網化運營。簡言之,關注客戶體驗,做強APP運營,是銀行自我修養(yǎ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