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邀自來,因為熱愛! 什么是飛碟?英文的UFO是“不明飛行物”的意思,特指違反地球科技常識的飛行物體,至少在我們中國指代的就是“外星飛碟”。二戰(zhàn)期間,盟軍和德國的一場戰(zhàn)役中,美國出動700架重型轟炸機,英、美兩國派出1300架戰(zhàn)斗機,對德國的一個工廠進行了轟炸。戰(zhàn)斗中盟軍損失了60多架轟炸機、111架護航戰(zhàn)斗機。在轟炸過程中,盟軍的飛行員發(fā)現(xiàn)了一對閃光的大型圓盤飛行物,機炮等火力似乎難以對它們造成損傷,盟軍飛行員上報此次神秘事件。英美偵察部門對此次出現(xiàn)的神秘飛行器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稱其為UFO,即“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 德國在1940年建立了“爆破手研究室-13”實驗室,造出了一架名為“別隆采圓盤”的碟型飛行器,就是盟軍飛行員看到的UFO。 但,題主口中的飛碟,應該是指代的是外星人的高科技飛行器,超越地球科技的飛行器,不是德國的“別隆采圓盤”。 飛碟,能克服地球地球重力、能在空中懸停、能瞬間加速。外型刻意拓展到圓盤狀、長棍狀,沒有傳統(tǒng)的機翼,能噴火,或者還沒有克服于空氣的摩擦,快速飛行的時候還會產(chǎn)生火花軌跡。 現(xiàn)在開始正式答題,飛碟飛行是什么原理?運用了哪些科學技術?1、反重力裝置。這個是必須的,其技術可以是有一臺電磁發(fā)生器,利用電磁力克服星球的引力。也可以是一種引力反轉器,不僅能克服星球的引力,還能反轉引力做為飛行動力,在星球、星系間的引力場中進行跳躍航行。 2、太空發(fā)動機。這個也是必須的,其原理應該離不開牛頓的第三定律,只不過外星人的技術更加先進,動力更強。在1946年,美國實施了一項ABP飛機核能推進的項目,進行了多次和發(fā)動機飛行試驗。 3、空間跳躍。宇宙中的距離都是以光年計的,不管多么先進的飛行器都不可能超越光速,光的傳播并非是在宏觀的物質世界,而是在微觀世界運動的。在宇宙內,除了“波”沒有任何物質能超越光速,即便是脈沖星的脈沖粒子在傳播的時候也是以“波”的形式運動的。所以,要想進行千百億光年距離的航行,必須要進行空間跳躍、空間轉換、空間傳送、空間穿越。 4、飛行員生命維持系統(tǒng)。飛行員生存環(huán)境模擬、壽命延長等。 5、星域星圖導航裝置。類似GPS、北斗、伽利略等衛(wèi)星導航地圖,為星際航行提供坐標和位置。 |
|
來自: waI好時節(jié)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