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病毒研究所的一項研究發(fā)現來源于噬菌體裂解酶的重組蛋白V12CBD具有降低金黃色葡萄球菌毒力與增強免疫清除的多重功能,為研究治療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在內的超級耐藥細菌感染藥物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成果在線發(fā)表于《The EMBO Journal》( 《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雜志》),原文題為“Staphylococcus aureus virulence attenuation and immune clearance mediated by a phage lysin-derived protein”(一種噬菌體裂解酶來源蛋白質降低金黃色葡萄球菌毒力與增強免疫清除研究)。
由于抗生素廣泛使用和研制全新抗生素面臨較大困難,近年來包括MRSA在內的超級耐藥細菌日益增多,嚴重威脅人類健康。據世界著名經濟學家Jim O’neill 2014年的一項研究,如果人類現在不采取行動遏制耐藥性細菌,到2050 年全球每年因耐藥菌感染死亡的人數將高達1000萬人,相關花費高達63萬億英鎊,占全球經濟總量的2%-3.5%。因此,研究和發(fā)展能對抗耐藥細菌感染的新藥物刻不容緩。作為細菌的“天敵”,細菌病毒也即噬菌體具有特異殺菌、對環(huán)境和人無害等優(yōu)點,噬菌體治療耐藥細菌感染研究在近些年重新得到了高度重視。中國科學院病毒研究所危宏平研究員團隊一直致力噬菌體治療方面的研究,分離了多種噬菌體和已發(fā)現了多個能快速殺滅耐藥細菌的重組噬菌體裂解酶。
該研究團隊在這些研究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了一種來自于噬菌體裂解酶PlyV12結合域的V12CBD蛋白質,發(fā)現在體外與金黃色葡萄球菌結合后,V12CBD不僅能降低多個金葡菌毒力因子的表達,而且具有通過激活NF-κB通路提高巨噬細胞殺滅金葡菌的功能。在小鼠感染模型上,V12CBD不僅顯示了較好的治療效果,而且具有很好的免疫預防效果。該研究首次發(fā)現一個蛋白質分子同時具有治療(作用于細菌本身)和免疫保護(激活宿主免疫反應)效果,為研究治療包括MRSA在內的超級耐藥細菌感染藥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潛在靶標,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科學院病毒研究所的楊航青年研究員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危宏平研究員和武漢大學李宇紅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病毒研究所魏濱研究員、陳建軍副研究員、楊艷副研究員、鄭振華青年研究員等對該研究給予了建議和幫助。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等項目資助。 原文鏈接:DOI 10.15252/embj.201798045 圖. 重組蛋白V12CBD降低金黃色葡萄球菌毒力并增強宿主免疫清除功能。 |
|
來自: 永貴分享轉載 > 《秘方/醫(yī)學/醫(yī)院/藥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