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皮膚病治不好?試試從“肺”論治!

 大醫(yī)精誠任錫祥 2018-08-19

導讀:皮膚病多種多樣,治療頗為棘手,跟著傅魁選先生學習從“肺”論治試試,或許有不一樣的體會哦!



作為人體中最大器官的皮膚,其病種之多,病機之復雜,一向為中醫(yī)外科所注重。中醫(yī)學認為肺主皮毛,通過許多臨床資料證實,從肺辨治皮膚病,其臨床效果是顯著的。



1

皮膚與肺的聯(lián)系



肺主宣發(fā),外合皮毛,通過肺的宣發(fā),氣、血、津、精輸布全身,以溫潤肌腠皮膚。


《靈樞·決氣》說:“上焦開發(fā),宣五谷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p>


肺的主要功能就是主一身之氣,肺通過宣調氣機從而外合皮毛。《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有“肺主皮毛”之說。


肺主呼吸,而皮膚之汗孔也有散氣以調節(jié)呼吸的作用。所以《素問·生氣通天論》稱汗孔為“氣門”,后世醫(yī)家唐容川也指出皮毛有“宣肺氣”的作用。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皮膚有保護機體、調節(jié)體溫、分泌、排泄、滲透和吸收、感覺和反應、代謝和皮色變化等主要功能。


這些功能無一不與肺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沒有肺氣宣調,皮膚得不到充養(yǎng),保護功能就下降;


在調節(jié)體溫過程中,過多的熱主要由呼吸器官(由肺所主)散出,同時也由體表(也由肺所主)發(fā)散;


另外,當肺氣虛弱時,皮膚就感到發(fā)冷,不耐寒涼;


在分泌和排泄過程中,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直接受到肺的“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以及肺腎氣化作用的影響,皮膚可以吸收少量的氧和排出二氧化碳,這與肺主呼吸是緊密相關的;


皮膚毛囊的開闔受著肺氣宣調的控制,是整個機體中的一部分,它直接參與了機體的新陳代謝的全過程,以維持機體內外相對的陰陽平衡;


精、神、氣、血、津液是機體生命的物質基礎,皮膚中的精氣充盈,則感覺才能靈敏,氣血旺盛,皮色才能正常。


同時,上述皮膚的各項功能,都必須依靠生命物質的不斷供給,而肺正是機體內臟向皮膚輸送這些物質的主要樞紐。


《靈樞·營衛(wèi)生會》說:“人受氣于谷,谷入于胃,以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wèi)?!?/p>


《靈樞·本藏》說:“衛(wèi)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p>


這更進一步說明,整個機體的所有器官和組織,它們在功能上無一不與皮膚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而所有的這些聯(lián)系,又都必須依靠肺與皮膚間所特有的直接通路來實現(xiàn)。


所以說皮膚病病機,雖不獨系于肺,但絕不能離開肺。



2

從肺辨治皮膚病的體驗



皮膚病的臨床表現(xiàn)很復雜,比如發(fā)癢、麻木、蟻爬、壓迫、感覺過敏、遲鈍或喪失等自覺癥狀。


還有斑疹、丘疹、結節(jié)、腫物、風團、水皰、膿皰、鱗屑、痂皮、糜爛、潰瘍、斷裂、瘢痕、萎縮、色素改變、苔蘚樣化、增殖等客觀體征。


皮膚病的病因則更加復雜,到目前為止,人們對很多皮膚病的病因還不很明了,對個體差異及內外環(huán)境影響等原因的認識,尚未超越中醫(yī)病因學的認識程度,對許多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普遍缺少所以然的回答。


皮膚在生理病理上與整個機體內部的所有聯(lián)系,必須依靠肺作橋梁(當然各臟腑經(jīng)絡也會起到一定作用)。


根據(jù)這個學術觀點,我們在臨床接診中,對所有皮膚病證都從不同的角度運用從肺辨治的方法進行治療,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從肺辨色素性皮膚病


這里要說的,是指白癜風、瑞爾黑變病和黃褐斑。


這一組病證,主要是由于皮膚色素的減少或增多所引起,它們都沒有明顯的自覺癥狀。


根據(jù)辨證認為:此為肺朝百脈的功能欠佳,使體表浮絡和血絡或虛或瘀,失于榮潤而致。


白、黑色澤各異,但其病理機轉還是基本一致的,立法為“宣肺活絡”,于活血藥中加宣降肺氣之品,通里達表,輕而揚之,對整個皮膚起到補血活絡化瘀的作用,調暢充盈體表血管,使其輸送給皮膚營養(yǎng)的功能加強(在營養(yǎng)成分中必然含有對保證色素正常代謝所需要的營養(yǎng)成分)。


可參考自擬方——玄機湯(紫草25克,草河車50克,丹參50克,川芎15克,浮萍50克,劉寄奴25克,琥珀10克,地龍10克,丹皮25克,土鱉蟲10克,威靈仙25克),以上為成人劑量,小兒可酌減。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各1次服,孕婦忌服。


二、從肺辨治癮疹

  

癮疹病名首見于《素問·四時刺逆從論》,此后歷代文獻有風疹、赤白游風、風丹等名,俗稱風疹塊、風膜等。


現(xiàn)代醫(yī)學稱之為蕁麻疹,分為急慢性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和色素性蕁麻疹等。


根據(jù)不同癥狀的辨證,臨床中對急性蕁麻疹的治療,立法為“宣肺疏表”,通常靈活使用“防風通圣湯”、“消風散”(《醫(yī)宗金鑒》方)、“荊防敗毒散”(《證治準繩》方),每一方必加紫蘇一味20g。


慢性蕁麻疹的治療,立法為“宣肺和表”,一般用“桂枝湯”加蟬蛻10g、蛇床子10g、紫蘇15g。


如若肺氣不足,又可“補肺和表”,用“玉屏風散”加減;


氣血不足者,可用“八珍湯”加葛根25g、蟬蛻10g。


對巨大蕁麻疹的治療,立法為“宣肺疏表,通調水道”,用方可根據(jù)不同證候選用治療急、慢性蕁麻疹各方,但必須加浮萍50g、生姜皮10g。


對丘疹性蕁麻疹的治療,立法為宣肺祛風解毒,可用上述各方酌加草河車50g。


色素性蕁麻疹比較少見,其治療方法可擬為宣肺祛風,化瘀解毒,可將上述各方藥合“玄機湯”加減應用。


三、小結


總之,“從肺辨治皮膚病”的方法是靈活多變的,其應用范圍也是相當廣泛的。


從肺絕非單指宣肺疏表,更不是單純的汗法。因為肺主氣,朝百脈,通調水道,與大腸相表里,密切地聯(lián)系著其他臟腑。


在治療所有皮膚病當中,可以任意選用中醫(yī)的理法方藥。唯一突出的應該是,在臨證時,注重肺對皮毛的特殊作用,針對不同的病證,按照肺的功能去分析皮膚病的病機,進而立法、選方、用藥。這就是所謂“從肺辨治皮膚病”的方法。


比如治療慢性血虛風燥型銀屑病,一般使用《醫(yī)宗金鑒》中“地黃飲子”一方:生地、熟地、首烏各9g,當歸,玄參、丹皮、白蒺藜、僵蠶各4.5g,紅花、生甘草各1.5g。


考慮到皮膚病血虛風燥與肺主氣、朝百脈和主宣發(fā)有關,單純補血祛風難于達到治療目的,改立法為益肺榮膚,將上方去生地、玄參,加黨參25g、黃芪25g、葛根40g,將紅花、丹皮各加量到15g以上,可明顯提高療效。


這樣的例子很多,此不贅述,實踐中確實體會到,肺是皮膚病的病機之樞。



注:本文選摘自《臨床中醫(yī)家耿鑒庭》,耿引循整理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出版,2001年1月。本公眾號僅用之進行學術交流,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