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聲音》已經(jīng)到了第四季,從海選到現(xiàn)在,李健、周杰倫、謝霆鋒都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熱門微博里。 而另一位導師,則是有些被忽視的意味,這位導師便是庾澄慶,大家仿佛不記得四季《好聲音》他三季都是導師。
1961年,庾澄慶出生于臺北的一個顯赫世家,父親是資深政商界人士,母親是京劇名伶張正芬。 庾澄慶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再加上小時候體弱多病,所以受到了來自于各方的特殊照顧,同時也有諸多限制,這讓童年時期的庾澄慶變成了一個安靜的孩子。 到了初中,庾澄慶的身體情況終于好轉(zhuǎn),這才和其他的同學一樣有了自己的空間。
戲劇化的是,出生于傳統(tǒng)觀念很重家庭的庾澄慶卻喜歡上了吉他,當時的社會并不像現(xiàn)在,庾澄慶的家庭環(huán)境卻成為了他的阻力。 一開始,父母以為庾澄慶只是對藝術(shù)感興趣,于是安排他學習二胡,卻沒想到更加激起了他對于吉他的興趣。 父母不支持,他便自己打工賺錢買,看見如此執(zhí)著的庾澄慶,父親終于改變了觀點,只是偶爾在他學習成績差的時候提醒幾句。 這對于哈林來說十分激勵,他從未想過作為政治人士的父親會支持他,直到很多年后,庾澄慶談起父親時,仍然是滿心的感謝。 可以說,庾澄慶對于音樂的執(zhí)著和父親的支持一起打造了今天的哈林。
考上??茖W校后,庾澄慶則是更加明確了對于音樂的熱愛,組樂隊、寫歌……甚至為了音樂不惜延遲畢業(yè)時間。 那時候庾澄慶的表演就十分有范兒,獨一無二的動作、表情和唱法,讓他在每一場演出時都能將氣氛帶動起來。 后來他又在當兵的時候加入了藝工隊,只要是隊里有演出,一定能看到庾澄慶,主持、表演、唱歌…哪個位置缺人庾澄慶都主動報名,還都表現(xiàn)的很好。 隊里的朋友看見庾澄慶這樣有才華,都建議他出唱片,一開始哈林還猶豫,再很多隊友的輪番規(guī)勸下他終于動心了。
1986年,庾澄慶發(fā)行了第一張專輯《傷心分手》,值得一提的是,這張專輯由他包攬了作曲、編曲、演唱、制作。 在他之前,臺灣沒有這樣做的歌手,而這張專輯,一經(jīng)發(fā)售便賣出了10萬張,這在當時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 但是接下來的第二張、第三張專輯銷量卻差強人意,仔細思考之后,庾澄慶決定拋棄當時的主流音樂創(chuàng)作方法,專注于自己喜歡的音樂領(lǐng)域。 就這樣,庾澄慶開始用搖滾樂傳達情感,這種獨樹一幟的音樂類型很快便受到了很高的關(guān)注。
三年之后,庾澄慶發(fā)行國語專輯《讓我一次愛個夠》,這次的銷量是40萬張,專輯同名主打歌《讓我一次愛個夠》被張學友翻唱成粵語版之后,更是成為了年度十大勁歌金曲。 1992年,庾澄慶在春晚舞臺上表演了《讓我一次愛個夠》,讓這首歌紅遍了大街小巷。 其實庾澄慶身上還有很多光環(huán),他是臺灣第一位舉行戶外演唱會的歌手,還是首位與國外歌手合作的華語歌手。 可以說庾澄慶的音樂是超前的,也是國際化的。
2002年,庾澄慶更是憑借專輯《海嘯》打敗了周杰倫、陳奕迅、王力宏等人,奪得金曲獎最佳男演唱人獎。 而他的《情非得已》、《春泥》、《只有為你》等歌也都是經(jīng)典歌曲。
而之所以能成為“常駐”《好聲音》的導師,除了音樂上的成績之外,也是因為庾澄慶的情商。 很多人都說被李健的段子所圈粉,但殊不知這個段子完整的環(huán)節(jié)中必不可少的便是庾澄慶的配合。 李健的很多段子都是成語、古文,換做別人聽著一笑可能便過去了,但是庾澄慶每次都會cue李健,惹得觀眾哄堂大笑。 可以說庾澄慶就是《好聲音》的氣氛擔當。
在提到庾澄慶的時候,身邊的同事問我,你知道他多少歲了嗎?仔細一想才發(fā)現(xiàn),原來他已經(jīng)是56歲的“中年大叔”了。 而舞臺上的庾澄慶,永遠年輕鮮活,永遠保持著對于音樂的熱愛。 最后,希望下一次再出現(xiàn)《好聲音》的熱門微博時,不僅“土味擔當”周杰倫、“段子擔當”李健、“酷boy擔當”謝霆鋒,也能看到“氣氛擔當“庾澄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