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氣血為本,而氣血對女性來說更是尤為重要。女人只有氣血足,皮膚才能白里透紅,臉上才會容光煥發(fā),整個人才會活力四射,顯現(xiàn)出健康的狀態(tài)! 氣血不足自查法 1、易失眠 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勻,一覺睡到自然醒,表示氣血很足。而失眠、驚悸、多夢,一般代表著血虛。 2、食指有青筋
如果成人的食指上能看到青筋,說明兒時消化功能不好,且延續(xù)到了成年后,這類人體質弱,氣血兩虧; 如果掌心下方接近腕橫紋的地方紋路多、深,代表小時候營養(yǎng)差、體質弱,氣血不足。 3、皮膚粗糙 皮膚粗糙,無光澤,發(fā)暗、發(fā)黃、發(fā)白、發(fā)青、發(fā)紅、長斑都代表身體狀況不佳、氣血不足。反之,皮膚白里透著粉紅,有光澤、彈性、無皺紋、無斑,代表氣血充足。 4、牙齦萎縮 如果發(fā)現(xiàn)牙齒縫隙變大、越來越容易塞牙,就要注意了,牙齦萎縮代表氣血不足,身體已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5、眼白發(fā)黃 俗話說“人老珠黃”,即眼白的顏色變得混濁、發(fā)黃,有血絲,就可能是氣血不足。眼袋很大、眼睛干澀、眼皮沉重,也代表氣血不足。 食療法調理氣血不足 1、黃芪桂圓童子雞 原料:公童子雞1只約1000克,黃芪3~6克,桂圓50克,水發(fā)香菇20克,冬筍20克,鮮姜、醋、香油、醬油、鹽、味精、料酒各適量,水淀粉少許。 做法:將雞處理干凈后,放沸水鍋中煮至七成熟時撈出(雞湯留用),剁成長方形塊,姜切末。炒鍋燒熱,放油30克,姜末下鍋后,稍煸,放入料酒、醬油,添入雞湯(沒過雞塊一指為宜)。雞塊、黃芪、桂圓等下鍋,燒開,改用小火慢煨,待雞塊燒爛,放入味精,勾入少許水淀粉,把醋、香油、枸杞子加入鍋中調勻即可。 功效:此藥膳適用于剛生產(chǎn)后氣虛、血虛、氣衰的產(chǎn)婦。對氣虛、體弱的老人也有補益和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2、紅棗布丁 原料:鮮牛奶250克、紅棗100克。白糖、蜂蜜、瓊脂各適量。 做法:紅棗洗凈,煮爛,去皮、核,湯汁留用。瓊脂用涼水泡軟,放入鍋內(nèi),加適量清水后,上火微煮成瓊脂液稍涼待用。將白糖、蜂蜜、瓊脂液放入紅棗汁中小火煮開,再加入鮮牛奶和棗肉,邊煮邊不停攪拌直至煮開。倒入布丁模(可用上大下小的瓷茶杯代替)中,冷卻后放入冰箱凝固即可。 功效:牛奶、紅棗含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和微量元素,是產(chǎn)婦補血及促進乳汁分泌的必備之品。 3、黑糯米酒紅糖煮雞蛋 原料:黑糯米酒2匙,雞蛋1顆,紅糖適量。 做法:將黑糯米酒放入煲里,加清水1碗。煮滾后10分鐘將雞蛋打破去殼,放入煲里,再加入紅糖,煮至糖溶解即可食用。 功效:可為產(chǎn)婦補血補氣,散寒驅淤,適合于任何體質的產(chǎn)婦食用。(喝紅糖水最好不要超過10天,以免增加血性惡露,并在夏天會使產(chǎn)婦出汗更多,造成體內(nèi)少鹽。) 氣血不足最佳調理法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中?藥調理氣血不足一直都是氣血不足者的最佳選擇,其效果被醫(yī)者所推崇。滋補氣血當以滋補肝腎、調理脾胃為主,既補肝腎先天精血不足,又助后天水谷精微之運化,使氣血調和、陰陽平衡,就可以達到氣血充足的目的。根據(jù)中醫(yī)理論以及中? 醫(yī)藥學原理研制而成的亦食亦藥肖?家百年經(jīng)典之作——-肖氏坤齡膏,已有200余年的歷史。是以滋陰養(yǎng)肝、調理脾胃為治療原則,其方中配伍酸棗、砂仁滋補肝腎,益氣補血,糾正氣血不足患者肝腎虧虛之病理基礎,以阿膠、人參、芡實、雞內(nèi)金、茯苓等名貴藥材改善氣血運化之功能,促進氣血不足患者水谷精微之化生,全方共奏滋補肝腎、調理脾胃之功,兼顧氣血舒暢,使得氣血得以充足。在這個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很多電商平臺都有,不過這款膏滋因效果好、名氣大,跟風者眾多,如需購買時,一定要認準正品。 生活小妙招:多運動 運動是調養(yǎng)氣血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有助脾胃將營養(yǎng)物質轉化為氣血,還能疏通經(jīng)絡,促進氣血運行。平時可選擇些自己喜愛的運動,如慢跑、游泳、打球、瑜伽、太極拳等。 |
|
來自: 寂寞的季節(jié)314 > 《健康生活》